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路径浅述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5期   作者:秦浩
[导读] 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我国教育体系也随之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秦浩
        吉林省洮南市第三小学   137100
        摘要: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我国教育体系也随之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根据调查显示,在学生教育学习过程当中,老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小学教育也是如此,为了保障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进而有效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老师们要深入学生学习生活当中,了解学生们真正的诉求,根据学生需求设立教学活动。当然,小学学习阶段作为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阶段,小学班主任应积极处理好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发展关系,帮助推进课程教育。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学生;和谐;路径

        社会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不断更新换代,教育事业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内容,再加上我国提出了“教育强国”的战略方针之后,教育事业的监管力度空前加大。相对于小学生们来讲,班主任作为“大家长”,不仅仅要关注学生们的能力培养,还要关心学生们的生活学习情况,与学生们培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从学生们的真实诉求出发,设立相关教学活动,锻炼学生们的学习生活能力。当然,也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得小学生们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一、影响小学生与班主任和谐关系发展的因素
        (一)小学班主任的待遇较低
就目前大多数小学教师来讲题,对自己的教学岗位并不满意,甚至会产生厌恶心理,再加上大多数学校的班主任职务都是由学校直接任免的,很大程度上没有按照小学班主任的自身意愿。再者来讲,小学班主任面对调皮活泼的小学生,其工作责任以及工作压力方面要比其他教师重得多,但在其薪水假期方面安排与其他教师出入并不大,这就使小学教师感受到了小学班主任职业的不平衡对待,进而在日常工作过程当中,其也无法充分发挥自身资源能力,投入到班主任教学过程中[1]。
(二)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态度不好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其自控能力也比较差,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简单的错误,并且有可能多次重复出现同一种错误,那么在处理这一教学现象时,老师们很有可能会失去教学耐心,甚至在情急之下,选择了错误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伤害。久而久之,学生们会与老师产生相处隔阂,会排斥与班主任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影响师生健康和谐关系的发展建立,也在很大程度上伤害着小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小学班主任教学思想落后
        就目前小学教师系统来讲,很多老师们还沿用着传统的讲课方式,过分注重学生们的文化课成绩,而忽视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常常出现按照名次前后、成绩好坏来判定学生的行为,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引导下,班主任们为了能够使学生们获得更好的名次成绩,减少学生们的实践课外活动,打压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影响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也不利于班主任与小学生之间形成和谐共处的发展关系。
二、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构建和谐发展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
        对于小学生们来讲,其都有着较强的表现欲望,都希望能够获得老师的关注表扬,在小学生发展过程当中,老师们要注重学生们的爱好兴趣发展,不仅仅要帮助学生们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还要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爱好观念,更要尊重学生们不同的兴趣爱好。
班主任与小学生构建和谐发展师生关系的情况下,能够使师生之间彼此尊重,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这样老师也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学生们的兴趣喜好,进而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教学活动的设立。其次,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小学生们打开心扉,更加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积极主动配合班主任的教学活动,学生们也能够坦然地接受教师们的批评指责,和老师一起改正自身缺点。


三、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的方法途径
(一)加强沟通交流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过程当中,为了能够完善师生关系,进行有效及时的沟通交流是重要的方法之一。首先通过深入交流,老师们可以了解到学生们内心的真正诉求,进而能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样一来就能够根据本班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工作。其次,沟通交流可以帮助老师们了解到学生们的人格品性,掌握其兴趣爱好,进而不会因为成绩的好坏去判定学生,也能够实行更加科学的教学管理工作[2]。
其次,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班主任常常以居高临下的身份状态出现,这种形象使学生们难以对班主任产生        亲近感,进而也很难形成和谐发展关系,沟通交流就是改善这一教学现状的方法之一,在相互交流过程当中,学生们可以意识到班主任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进而能够产生正确合理的师生观念,久而久之也会愿意与老师进行游戏交流。另外,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老师应保证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关怀,这样才能使班级整体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也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们才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老师的教学活动当中,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推行。
当然,老师也可以将科学技术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利用先进的网络了解相关教师工作的技巧与正确理念,同时班主任也能够利用互联网及时的与其他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们的发展情况,也能在与其他老师沟通讨论中学习到新颖的教学管理方式,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实现。
(二)完善教育管理工作
        班主任作为一班之长,要积极解决学生们在生活学习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这也就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教育管理工作。对于小学生们来讲,他们年纪尚小,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充分尊重他们幼小的心理承受状态,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怀揣着温柔耐心的态度。当然,在小学生们犯错时,老师也应该采取严格的管教措施,纠正学生们的错误行为心理,并设立相关规章制度,对学生们的行为习惯进行规范约束。这样软硬得当的管理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工作观念,也能够促进学生们与班主任之间的健康发展关系,进而使学生们更好地配合老师们的教学管理工作[3]。
(三)班主任要注重自己的教学形象
        为了能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在学生面前树立好自己的教学形象,再加上小学生们普遍的模仿能力较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小学生们都会造成孤独或少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该做好表率,从自身行为规范做起。在小学管理工作过程当中,班主任应多理解学生、包容学生、尊重学生,这样做也能增加学生们对班主任的好感程度,从而愿意主动地配合班主任进展教学工作。除此之外,小学班主任也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知识素养,提升自身道德水平,而通过自身高素质水平以及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学生们进行熏陶感染,在此过程中,也有利于师生良好发展关系的培养。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不但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有了悠久的发展历史,其中,小学学习阶段作为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其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在当前小学课程进展过程当中,为了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相关教学工作的推进,构建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是重要教学任务之一,这对于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以及加强班级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推进意义,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一班之长,要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深入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当中,了解他们内心真正的诉求,并结合学生总体情况设立相关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融入到班集体中,也要关心关怀班级的每一位学生,使其能够感受到尊重与包容,进而推动师生和谐发展关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陆朝侠. 试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 000(003):204.
[2] 王雪峰. 浅析如何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0(1):75-75.
[3] 李军. 谈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 科技资讯, 2020, v.18;602(29):149-150+153.
作者简介:秦浩、1984年2月19日、女、汉族、吉林省洮南市、本科学历(学位)、一级教师、班主任、小学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