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5期   作者:孔燕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新课改对小学美术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孔燕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田家炳小学2731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新课改对小学美术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教学中拉近美术与生活的关系,让每个学生在教学中受到美的熏陶,体验美术课程活动的乐趣。在让小学美术教学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同时,美术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促进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本文在新课改背景下研究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实践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美术;教学方法;实践
        新课标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美术教学就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这也让小学美术教育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这对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有所改变。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怎样绘画,还需要指导学生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创新以及创造力。使学生能够通过美术课堂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造力也能够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课堂的高效运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1.1教师清楚自己在教学中的职责。
        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绘画技巧,还需要对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维发展不成熟,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并且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程度、职业道德,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另外,在教学上,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增加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展现美术对日常生活的应用价值,增加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使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1.2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的
        美术的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好的感受美术的美丽并应用生活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合理地设置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次,通过多种方式教学手段,让学生动手实践,不断思考、创作,加强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对学生的创造潜能进行开发。
2.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
2.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与新课程标准(2011年)美术培养方案相比,传统的教学采用“填鸭式”、“灌溉式”的教育模式,导致美术课堂失去原本生动活泼的氛围,而变得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涨,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教师也没有教学激情,使教与学被教学方法所束缚。在新课改下,教师要寻找解决方策,在教学中要吸引学生兴趣,让美术的课堂活力四射,充分体现美术的教育的特色。


        比如,在湘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有趣的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图形,了解图形的演变,先展示马、月亮、太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询问同学这几个字怎么写,让同学上黑板写出来,让学生想一下这几个字是怎么来的呢?其次,借助幻灯片播放马、月亮、太阳的象形文字,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通过观察象形文字和黑板上的文字作比较,引导学生的想象力的发散,以便学生进行创作。通过这样的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导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以此便能逐步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
2.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在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接受新的教学方法,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遵循新课改要求,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主动进行实践与探索。使学生在实践与探索中发散自己的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翁,激发自身的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自己的美术绘画能力和水平。因此, 在开展美术教学之时,教师需要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美术课堂的学习活动当中,在教师指导下积累美术绘画经验,探寻创作灵感。
        例如,在湘教版三年级上册《我们来下棋》一课时,传统教学模式就是由教师讲述下棋的由来以及目前有哪些种类,大部分的学生只是简单地知道有下棋这种益智类的游戏,却不知道怎么玩。相比较文字的介绍,小学生更喜欢自己动手去实践,因此在进行这节课时,教师事先准备好一些下棋工具,在讲解每种棋类时,让学生两两为一组进行游戏。下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3.创设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改要求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于是,教师需要重视让学生开动脑筋进行创造、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粘贴复制”模仿美术作品。因此,教师应当重视美术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创设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意识,发散个性化思维和自己的想象力,以此创作出独属于学生自己风格的美术作品
        例如,在湘教版三年级上册《图形拼接》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展示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询问学生:这样的图形是怎样得来的呢?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自己动手拼接。通过展示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思考用七巧板还可以拼接哪些图形,使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一起探索还可以是哪些图形,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激烈的讨论促进学生创意的迸发。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就是要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让学生实现多元化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技能之外,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可以教学实践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祥.试论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9(05):86.
[2]赵露露.试论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3):151.
[3]徐懿.试论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对策[J].新课程(综合版),2019(01):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