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鸿
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树人小学 046100
摘要:面对时代的创新以及人们道德水平观念的加深,如果将学校视为一个控制老师以及学生的场所,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那么就会对学校的持续发展有不良影响。不但打压限制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也很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必须整改学校的管理模式,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及管理模式。本文主要阐述当前小学校管理模式中的问题,并提出遵循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学校;管理模式
在信息如此繁杂的今天,人们的文化信仰正在发生偏差,而作为小学生,极易受到外界不良文化的影响而动摇其至纯本心。正所谓“人无德不立”,作为民族发展希望的小学生不仅要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基于以人为本理念,小学学校管理工作要以学生为核心,这就意味着学管工作不仅要让学生重新接受系统的道德文化教育,还能在心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榜样,所以笔者认为,“立德树人”是基于以人为本的最适合小学学校的管理模式。
一、以人为本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的作用和意义
于小学而言,人才的培养是其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工作职能。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文件显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将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作为培养人才的标准。
而想要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就需要以人本理念为指导,不断完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特别是实现小学“立德树人”工作与小学学校管理模式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传统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小学改革发展的需求,故小学需要在工作理念、工作职责、工作架构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转变,以不断完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最终为社会、为国家站好人才培养的第一班岗。
二、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学校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
小学学校管理模式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在学管工作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学校管理模式也应与时俱进,与我国社会主流文化发展方向相一致。所以,其基本工作原则应包括如下几点:第一,管理工作理念方面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即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小学管理工作者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第二,管理工作方向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这与我国的发展方针高度一致,与我国的主流文化发展方向高度一致;第三,管理工作内容遵循全面性的基本原则,即从细节入手,管理并服务好学生的学习生活;第四,管理工作方式遵循科学化原则,即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采取合理的学管方法,避免盲目性和低效性。
三、“立德树人”与小学学校管理模式
“立德”和“树人”是小学学校人才培养的两个基本目标,也是衡量其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
现阶段,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仍需坚持以上两个基本目标,并且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密切联系,而“立德树人”从德育的角度完美的诠释了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根本意义,所以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立德树人”与小学学校管理模式在本质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目标上具有高度的同向性,将其作为新时代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是非常合适的。
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学校管理模式分析———“立德树人”
立德———从品德教育入手。以德教人。以德教人是“立德”的第一步,体现在小学管理工作者要以“德”为核心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通过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不断优化学生的内心思想,从而使学生从心底里接受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公序良俗的道德行为。
以德服人。以德服人是“立德”的第二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表现在小学管理工作者要放弃一切的威权、武力胁迫方式,以自己的道德行为感化学生,使思想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使思想行为跑偏的学生重归正途。这说起来非常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还需要小学管理工作者细细谋划,慢慢斟酌。以德度人。以德度人是“立德”的第三步也是品德教育的升华之路,表现在小学管理工作者要在“达己”和“达人”之间寻找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即自己先成为有德者,再推己及人,引导别人成为有德者。以德度人的阶段实则已经摆脱了传统的课堂 授受关系,教师和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共同为成为有道德人而不懈努力。
树人———从管理宣传入手。加强德育宣传,树立道德楷模。德育宣传对增强小学学校管理模式的时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小学校园中,科学的、有计划的德育宣传工作往往会让松散的校园环境重新凝聚力量,同时以道德楷模作为形象代言人,会让这股凝聚力变得更加真实且强大。强化德育培训,给予适当奖励。德育培训的目的在于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并通过设立“道德目标”的方式促使其不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现代小学环境中,好人好事发生的次数并不多,为了鼓励好人好事,学校要可给予有德者适当的物质 和精神奖励,为其更好的工作、学习增添动力。采取“以人育人”,扩大德育影响。“以人育人”策略的核心是“以点带面”,即通过思想品德好的学生带动思想品德差的学生,从而扩大德育影响。当然,这种教育策略具有一定的风险,即容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所以小学管理工作者在采取这种策略时必须要做好监督、引导工作,防止出现教育危险。
结束语:以人为本通过管理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行为,并遵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全面性”“科学化”四项基本原则,分别从“立德”和“树人”两方面提升德育的教育管理作用。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浅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策略将更加丰富,管理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谭淳月.小学教师教案设计的个性化缺失及其应对策略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安源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3]杨建英.以人为本构建精细化管理模式——大连市第二十五中学学校管理管窥[J].辽宁教育研究,2015,(05):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