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三清
舟山旅游商贸学校
[摘要]为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和满足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唯一出路,而加快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是重要举措之一,说明信息化教学已提升到国策层面。本文就从编写信息化教学设计技巧方面谈三点感悟:教学设计是开展有效学习活动的设计蓝图;信息化教学设计是现代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编写要科学实用。围绕这三点分别结合了所教的专业课程,谈编写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技巧和设计意图。
[关键词]会计课堂 信息化 教学设计 技巧
会计专业理论本身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问,学生学习起来觉得相对比较难,学了一系列的原理后还是不会编制会计分录,有些学生到学习最后仍然搞不清有关原理的来龙去脉,无法记账,导致培养的学生成品少,废品多。造成这种现状主客观原因是存在的,笔者认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还是教师的教,没有把会计课堂教活,没有调动学生学的能动性。学生对教师所教内容缺乏兴趣,且不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教师的课堂活动,教师一人在唱独角戏。特别是新课改教材都是项目化教学,把知识点都融入到各项目中,使得知识点(专业理论)支离破碎,不成体系,而我们教师跟不上课改理念,只会墨守成规,叫苦连天,这课怎么教?学生如何学?原因是部分教师教的理念跟不上课改,教前的功夫下得不够。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从教师自身来改变这一现状,做法之一就是通过课前精心编写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把每一堂课的教学活动制定蓝图,这样做取得了一些成效:上课时学生头抬起来了,手动起来了,脑子兴奋了,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合格率一次达到了近70%。下面就会计课堂如何编写信息化教学设计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一、教学设计是开展有效学习活动的设计蓝图
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整个教学活动有个合理的安排,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比如上《记账凭证填制与审核》(第一版)模块八“期间费用的发生”——任务1“发生管理费用”——活动1“差旅费支出”这部分内容:应突破以知识传授为主线的传统课堂模式,以项目驱动、实践探究为主线,配以情景、案例等教学方法,坚持以生为本、教师为导的方针,崇尚“做中学”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作为设计蓝图,做知识的“探究者”和“研究者”,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知识与技能,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以下是我对“差旅费支出”这个活动的整体设计理念(图一):
.png)
通过这样互动的教学设计,把纯理论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认知,让学生学的轻松、快乐,让教师教的顺畅、开心。
所以,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忽视教学设计,则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学走弯路,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是现代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信息化教学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方法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现代教学形态。[何克抗,2001观点]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教学设计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化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重难点问题或完成特定教学任务。那我们教师要如何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是要依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合理巧妙安排教学过程,在教师、内容、方法、互动、考核等方面有所创新。比如《基础会计——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教学过程设计可安排如下(图三):
.png)
我的设计意图就是:
通过自主学习环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需要突破的疑惑点,用任务驱动法设疑,引出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讨论环节可起到“师友”讨论,解答问题;全组讨论,总结方法的功效;还可起到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知识,突破难点,提升学生合作沟通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敏捷的反应力。
通过体验探究环节可抓住教学重点:学生在实际操作时,遇到困难,查找资料,相互探讨,合作探究,实现“做中学”。在探究遇到阻碍时,老师有针对性的点拨,实现“做中教”。使稍弱的同学得到了及时的指导,较强的学生也强化了知识,增添了成就感。通过实践成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存在的问题,为下一环节做准备。通过分岗实训将理论知识与会计岗位技能对接,体现专业课教学改革课程对接岗位、内容对接技能的教学新理念。
通过展示点评环节可知彼知己,查漏补缺:学生相互讲评,发现问题,自主解决,攻克重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还可发现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可发现学生的严谨细致,严守岗位职责的工作作风。
通过知识总结环节可梳理本堂课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二是要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特定教学任务。比如在设计《基础会计——供应过程核算》的课前准备环节如下(图四:)
.png)
在巩固延伸环节,利用畅捷通T3财务软件——采购管理进行小组PK赛(图六),这样设计体现学用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png)
科学实用的教学设计总是围绕解决问题提出最佳设计方案,是按教学目标、依课程内容、视学情与条件,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编写教学设计,必须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正确分析学生的原有基础、思维特征和学习心态,精心创设适应于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以适宜的学习速度,着力于激发、引导、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真正把教师的“满堂教”变成学生在教师诱导下的“满堂学”,这正是编写教学设计的根本出发点,亦是对教学设计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如何做到科学实用?每个环节都要为围绕能解决问题、教学目标能达成、学生学的开心去设计:
(一)、课前准备设计意图:信息化教学设计要利用信息化平台,将课堂学习的知识提前渗透到课前,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从而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信息化支撑平台很多,如智慧教育平台、网络交流工具、移动教学终端等。
(二)、教学实施环节设计是重点,渗透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设计。由于课型不同,设计意图不能全篇一律,解决的问题不同,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就要为解决问题去设计,这样才有针对性。如《会计电算化——工资月末处理》的教学设计就是要解决工资月末处理,教学实施环节设计可通过如下五个环节来完成(图八):
.png)
环节一:我型我秀设计意图是通过微展示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融入课堂,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模仿、学习和提升。利用互动学习平台实现投票信息的即时反馈,从而实现实时接收学生动态。信息化支撑:学生自制课件、UMU互动学习平台。
环节二:小试牛刀设计意图是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学会工资月末处理的核算,使理论知识得以内化并学以致用,突破本课重点。通过信息化UMU互动学习平台分享学生处理结果,使教师能够及时接收学生的操作实况并能及时作出点评反馈。信息化支撑:UMU互动学习平台。
环节三:微课学习设计意图是通过微课片段的反复学习与小组合作研讨得出工资月末处理的几种业务,为下一环节的实战演练做好知识铺垫。信息化支撑:微课。
环节四:实战演练设计意图是经过学生自身的实战与教师的实时点评,加深学生对工资月末处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多角度、严谨的思维习惯,有效突破教学难点。信息化支撑:互动学习平台。
环节五:能力提升设计意图是教师的预设疑问带领学生进入了激烈的思辨中,有助于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时空连线企业专家为学生答疑解惑,有效弥补教师知识的局限性、增强教学的协作性。信息化支撑: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财务软件。
(三)、考核评价环节设计意图:创新考核模式,结合课堂各个环节的过程表现,按照预先设定的权重给予学生对应的能力等级评价,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贴近岗位,对接行业。信息化支撑:互动学习平台。
(四)、课后作业环节设计意图:通过丰富的学习资源,进一步深入理解工资月末核算,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信息化支撑:智慧教育平台、微课视频、网络交流工具、移动教学终端。
以上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是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去准备,每个环节都是为了教学任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且每个环节都尽可能利用信息化教学支撑工具,这就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理念。
信息化教学设计最终目的一样,如何带来高效的课堂,通过教师的教让学生学的有成效。大量的事实证明了信息化教学的魅力,所以全国从上到下,每年都在举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也指出要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教师要不断创新信息化环境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促进教与学的全面互动。加紧用信息技术改造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信息技术素养。与各行业、产业信息化进程紧密结合,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所有专业。
参考文献:
1.“典型教学设计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
2.《什么是教学设计》.帕顿,1989
3.《教学设计新宣言》.梅瑞尔,1996
焦三清:1975年10月23日,男,汉族,浙江,本科(经济学学士学位)
职称:高级教师,会计师,职务:经贸教研室主任,会计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