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文艳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辛家寨初级中学710400
摘要:体育和健康的有力结合是当今初中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为了能给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当今初中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健康教学活动,运用科学的体育教学方法,为社会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初中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展开主动学习、探讨学习、反思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体育意识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主要是理论知识传授和体能训练,这种直观式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保证完成基本教学内容,但是其忽略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关键点,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一直处于被动聆听状态。不重视个性化的发展,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避而不谈。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已不再迎合当今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意明确教学目标,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成为为社会有用的新型人才。
1更新教学理念,推行鼓励教学法。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学活动要采取鼓励式教学理念,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多采取鼓励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信息。让学生摆脱学习困难,避免在学习过程产生消极的心理态度。之所以采取鼓励式教学方法,是因为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多少会遇到一些问题。而教师如果采取严肃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不轻言说放弃,敢于努力拼搏,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让学生敢于挑战自我。对于体质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运动会帮助其强身健体。教师采取鼓励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身上的优点,从而避免定势思维带来的消极影响,让学生敢于踏出舒适圈,最终逐步爱上运动。在开展鼓励式教育时,教师要掌握适度原则,过度的鼓励会使学生产生自负心理,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但是一味的打击教学会使学生丧失自信心,由此可见,体育教师在运用鼓励式教学法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展开具体化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好体育运动这门课的信息。让体育和健康知识无缝连接,使学生懂得体育与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的学习文化课【1】。
2完善教学策略,推行主动学习法
在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运动是帮助学生养成强健体魄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强化学生对体育健康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展开个性化教学,为学生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使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最终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制定一个学习效果评价方案,通过这个评价方案可以对学生的运动成果进行初步的总结,从而更好的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日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篮球运动这项体育技能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器具的实际情况,结合两者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模式,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进行更新和升级,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首先,教师可以先在室内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借助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向学生普及于篮球运动有关的知识以及运动时应该注意事项,学生通过初步的学习可以了解到篮球运动的历史背景,并且通过安全知识普及可以避免学生在运动中受伤。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真正的进行篮球运动可以促使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促进学生长个。由此看来,要想更好地推进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教师就要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制定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提高学生的运动意识,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3丰富教学形式,推行引导学习
丰富的教学模式有助于调动课堂氛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样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增进师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心理动态变化。在学生遇到困惑时要及时予以心理疏导,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体育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只有这样才能及时的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变化,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方案。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运动技能。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学生发挥才能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丰富的教学模式可以大大的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效率,拓宽学生认识自己和了解世界的渠道,使学生更好的热爱上体育运动【2】。
结束语:
体育与健康两者之间是息息相关的,教师要明确这一教学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清晰的教学计划和方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进而迎合时代的发展,促使学生全方位发展,并且将核心素养教育融入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最终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亮. 初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2]张瑞山.初中体育教学强化健康教育的策略举隅[J].教书育人,2020(25):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