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导入方法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5期   作者:陆化
[导读] 导入是课堂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前提。
        陆化

        云南省宣威八中,655400

        摘要:导入是课堂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前提。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创新,生物地位逐渐显现,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前提是在导入基础上进行探究,在一堂课的进行中合理的导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专注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得教师课程高效完成。基于此,结合实际本文从高中生物设问导入法、故事导入法以及实践导入法进行方法探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导入;方法探究
        生物课程主要研究生物起源,人体构造等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简单。因此,良好的课堂导入是教师必不可缺的一项教学能力,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方法。教师通过课堂导入,带领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态度中。在优秀的课堂导入下,提高课程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生物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一、高中生物设问导入法
        设问和提问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一项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固定化,对问题的看法比较单一。解决问题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前提,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前教师通过设问与提问让学生进入课堂思考状态,通过简单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此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会对问题独立思考和探索。【1】
        例如:在教学“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时,首先在课程开始前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手指被针扎了一下,迅速把手收回来,然后感到疼痛,紧接着意识中感觉到被扎到,这一过程是如何产生的?其次通过讨论让学生进行问题思考,最后教师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即反射与反射弧。通过问题思考引入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提高课堂活跃度,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在学习结束后再次向学生设问,如手偶然碰到针尖时产生的反应是什么?A.痛和缩手同时出现;B.先感受到痛,再缩手;C.先缩手接着感受到痛;D.无法确实先后顺序。通过课堂的学习,让学生进行测试,得到正确答案为C。教师通过设问导入让学生课程前后相关联,更好地提高学生知识理解力和问题探究力。
        二、高中生物故事导入法
        高中生物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的特点是知识连贯性强,不仅需要逻辑思维理解,还需要记忆能力,它是一门将理科和文科相结合的特殊科目,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定难度。同时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在兴趣的驱动下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故事的引入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学习探究思考。因此教师应该懂得在新知识课堂教学中,通过创新教育,进行故事导入,来引出本节课的重点,一方面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深化,更容易记忆。

【2】
        例如:教师在教学“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做,上课开始给学生讲个故事,19世纪中期,一位叫孟德尔的年轻人来到奥地利的一所修道院,他利用修道院的一小块园地,种植了豌豆,玉米等多种植物,对其进行杂交实验,专注研究了8年。在这些实验中豌豆的杂交实验特别成功,同时孟德尔通过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通过故事讲解来导入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在学习结束后利用课堂巩固知识,如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猫的长毛和卷毛;B.兔的长毛与狗的短毛;C.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D.豌豆的绿粒和皱粒。通过课堂相对性状的学习,即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D。教师通过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讲解和问题探究,巩固知识,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三、高中生物实践导入法
        高中生物这门学科不同于其他理科课程,它比较接近于实际状态,源于生活,是学生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实践导入法进行教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触摸到、观看到知识,不再局限于课本上冰冷的文字。通过动手操作和生活观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课堂的理解,高效完成课堂学习,提高生物成绩。
        例如:在教学高中生物选修《生物技术实践》这本书关于第一节果酒的和果醋的制作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在上节课程结束时向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思考家中的果酒果醋是怎么酿造的,通过实践观察,为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初步进入学习状态。其次在课程开始时进行具体操作讲解,即通过实验设计①挑选葡萄②冲洗③榨汁④酒精发酵成果酒⑤醋酸发酵成果醋。最后让学生在课下根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简单制作,巩固课堂知识内容,在做出成果后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认识知识。再比如,对于第二节腐乳的制作,也可以通过实践,让学生观察臭头腐和豆腐的区别,进行初步探究,最后在教师课堂授课过程中进行理解和认识。在此过程中,可操作性较强,学生动手操作较容易,因此,通过实践导入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程中来,加深知识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一个好的开始就是任务成功的一半,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也是如此。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学生初次接触会感到陌生、不理解,因此课堂导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保障。通过课堂导入的建立和实行,让学生明白了课程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同时教师良好课程导入的建立,为教学质量提供了帮助,提高了课堂效率。并且课堂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在开展课堂导入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高效地开展,做到不盲目。
        参考文献:
        [1]张若愚.浅谈高中生物课堂的导入方法[J].考试周刊,2017
        [2]赵美艳,秦萌.浅谈高中生物课堂导入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