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引领,激活课堂——刍议初中生物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5期   作者:廖玉华
[导读] 生物是一门理论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比较贴近人类生活
         廖玉华
         湖北省枣阳市琚湾镇第二中学441210
         摘要:生物是一门理论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比较贴近人类生活,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等多个方面,有着紧密联系的自然基础性学科。为了促进初中生对生物产生兴趣,促进其学习动力,教师应转变传统思想观念,从实际出发加强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本文就怎样提高学生在初中生物学习上兴趣培养,提出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此供广大教育者进行参考。
         关键词:学科特点;初中生物;学习兴趣;策略
引言
         在以往的教学内容上,教师只是一味的进行灌输式教学,使原本的生动有趣的生物课变得单调,枯燥,乏味,从根本上使自己的教学质量变得更差,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周而复始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的成绩不够理想,从而产生消极影响。针对此问题,初中教师应学会改变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出应有的能力。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意义
1.1兴趣点引导作用
         积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引导和推动各种学科的全面进步。同样对于生物教学过程中,它既有理论上的知识点,同时又具有实验方面的知识点,单方面的进行理论知识不能够使学生深入的理解知识,单方面的开展生活教学又不能让学生形成完善的系统理论。所以必须将两者进行充分巧妙的结合,才能够达到明显的学习效果。进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的发挥生物教学课程。
1.2兴趣的发展作用
         通过构建出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之后,才能够看到学生们明显的进步。教师在对生物学科进行科学和合理性的构建后,学生才会对大部分生命现象产生兴趣。比如,大自然中的花鸟鱼虫等等生物,就会对探究方式有了深度发掘的学习欲望,进而有益于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上有所提高。
1.3兴趣的教育作用
         为了发挥教学最终目的,最重要的方式还是要靠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假如学生能够坚持不懈的对生物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就一定能够学好这门科目。通过把知识点学透并学会学以致用,将各门学科进行相互联系,就可以重复的效仿到各个学科中,比如,通过带着兴趣学习生物就可以延伸到物理和化学等课程中来。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在生物学科中的兴趣,对教师的未来的教育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2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2.1教师应采取正确的引导方针
         首先,受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很多教师往往会忽视教学实践中的情感投入,总是采用生硬,缺乏热情的态度进行教学,这样只会使学生机械性的记住知识内容,从而使学生难以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为了转变这一陈旧教学模式,教师应学会将情感融入到教学环节中,教师应与学生在课堂上,采用情感方式,建立起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学习环境中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在准备课程时,学会将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知识巧妙结合在一起,在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兴趣。比如,在进行八年级生物《细菌》备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软件,为学生展示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疫病,如水痘,过敏性疾病,百日咳,胃炎等相关图片的信息,从而能够吸引到学生们对细菌相关知识的兴趣,借此机会,教师再对其内容设置问题,比如,细菌有怎样的结构特点?以及它的营养方式从何而来等等,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学习,会让学生能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内容的整合和探索。最后,教师再结合自身综合素质的能力,加强对言谈举止的把控,提升自身修养,用高尚的道德,让学生能够产生信任,进行解答各种问题,从而吸引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2.2联系和取材于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当然生物这门学科也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习生物不能光靠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而是要着重的引导学生,用生物学科的眼光看待生活,因此教师要学会用学生在生活中所熟悉的现象和事物入手,进而引导学生进行生物上的学习。比如在进行八年级《植物的生殖》课程时,教师就可以把课堂设置在操场有植物的地方,来进行课外实践,或者可以借助各种盆栽,让学生们能够用肉眼感受到生活中的植物,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实际经验入手,由简单到复杂,有浅层到深入,再过渡到现实生活,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最佳的探究过程中获得巨大的收获。
2.3巧妙的采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科学进步的日益完善,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和生相结合等优势,能够很容易的使学生产生高度集中的学习态度,所以教师更要学会紧跟时代步伐,打破传统观点,运用视频,音频以及图像等形式呈现在学生视野中,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求知欲。
         例如,通过学习八年级《?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程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多准备一些有关于两栖动物的视频,比如,播放青蛙,蝾螈等视频,学生能够从中了解到青蛙的生殖特点和环境条件,不但有利于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上的有效切换,同时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但能够从中开拓眼界,同时也提高了对此课程内容的知识储备,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模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兴趣是探索知识的内在驱动力,其在教学环境中起着重要的地位。通过教师的科学,合理,正确化的引导,将生物学科与现实生活有效的联系在一起,再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运用,从而使学生们能够更快的实现综合素质上的提升。同时也为未来初中生物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参考文献:
[1]张喜乐.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 读与写,2021,18(7):234.
[2]童芳芳. 初中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分析[J]. 魅力中国,2021(1):165-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