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娜霞
深圳市松岗中英文实验学校
“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面对日益高涨的呼声,身为小学语文老师的我深知自己的使命,任重道远。在听、说、读、写中,读和写最为重要,只有读写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我是一名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在日常工作中,我除了指导学生读好课本和课外书外,就琢磨怎么样让学生写好小练笔,因为只有写才会写。
城里孩子的父母大多忙于工作,他们只好过着“从家到学校,又从学校到家”两点一线的生活,回到家里又关起门,邻里之间互不相识。生活平淡无味,每到练笔时往往咬着笔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来,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因此,我决定从孩子们最熟悉的课本中为他们找到下笔的“米”。找“米”的方法有:课文续写、改写、补写,或尽量找到课文与生活的支点,写与课文相关的小练笔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快乐并收获着。
一、续写: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原文作延伸。学习完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后,我组织学生进行续写:有一天,青蛙终于跳出了井口……先让学生进行口头交流,然后再写下来。在批改学生小练笔时,发现他们都写得不错,想象力非常丰富。下面是其中两篇有代表性的作品:
其一:有一天,青蛙终于跳出了井口 。它看见蓝蓝的天空无边无际,井的旁边是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听见同伴们在田里高声歌唱。这时小鸟正从青蛙头上飞过,青蛙兴奋地连忙叫住小鸟,并对小鸟说:“谢谢你!小鸟!原来天真的是无边无际呀!”小鸟说:“不用谢,看到你这么高兴我也很快乐!”后来,青蛙就跳到田里找它的同伴去了,从此,它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其二:有一天,青蛙终于跳出了井口,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天空,高兴极了。它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决定要好好旅游一翻。它兴奋地跳呀跳呀,有一天跳到了菜市场。菜市场里又脏又臭,当青蛙看到自己的同伴正被人们关在铁笼里贴上标签公然售卖时,吓得腿都软了。它害怕地想:“外面的世界虽美,但也很残忍。我还是呆在井里比较安全。”于是,青蛙又跳回了井里再也没有出来。
人的想象力真是奇特,只要老师引导得当,每个孩子都可以脑洞大开。偿到甜头的我,又让孩子们续写了课文《玲玲的画》:玲玲的画得了几等奖?评委是怎么样评价这幅画的?《寒号鸟》:如果寒号鸟死而复活,它和喜鹊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我要的是葫芦》:第二年春天,他又种了一棵葫芦……《狐假虎威》:老虎发现上了当……《狐狸分奶酪》:有一天,熊哥哥和熊弟弟又在路上捡到一块奶酪……每一次的续写都让我惊喜不断,孩子们编的故事不但有趣而且人物命运也各不相同。
二、改写。把一种文体转变为另一种文体。二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是《一封信》,它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了有个叫露西的小女孩给远在国外工作的爸爸写信的故事。第一次写信时露西因独自一个人在家心里很难过,写出来的信很忧伤会让爸爸担心,撕了没有寄出去;第二次在妈妈的引导下,露西用欢快的笔调表达了对爸爸的思念之情外还写了几件高兴的事,最后在信的空白处还画了一大束鲜花。这其中的知识点比较多,比如了解信的格式,体会露西的孝顺等。与其硬生生的把这些知识灌输给学生,不如操练一遍。
于是我把这封信还原,让学生按照格式抄到自己的本子上。内容如下:
亲爱的爸爸:
我们过得挺好的。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我们自己就能把台灯修好。还有下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去看电影。
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祝工作顺利!
爱你的女儿:露西
2017.10.8
信的空白处可以跟露西一样画一大束鲜花,也可以画点别的。当我批改时,除了看到学生抄的格式正确外,还有信中的画让我动容:有一家人吃团圆饭的,有露西牵着希比希和爸爸妈妈一起遛弯的,有一家人在外面放风筝的……多么温馨的画呀!露西的孝顺以及美好愿望都被孩子们的画生动展现出来了。有了这次抄信的经验,在新年到来时,我让孩子们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父母,信中有字有画,家长们看了都很感动,直夸自己的孩子懂事了。
三、课文仿写:依照课文的内容再写一篇类似的作文。在阅读教学中如果遇到结构分明、生动有趣的课文,让学生仿着写,能给老师带来惊喜,也能让学生很有成就感。以课文《我是一只小虫子》为例。课文结构分明,分别讲了作为一只小虫子的三件烦心事:被刺、被淹、被小鸟吃掉;三种乐趣:在草叶上伸懒腰、用露珠洗脸和跳到狗的身上去旅行;三个有趣的朋友:屎壳郎、螳螂有及天牛。语言生动有趣,幽默,是仿写很好的参照。于是我就让学生以:我是一只________(填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仿写。学生不但能仿着课文的结构,还能在仿写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四、找到课文与生活的支点,写与课文相关的小练笔。
根据课文内容找到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物进行练笔,让学生有“米”下笔。比如学习了《开满鲜花的小路》,就以《美好的礼物》为题进行练笔:你在什么时候也收到过美好的礼物?这礼物是什么样的?学习了《千人糕》就写了《豆沙包》:豆沙包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制作的过程怎么样?学习了《 中国美食》就写了《妈妈的拿手菜》:妈妈的拿手菜是一道什么菜?怎么样做的?味道怎么样?学习了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就写了《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怎么样去实现理想?……从学生交上来的作品来看,内容充实,条理清楚。生活中处处都是练笔的素材,只要我们引导得当,孩子们也能妙笔生花。
从课本中给学生的小练笔找素材 ,一者:有所凭借,学生写起来容易,能树立信心;二者:能积少成多,为将来三年级写“大作”打下基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有“小”才有“大”,不能因“小”而不为。在我一次次从课文中为学生找素材练笔后,学生再也不怕写了,而且越写越欢,他们脑子里的“米”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