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阅读指导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5期   作者: 魏平
[导读] 对于初中生来说,文言文的学习相对较难,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魏平    
         湖南省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   湖南衡阳   421000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文言文的学习相对较难,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提高。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文言文阅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指出有必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习趣味,优化字词句教学、提高阅读能力,注重知识的积累、提升应用迁徙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占比虽然不多,但是教学难度相对较高,学生理解起来也并不容易。往往文言文教学都是逐字逐句展开,学生必须理解对每一个字词的意思,才能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明确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初中文言文阅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和趣味性
         由于新课改刚刚实施,教师的讲解以及一些创新学习方式无法有效和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学生的学习是完全被动的,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进行主动思考、主动感受,造成主观上缺乏学习动力,加上文言文本身比较晦涩难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佳。
(二)缺乏文言文字词句的有效教学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往往对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理解十分欠缺,初中的文言文不同于小学时期,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相应增加难度,包括通假字、虚词、古今异义等等方面在横向与纵向都有加深,如果学生对字词的基本理解不到位,就会对整篇文章的重点理解产生偏差,致使学生既不能轻易理解也不能顺畅阅读,进而导致学生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整体主旨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三)缺乏对文言文学习的有效指导
         依据新课改要求可知,学生需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但是教师也不可将语文文言文课程转变为学法指导课。一般语文名师授课时,其并非对学生全程指导,而是针对问题“点到即止”,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教师的学法指导也应具备针对性,不可一概而论,“填鸭式”教学不再符合现代教学方式。
二、初中文言文阅读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习趣味
1.设计简洁有趣的导学环节设计
         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导入环节的作用,在教学形式“新”与“活”方面做好创新工作。比如,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包括温故而知新型、以成语入题型、以名人名言、著名词句入题型等等,教师采用新颖、独特、具有吸引力的导语,起到开门见山、设置悬念、引入入胜的效果。又如,以故事传说导入新课,可以满足初中生的好奇心。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桃花源记》时,在课堂上可先用“世外桃源”一词导入,让学生畅想世外桃源应是怎样的地方,然后引导学生学习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2.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趣
     第一,用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范读表演、学生单独朗读表演、全班齐读或组际齐读表演,比如在教学诗经《关雎》、《蒹葭》时,让学生朗读可以感受诗经的诗歌性,还可以用吟唱的方式表现出来。第二,用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翻译文章、在理解文意和拓展应用等时候,教师可以设计小组PK。
3.挖掘文言文中的审美情趣
         第一,基于文言文中的内容,挖掘课文中的生活情趣,从而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探索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大自然的情感,带领学生领悟古代山水、草木虫鱼的自然之美;让学生体味文言文中鲜明的语言特色和文体特点。比如《小石潭记》就有很强的自然审美情趣,作者柳宗元将小石潭的景色娓娓道来,读来趣味横生,可以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第二,挖掘课文中的理性情趣,培养学生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思维。比如《桃花源记》结尾有一定的哲理性,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为何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第三,教师要灵活运用多媒体,结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充分把握学情,合理创设新、实、趣、活的教学情境,由此加深对作者情感的体验,提高学生对文言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实现文言阅读学习的升华。
(二)优化字词句教学,提高阅读能力
         要读懂一篇文言文内容,首先就要解决字词的问题。在实际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扫清字词的读音以及通假字的含义,尤其是通假字的读音及含义,这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重要一步。比如《桃花源记》中出现的“要”通“邀”,“志”通“记”,“缘”通“沿”,“具”通“俱”。学生应根据教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探究学习,将文本内容中常见的诗词以及虚词的含义进行理解性记忆,学会运用所学词义解释词汇在新语篇中的意义,逐步提高词汇知识的迁徙应用能力,真正做到在语句中理解词义,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和记忆,做到词不离句。
         另外,教师还需总结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常用的文言文翻译小技巧有“留、删、补、换、变”等几种方式。在指导学生尝试进行翻译内容时应当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基本原则。比如《核舟记》的教学中,教师就可组织学生逐字句通过查阅工具书以及注释的形式,解决难理解的词汇内容,然后在白话翻译的基础上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将翻译内容进行重新整理排序,然后教师检查学生的翻译成果,对其中有差异的地方进行更正,以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三)注重知识的积累,提升应用迁徙能力
         在新课程教学的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内容的设计和现代文学的结合编排也变得更加的合理和科学,这些学习内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的需要背诵记忆,有的则需要熟读学习。针对需要背诵的学习内容,学生要按照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背诵学习工作,不断地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和技巧。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课后小结的环节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中知识点的分类整理归纳工作,对于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等内容进行整理积累,联系以往学习知识学会前后知识内容融会贯通,在日常积累和应用中逐步拓宽学习视野,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教师要善于从传统教学方法中总结经验,并结合初中学生实际学情和学习需要,从学生学习兴奋点出发,多元化设计教学策略,将文言文阅读教学融合到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去,在循序渐进的练习和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昆鹏.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华夏教师,2020(20):46-47.
[2]邹飞.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4):257.

作者简介:魏平(1982-),男(汉族),湖南衡阳,湖南省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中学教师,主要从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