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新知呈现的几种方法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5期   作者: 陈宇
[导读] 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教师改革教学形式的主要方向
        陈宇
        响水县东鸣湖实验学校   江苏省盐城市     223200

        摘要: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教师改革教学形式的主要方向,良好的课堂教学质量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但是从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情况来看,课堂教学效率还没有达到理想的要求,其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小学英语教学新知呈现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四步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新知呈现;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处于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的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以及英语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不仅如此,由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小学英语具备抽象性以及逻辑性特点,进而导致学生很难进行英语的学习,这种情况下能够充分证明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注重针对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教学策略进行分析,进而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
2 小学英语思维型课堂教学的问题剖析
        2.1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关注
        教师在突出教学重难点的同时,对于学生提出的与课堂教学目标并非紧密相关的问题,往往表现出一种漠视的态度。学生提问的过程,是他们积极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不理睬的态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思维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当前,教师的教学目标仍然局限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上,缺乏在教学目标设计中考虑学生思维发展的意识。
        2.2 课堂教学互动,缺乏针对性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有效的师生交流,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学习与现实运用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英语学习提出的要求。但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仅仅停留在表面,由于互动而产生的“乱哄哄”的课堂秩序背后,反映了教学互动的形式化问题。
        2.3 缺乏有效的英语教学环境
        小学英语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是用汉语进行交流,讲课的过程中涉及具体的语法和内容才会用英语,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具体的英语知识点和语法,提高考试成绩。在中式英语课堂环境下,学生的英语水平仅仅反映在试卷上,造成了会读会写但是不会说的情况,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3 小学英语教学中新知呈现的策略
        3.1 形象生动的角色扮演
        分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对自己所扮演的形象理解更加到位,而且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很好的锻炼了自己的表演能力、英语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想通过角色扮演促进情境教学模式顺利进行,一是教学模式要新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借助服饰、道具等,使角色扮演更加逼真;二是学生在角色选择时,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考虑到自己是否可以表演出该形象的特点;三是在角色扮演时,要注意各角色之间的配合。

例如,在《at the zoo》各角色扮演时,学生可以根据一定的服饰或是道具,大象的扮演者可以制作一个长长的鼻子,猴子可以制作一个长的尾巴,老虎可以在额头中间画一个“王”……并且每个动物特点不一样,猴子是活泼可爱的,老虎是人见人怕的,这些都可以通过扮演者的,面部表情或是其他表演者的表情来反映出来。因此,形象生动的角色扮演,使学生对英语课充满了兴趣,使得情境教学的效率大大提升。
        3.2 更新传统教学观念,突出教学模式的局限
        尽管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了较长的时间,并且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的影响,这种影响既表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之上,也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之上,这就对教学效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很多教师也缺乏一定的教学创新观念,按部就班的单一教学形式仍然是教师的常规课堂教学形式,在采取全新教学形式的时候,也是简单的流于表面形式,其实质仍然与传统教学形式如出一辙。除此之外,很多教师在打造高效课堂的时候,只是在几个明显的知识点学习过程中开展,因此导致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和应用范围较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教学质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想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突破课堂教学形式的局限性,实现高效课堂构建的教学目标。
        3.3 合理的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所谓的游戏教学法就是指,将课堂教学活动以及游戏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学习英语知识,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但是,教师一定要注重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法,只有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法才能够真正构建英语高效课堂教学。首先,教师应注重选择与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相符合的游戏形式,也就是说游戏不能够太有难度,如若不然学生即不能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还会导致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其次,教师应注重英语教学以及游戏之间所占据的比例,游戏的比例不能太大,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陷入游戏当中,不能够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而教学的比例也不能太大,这种情况下游戏教学法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价值,针对构建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应做到将游戏与教学合理结合,通过游戏来辅助教学,应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主体地位。最后,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选择游戏,进而确保英语教学能够有效融入游戏当中。
        3.4 创情境,融文化,塑品格
        创设适宜情境、融合文化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塑造优秀的学习品格,从而铆足干劲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披星戴月,为自身核心素养的深化创造一切有利因素。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优质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中深化文化教学,是促进学生加强英语语篇理解能力的有效举措。很多阅读的背景源自西方文化,而西方文化又与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学生在学习到相关知识时很有可能以中国文化思维去看待问题,从而导致在问题分析过程中出现偏差,待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时就会产生不良影响,故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清楚认识到中外文化的差异性,尤其是在讲解一些语篇阅读知识时,教师更应注意到这一点,重视内容的区分和文化的辨别,使学生在学习中融入文化元素,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从而塑造全面且优秀的学习品格,在英语学习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4 结束语
        当前我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思维关注程度较低,传统的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思维型课堂教学的推行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多种条件、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真正使思维型课堂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小霞.小学英语教学中新知呈现的几种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20(07):118-119.
[2] 高越.小学英语教学中新知呈现的几种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6(06):168.
[3] 张文燕.小学英语教学中新知呈现的几种方法[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6(06):59.
[4] 刘霞.小学英语教学中新知呈现的几种方法[J].知识文库,2016(06):86.
[5] 陈敏.对小学英语教学中新知呈现方法的探讨[J].校园英语,2015(16):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