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亚男
义乌市幸福湖小学 浙江义乌
【摘要】
音乐教育新体系是在引进国际三大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罗之、奥尔夫、柯达伊音乐体系的过程中,结合中国音乐文化和教育国情产生的,小学音乐教学在音乐教育新体系理念的指导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创造出符合教育环境、创意新颖的教学方法,营造音乐艺术教学氛围、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使小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中体验到音乐的奇妙,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陶冶小学生的教育情操。
【关键词】音乐教育新体系;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效率
音乐教育新体系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其教学理念是让音乐回归情感本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音高、音色、音强、音值等音乐要素的学习,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落实“以美育人”“以情感人”“以学生为本”的音乐教育新体系教育理念。
教育改革虽然把音乐教育作为基础学科教育之一,但是小学音乐教育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现在各界对音乐教学重视度不足,教师、家长,关注更多的是其它语数英等学科,久而久之使小学生失去了对音乐课堂的兴趣,达不到预期中的教学效果,不但忽视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也忽视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音乐教育新体系在传统教育体系上不断完善、创新以寻求一个符合社会发展、小学生成长的教育体系,使小学音乐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新颖。
一、营造课堂气氛,让课堂“活” 起来。
音乐教学新体系注重回归情感本质,创新课程内容,因此教师在准备上课之前首先要规划教学流程,明确教学目标,要让学生明白每节课的目的和意义,融洽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的身心放松,解放孩子们的天性,充分发挥小学生的音乐潜力,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调动小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一)创设情境,制造轻松的氛围
如:《调皮的小闹钟》一课,在上课前老师就在讲台上放了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小闹钟,让学生认识小闹钟,创设音乐情境。在欣赏完歌曲后请孩子们自由组合创编《小闹钟交响曲》:小闹钟走的声音和动作,上发条的声音动作,小闹钟坏了修理的声音的动作等等,最后进行思想教育,要珍惜时间,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让他们画一画小闹钟。
(二)主动参与,营造愉悦的课堂
二年级下册《郊游》教学中,音乐教师在课程时使用了一段春天小朋友们一起去郊游踏青的动画片视频,班级里的学生们很快就集中注意力认真观看视频,通过视频播放与音乐的相结合,让小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上都领略到了“郊游”的趣味。视频播放完毕,小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接着,老师让学生围成一个圈坐好,开始了“郊游”。首先老师在“田”间边走边唱旋律,旋律结束后邀请一个学生跟老师一起边唱边“郊游”,就这样反复地邀请更多的学生一起郊游,反复地听、反复地唱……学生们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学会了歌曲,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习兴趣,让课堂“美”起来
新课标要求音乐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在音乐课堂上突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生阶段,抓住学生的共同爱好导入音乐课堂,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主动去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有利于丰富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巧用童谣,体现节奏的美感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童谣节奏感较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集体观念和课堂秩序以及横拍的稳定感。 音乐作为一门听觉的艺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根据歌曲的快慢做出相应的快慢的节奏。而童谣刚好符合小孩子边拍手边玩游戏的心理。
(二) 巧用道具 ,感受旋律的美感
音乐是美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多次表明了这样的观点:“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教育应是真正把美育作为目标,体现以审美为核心。因为教育的育人目的是通过美育的方式实现的。因此,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应该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并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对音乐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工作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帮助学生发现美感。
小学音乐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美的载体,里面有美美的插图,美美的歌曲。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一切道具,利用道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形象,体会音乐要素的重要性。让他们感受音乐的美。
三、加强音乐实践,让课堂“动”起来
目前,大部分学生们音乐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课堂上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把理论知识运用到音乐实践活动中,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有趣生动。音乐教育新体系要求我们教学“以人为本”,立足实践,单纯的课堂教学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感觉无聊乏味,缺乏新意,而且课堂因为场地有限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课外实践对他们更有吸引力,课堂活动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组织课外活动可以给小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在实践活动中扩展小学生的音乐知识面,加深记忆,课外活动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淡化“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实力。
(一)舞动童年,跳出欢快的脚步
身体为打击乐器,以语言节奏为主线,加入身体动作进行声势节奏训练。最后加入音高,形成多声部的卡农形式。体态律动,声势动作。
二年级下册有一首《春晓》的歌曲。这首歌曲我是在室外上的,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我让她们每个人都跳集体舞,让每个学生都跟着音乐动起来,跳起来。再把这首歌曲推广到全校师生,利用早操时间,全校师生一起跳集体舞,孩子们散发出朝气蓬勃、纯真欢快的气息。
(二)吹响旋律,奏出美妙的乐章
比如,小学高段有《小溪流水响叮咚》和《美丽的田野》这两首歌曲,因为刚好学校校门口有一条小溪,我打破了课堂的空间局限,带孩子们学生来到小溪边和操场上练习这首歌的口风琴吹奏,学生换了个音乐学习的环境,他们顿时来了兴趣,每个人都跃跃欲试,连平时不怎么喜欢音乐的同学都积极地练起了口风琴。而且置身于大自然中,学生不仅能够积极地练习,还能把这两首曲子有感情地优美地连贯地表现出来。
结语:
新体系课程在音乐教育中,有着比以往任何音乐教育更加明显的优势,有利于推动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和进步,它丰富了孩子们的音乐课堂,给予了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活泼的灵魂,为孩子们播撒了一颗又一颗的音乐种子。音乐教师是音乐教育新体系的实践者,是决定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音乐修养不断探索和音乐新体系,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断探索有效的音乐教学的方法,采用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策略,让音乐真正属于每一个孩子!
[参考文献]
[1]黄小英.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体会[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11)
[2]仇亚楠.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3(6).
[3]陈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之我见[J].艺海,2011,(04)
[4]高莹.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
作者简介:傅亚男,女,汉族,浙江义乌人,小学一级教师,艺术硕士,单位:浙江省义乌市幸福湖小学,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