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旭玲
江苏省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教育集团汇杰校区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学校对各学科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校专门针对这门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将信息技术教学与网络技术相结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现阶段我国网络技术发展较快,每个行业都在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变现,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老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对网络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并且提升了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更多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并在生活中合理运用。
一、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教育就是教学生掌握一些关于网络的基本知识,以及要学会基本的电脑操作,让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丰富自己的课余时间,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中考并不考这门课程,所以老师并没有将信息技术教学作为教学重点科目,只是在课堂教学时,照搬课本知识,有时候还会被其他主课老师进行换课,对学生拓展思维有一定的阻碍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学校对培养综合性人才越来越重视,因此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网络的重要性,而且可以利用所学习的知识提升自我,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二、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途径
(一)改变老师的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科的重视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认为信息技术教学跟音乐体育一样是副科,只是学期末简单的进行考试,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教学,差不多一周只有一节课程的安排,有时还可能被语数英老师占课,一学期下来开展的信息技术课程屈指可数,因此学生也对该学科不重视,认为这门课程可学可不学,只要自己其他成绩好就无所谓。因此学生不愿意参与课堂,有些学生还在课堂上做其他学科的作业,导致课堂参与度较低,学生失去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新课标要求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任何一门课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在课程安排上增加对信息技术课的课数。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精心准备课件,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利用视频、图片等形式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产生兴趣,更好的参与课堂学习。
例如,学生刚接触这门课程的时候,对该学科并没有很深的了解,认为该门课程很难,不容易理解,并且并不是主课,可能学习作用并不大,这时就需要老师对该门课程进行介绍,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接受新学科,并且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老师在介绍该门学科的时候,利用多媒体设备,首先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对该学科有详细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其次老师抓住几个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利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进行介绍,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心里,从而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
(二)营造轻松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师教学模式比较落后,在课堂教学时,还是照搬课本,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仅仅就是照读教材内容,并没有进行过多的讲解,导致学生出现部分知识听不懂的现象,但是又不敢问老师,课堂学习效果差,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课本知识,只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在学习,而且学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导致课堂参与度较低。
经调查研究,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更利于学生学习,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时,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老师在教学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的知识电脑的组成部件,让学生接触电脑并进行实物讲解,一边讲解一边操作,让学生对计算机的组成部分更清楚。在讲到键盘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电脑上使用键盘进行小游戏,让学生熟练的操作键盘,并且利用游戏的形式,使课堂氛围轻松,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了课堂参与度。
(三)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学生在课堂所学习的知识都需要与实践搭配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老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学习到的电脑知识,无法得到真正的应用,只是纸上谈兵,学生在遇到真正问题的时候,也无法解决,只能求助老师,然而老师不可能做到对每个学生面面俱到,久而久之,学生问题越积越多,不利于学生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改变教学策略,要求学生将课本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电脑上实际运用,考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让学生将课本学到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并且可以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老师在教学word的基本操作时,首先老师打开word文档,让学生初步认识word文档,然后老师给学生讲解word的基本操作,以及word文档中一些功能以及运用,老师边演示边进行讲解。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并且学会实际运用,老师让学生进行实际操练,在word文档中进行文字编辑,在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老师要不定时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word相关知识并且可以熟练运用,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合作意识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说明一个人的思维发展是有限的,多个人出谋划策结果是1+1>3的效果,因此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共同成长进步,而且对于老师来说,课堂教学也是轻松有趣的。然而在目前教学中,老师并没有将合作学习很好的运用到教学中,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耽误正常的教学进度,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只是多了玩耍的机会对学习并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作为课堂主体进行讲解,忽略了小组合作学习。由于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一样,所以其掌握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再加上班级人数较多,每个老师至少要带两个班,老师无法做到清楚的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学生学习。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德尔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且选出小组长,让小组长带领大家更好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小组长向老师随时汇报小组个人学习情况,让老师及时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学习,同时小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例如,老师在教学统计图表的创建时,将图表创建的基本知识讲解完之后,在黑板上给出一组数据,并且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依据老师所给出的数据创建不同的图表(曲线图、柱形图、扇形图)。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学习,创建好图表之后举手示意,老师邀请小组成员进行展示并且演示创建过程,最后老师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由小组合作进行课堂学习,将每个人的优势发挥最大,不仅让学生熟练的掌握了课堂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对培养学生实践技术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学科特点,并在教学过程中将网络技术结合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