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广跃
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072750
摘要:舞蹈是一种运用人的形体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舞蹈中蕴含的是人类对于生命、自我、价值和追求的认识,在舞蹈的情感传递中,观赏者可以感受到社会生活的气息,也能体会得到民族历史的大气磅礴,高职阶段进行舞蹈教育能够让学生的情感、人格以及个人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挖掘审美气质,助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基于此,本文就高职舞蹈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高职;舞蹈教育;学生综合素质;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70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愈加凸显,如何提高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逐渐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学者重点研究的问题。在高职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进而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通过高效的舞蹈教育,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保障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进而达到理想的舞蹈教学效果,构建高效的舞蹈教学课堂。
2 高职舞蹈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2.1 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舞蹈是一门高雅艺术,在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小,所以学校可以利用这一阶段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艺术种类。以往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只停留在影视剧或者电视节目中,认为舞蹈的学习只是肢体形态的学习,其实舞蹈的学习还包含着文化、理论等知识的学习,而这些方面的学习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舞蹈自身的美感可以使学生以不同的角度欣赏周围的事物,使学生在进行艺术分析的时候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更加深入地挖掘,学生也可以以舞蹈学习为切入点进行其他艺术的学习。部分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发现了自身在音乐方面的潜质,从而选择进一步学习,迅速找到了自身的特长和兴趣。舞蹈的学习特别是舞蹈文化和理论方面的学习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头脑,学生长期处于艺术的环境当中,能够主动接受艺术的熏陶,从而对学生的气质培养和审美观形成发挥积极作用。
2.2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舞蹈课程是一种展示外在优美形象的课程,也是彰显学生内在气质的艺术形式。高职重视舞蹈教育课程,能让学生内在气质和外在形象达到兼修效果,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高职开展舞蹈教育,可以让学生掌握舞蹈审美理论基础,扩展学生的舞蹈理论知识。其次,舞蹈教学一方面能让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另一方面能促进教学知识与时俱进,让学生掌握最前沿的舞蹈知识,提升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此外,舞蹈教育实际就是对学生审美的宣贯,能让学生在舞蹈教育的艺术感召下追求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使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
2.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舞蹈也是体育锻炼的一种,相较于学生印象中的体育锻炼,舞蹈的形式更易于学生接受,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学生能够通过跳舞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特别是现阶段的学生,由于课业压力比较大,高职院校的学生可能还面临着就业的压力,所以往往忽视日常的体育锻炼,很多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比较差,引入舞蹈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完成体育锻炼,同时通过老师教授的方式方法,将舞蹈学习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利用课外琐碎的时间练习舞蹈,从而达到日常锻炼的目的,即便是一两个舞蹈动作,在改善学生体态和仪表方面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同时,舞蹈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能够使学生长期保持良好的心态,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排解学生日常情绪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很多学生在参与舞蹈课程之后将舞蹈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调节情绪的重要方式,同时很多舞蹈的肢体动作对于人脑的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舞蹈教学由于涉及到肢体协调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在促进学生右脑发展以及提升学生肢体协调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3 高职舞蹈教育的有效策略
3.1 确立舞蹈教育目标
高职学校在舞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需要立足于以下方面,以期创造出更好的发展前景,以及可持续的发展力。首先,需深入探究培养什么样的人。就高职学校而言,学生大多数为初中毕业生,要想确保他们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方式以及职业发展需求,学校需要夯实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重视对其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并加强学生对社会认知,确保学生能够意识到学校教育的实现,得益于社会需求。其次,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形势下,高职学校需要立足未来职业发展提出的需求而开展教学活动,保证学生接受的教育可以满足职业发展需要,以便适应社会的变革。另外,在核心价值管理之中渗透高职学校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引导高职学生在学习舞蹈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清楚地掌握学习目的,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发展成“知行合一”的应用型人才。
3.2 创新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以“满堂灌”方式为主,学生被动听课,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舞蹈教学更是以课程教学为主,教师缺少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观念,不仅传授理论知识,还要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舞蹈课堂上积极进行情感互动交流,让学生在舞蹈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和实践的主人。例如,在教授民族舞蹈教学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文明的舞蹈发展历史,依托短视频进行兴趣教学,让学生在历史文明长河中体会舞蹈的魅力。此外,舞蹈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与时俱进教学理念,将新时代文化底蕴高效融合于当前的舞蹈教学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舞蹈学习的乐趣和价值,在提升舞蹈水平的同时促进舞蹈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
3.3 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
随着经济的常态化发展,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行业中,为教师提供了诸多便利。因此,在高职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视频、图片等媒介为学生创造符合实际的情景,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大幅度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发散能力,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将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相结合,进而创设更加优美的教学情景。音乐有一定的感染力,是舞蹈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实际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舞蹈与符合实际的音乐相结合,使舞蹈课堂氛围达到高潮,不仅情景设置更加符合实际,同时又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舞蹈知识内容。第二,在高职舞蹈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幻灯片进行教学,向学生展示与舞蹈相关的图片,或者舞蹈分解动作,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并牢记舞蹈动作要领。此外,还可以向学生展示各民族的舞蹈特色照片,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舞蹈文化,起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第三,在实际舞蹈教学中,向学生播放舞蹈表演视频,促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经典作品。在感受、理解舞蹈经典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学习舞蹈的能力得以快速提升。
4 结束语
总之,舞蹈教学极大地丰富了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在提高学生个人素质、艺术修养以及身体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正确认识舞蹈教学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积极意义,开设有利于学生进步,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舞蹈课程,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尚宜佳 . 关于高职舞蹈教学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 [J]. 大观 ( 论坛 ),2019,(07).
[2] 马陆洋 . 浅谈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J].北方音乐,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