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5期   作者:韩桂兰
[导读] 文章研究分组分享教学方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韩桂兰
        西宁市第十四中学    810000
        摘要:文章研究分组分享教学方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以期为学生体育学习与教师组织教学带来有效帮助。同时针对分组分享教学的具体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以互补为原则划分小组并组织分享、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学习、以尊重为基点进行指导、以发展为目标调整方法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分组分享;教学方法;应用研究
        引言:近些年来,全民健康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体育运动逐渐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基础教育也将体育教学的优化提上了日程。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说,面对高考的重大压力,他们的情绪大多数时候都是紧张的,此时参与体育活动,不仅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能舒缓身心和压力,对其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明确体育课程的重要作用,积极寻找能够优化教学、促进学生参与课程活动的方式方法,分组分享教学由此进而师生视野,研究其具体的应用方法十分必要。
        一、分组分享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优势
        (一)促进学生体育思维发展
        高中体育分组分享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从学生角度来说,所谓分组分享,就是将他们分成不同小组,使其在小组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体育知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自主思考体育问题并参与运动活动,而这种自主参与要求其思维始终活跃。因此,在不断的自主参与中,其体育思维便可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二)充分激发学生运动潜能
        其次,就是在充分激发学生运动潜能方面的优势。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运动能力,他们能够在体育课堂上自由、灵活地参与运动,也可以通过运动获得一定收获[1]。而将分组分享教学方法进行应用,鼓励同学们在分组、分享状态下参与运动,学生不仅可以自主运动,还能够互帮互助、互相运用自己擅长的内容帮助其他同学参与体育活动。长此以往,在每一次课程活动中他们都能获得更多收获、充分调动运动主动性,运动潜能自然可以被更充分地激发出来。
        二、分组分享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以互补为原则划分小组以及组织分享
        所谓“以互补为原则”,就是将高中生根据运动水平的不同进行打乱分组,保证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素质都是存在一定不同的,使其可以在分享学习中发挥自身优势指导他人学习,或者通过学习他人优点实现取长补短。尤其是可以在每个小组中设置“小组长”角色,让组长承担“教师指导”的责任,协助教师帮助组内成员解决学习问题,或者在教师与组内成员之间建立沟通桥梁,帮助教师和组内成员交流知识、分享经验[2]。这样一来,学生的分组分享能够更顺利地推进,他们对所学体育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也会更加理想。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分组模式下,每个小组中的学生数量是较多的,高中生之间也存在着因差异出现冲突的可能。这便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各个小组分享学习活动的管理,紧密监督学生分组分享的学习行为,不断对组内成员的不正当表现做出指导和调整,帮助他们建立认可他人优点并进行取长补短学习的意识。同时,向小组长传递管理同学的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维持小组纪律,让组内成员在小组长的正确指挥下更准确地分享知识、更稳定地提升体育素养。
        (二)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分组分享学习
        从体育课程的本质来说,是离不开运动的。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较为良好的运动能力,可以独立参与一些体育活动,如篮球运动、足球活动、田径运动、单双杠活动等。

而这些活动,尤其是在篮球、足球等活动中,大多数时候都需要学生共同参与,同时能够深化他们的运动素养和团队合作意识,适合以分组分享的形式展开[3]。因此,教师在教学相关类型课程时,可以加强对实践活动的组织,将学生带出教室,让他们在课外活动区通过合作参与实现分组分享学习。以篮球为例,教师可以先在教室中向同学们讲解理论知识,如怎样运球、怎样投篮、怎样防守等,并将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注意事项讲给他们听,使其可以在参与实践活动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在最大限度上降低肌肉拉伤等问题出现的可能。紧接着,将同学们带出教室,在篮球运动场地中将他们进行分组,先让学生分组练习投篮和运球,再组织他们以小组对抗的形式进行深度练习,因此,通过分组练习,在练习中分享投篮技巧和运球经验,高中生对于体育技能必然可以实现进一步的提升。而在小组对抗活动中,通过对抗分享经验、交流技巧,他们不仅可以加强对技能的应用,还能提升团队协作意识和责任感。
        (三)以尊重为基点指导学生分组分享学习
        常言道:“千人千面,百人百姓”,人和人总是不同的,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参与运动的态度必然是不一样的。而基础教育之所以始终强调“因材施教”,就是因为只有向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指导,才能让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知识的接受度更高,从而提升教育有效性[4]。反之,若一味地“一视同仁”,采取同样的方法和要求对待同学们,必然会使“方法与学生需要不匹配、要求与学生现实不符”的情况出现,严重阻碍学生学习和成长。因此,在高中分组分享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在分组指导中给予学生差异足够的尊重,在必要时根据他们的差异划分小组,向能力水平存在差异的不同小组提供不同指导。尤其是在小组活动中暴露出一定运动弱点的学生,要向他们提供更多鼓励,使其在鼓励作用下建立更坚定的体育学习自信。同时对于表现突出的同学,尊重他们的辛苦学习,对他们提出表扬,在必要时提供物质奖励,并鼓励他在其他小组成员面前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运动理念,深化“优等生”与“后进生”之间的交流,借助榜样力量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
        (四)以发展为目标适当调整分组分享方式
        最后,就是要明确高中体育教育的发展性要求,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组织分组分享教学活动。而如何做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呢?答案无疑是引导他们不间断地积极学习知识并分享经验[5]。那么新的问题便出现了,怎样促进学生不间断的交流学习和经验分享呢?不断变换分组分享方式是必要的,也就是说,教师在“将学生以多人为一组”进行分组之外,还要结合高中生现实和课程需要寻找其他分组分享方式,如“一对一的分组”、“多对一的分组”。在“一对一分组”中,采取“首尾互助”的方式,将能力十分突出和体育运动素养十分欠佳的学生分成一对一帮扶小组,让能力突出的学生带着运动素养欠佳的学生学习、与其分享自己积累的有效经验。在“多对一的分组”中,既可以让一人带领多人学习,也可以组织多人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一人,均能促进他们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同时增强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结束语:综上所述,将分组分享教学方法运用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和互帮互助的状态下学习体育知识、参与体育活动,同时鼓励他们交流问题、分享经验,能够充分激发学生运动潜能并促进其体育思维的发展,对其当前学习和日后发展均大有裨益。高中体育教师应在教学过程加强对上述方法的合理运用,创新组织高质量教学活动,积极创建分组分享课程活动模式,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田彩云.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J].祖国,2019(11):287+293.
[2]徐陈彬.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分组分享教学法”探究[J].名师在线,2018(36):60-61.
[3]张恩龙.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8(76):134.
[4]林琳.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青少年体育,2018(05):63-64.
[5]肖振雄.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应用浅析[J].考试周刊,2018(21):1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