高中地理有效引导学生讨论的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5期   作者:陈娟
[导读] 课堂讨论是教师,学生为实现既定的教育任务和目标而进行的多层次下交互式课堂活动的一种有效方法。
        陈娟
        四川省武胜中学校 四川省广安市638400

        摘要:课堂讨论是教师,学生为实现既定的教育任务和目标而进行的多层次下交互式课堂活动的一种有效方法。课堂讨论法能够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实现其自身思维层面的发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学生综合地理素养发展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高的地理;策略;学生
        一、高中地理课程现状分析
        (一)部分教师忽视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
        虽然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不断在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得到践行,但是依旧有一部分教师习惯了在课程上按照教材内容来照本宣科,所讲述的内容也大多较为单一,学生更多的时候知识对于地理课程知识内容进行强制性的学习。并且也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教师在课程的实践中难以有效掌握信息化教学辅助工具的应用,不会对学生自身的学习思维进行调动。正式由于在课程的开展中与学生的学习需求逐渐脱节,导致了学生对于课程参与热情的退却,这样导致了教师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由于教师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思维的影响,大部分的时间里教师通常会让学生对于知识点进行背诵,但是不注重在这一过程中联系实际。例如:学生在对于气候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时,会接触到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规律变换,但是,很多教师只注重向学生讲述相应的结论,并不会注重对于知识的融会贯通,比如教师便给出了以下几点要求学生记忆和背诵:1.夏天时,太阳高度角大。2.河谷地带散热不畅,且处在背风坡一侧,有下沉气流会增高温度。3.伏旱天气的影响(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但是当大部分的学生在正式接触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如果不能够联系实际的情况以及相关条件,在学生对于只是记忆的过程中会很容易混淆各种气候的成因,最终导致学生在应用这些知识时出现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因此,教师需要在课程中注重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调动,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仅能够知其然,也能够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从而实现学生对于高中地理课程的有效学习。
        (二)教学内容单一,知识难以拓展
        由于许多高中地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受到来自高考的压力,急于追求教学进度,且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认为地理课程仅仅需要让学生按着教材内容学习就可以,很少在课程中为学生补充拓展相关的课外地理知识。但是高中地理课程所涉及的内容繁多,需要学生认知的知识逻辑性强,如果只能够让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内容进行学习,不能够体验到高中地理教材的魅力,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整体理解方面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教师需要能够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来不断的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丰富自身的视野,完善自身的思维。如教师在讲述水资源方面的知识内容时,出了引导学生对于南水北调工程进行学习之外,可以在这个基础上为学生拓展其他相关的知识内容。如:雪山计划等等。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拓展,让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丰富了学生其他层次的知识,让,使得学生的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和锻炼。


        二、中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的具体方法
        (一)教师更正教学理念,实现有效开展
        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需要负责整个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导向,所以一节课程开展的高效与否和教师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理念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指导性指导,考虑到当前教育观念的日新月异,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有必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增强教师对当前教育观念的认识,使教师认识到以往自身错误的观念。学校应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使教师可以从日常繁忙的教学任务中脱身,停下来思考,及时发现自身所采用教学方式的弊端,彻底改变教学观念,为学生营造一个新的教育环境。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
        如果高中地理老师想激发学生的主体性,那么高中地理老师必须认识并将高中学生作为地理学习的对象,因为高中学生地理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是关键。对于高中地理课堂引导学生讨论而言,它通过减少对地理课堂学习的限制,有效地强调和发展了高中地理课堂学生的主体性。高中地理老师可以利用地理课堂小组合作讨论教学法,而合作教学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地将高中生的兴趣集中在地理课堂学习上,并赋予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的主动权。使高中生能够充分融入地理课堂的学习和讨论中,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从而达到激发高中地理课堂学生主体性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高中地理合作方法的内容设计非常重要。如果高中地理老师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协作方法对高中地理学生的主观性的显著作用,则应加强团队协作内容的合理性。
        (三)完善课程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教授应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和创新。在新教学背景和新教学理念的支持下,教师必须不断坚持创新自身教学方式,如果仍然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势必会与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失去联系,从而导致学生的发展受到损害。特别是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学生很难全面理解地理学科内容,除非老师对学生进行调整,否则很难实现地理教育的目标。所以教师选择一种教学方法时,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影响和其他因素来调整和改进学生对于地理课程的学习。
        (四)实现课后有效拓展,促进学生思维
        为了促进学生自身的思维,教师必须将地理理论教育与课外拓展资源相结合,并开发综合性的地理课程,以便学生可以多维和多层次地学习地理知识,并且对于地理知识进行探讨。高中地理课程知识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上,并且在地理教室中纳入课外拓展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以及对于知识的讨论度。同样,这种高度开放的教育模式可以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当课堂上的知识得到拓展的时候时,课堂成为学生将其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基础,而自然则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动力。
        结束语
        课堂讨论法能够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实现其自身思维层面的发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学生综合地理素养发展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钱玲.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实践,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
        [2] 刘文杰.谈高中地理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的实现策略,学周刊,2019(13)
        [3] 裴跃琳.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教师,2018(S2)
        [4] 宋欢欢.高中地理对话教学的研究,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