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红城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注重预习的布置,预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小学生尽快的了解课文知识,也能够让小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合适的预习作业,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且高质,而且预习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必须受到足够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预习现状的分析,提出小学语文阅读预习的有效策略,供一线教师参考改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预习策略
一、引言
预习是所有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课堂手段,对于小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素质教育培养的关键,在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各种预习手段,让学生在课前就完成对文章的预习工作,而且教师必须对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多种优化处理,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进展,通过学生的及时反馈,把握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为阅读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预习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忽略预习重要性
现阶段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预习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阅读教学只是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识字断句。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传统观念中,小学语文都是为了分数而努力,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全面发展能力。这使得很多学生虽然能够获得不错的分数,但是语文能力并没有得到培养,而且在很多场合并不能很好的运用语言知识,这是教师理念的缺失,也是急需改进的地方。
(二)预习策略单一
一些语文教师虽然会展开阅读教学的预习活动,但是他们的预习往往只局限在阅读文章并且找出生字词为止,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索,这使得很多学生把预习当作一种可以忽略的工作,因为很多教师在开展预习活动的时候,并没有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也没有采取有效的策略。
三、预习策略探讨
(一)明确预习目标
教师在布置阅读预习的任务时,一定要明确预习的目标,并且要让学生明白预习的重要性。在布置任务时,首先要对课本内容有明确的认知,要让学生明白这篇课文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同时教师要明确预习目标,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好的预习参考,在进行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这种预先设置问题的预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有明确的目标,而且也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设计,同时也能有效提高预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乡下人家》时,教师可以布置贴近生活的预习任务。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通篇阅读文章,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在乡村的生活,虽然很多学生都是城市户口,但是或多或少都有乡村生活的经历,这些经历对于小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
而且也是学生童年难忘的记忆,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记忆写在笔记本上,到第2天进行小组分享或者全班讨论。通过这些形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注重预习任务,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展开思考,将课本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同时也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展开提问教学。
(二)优化预习内容
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一定要注重优化预习内容,整合预习任务教师,在建立预习方案时要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筛选,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不能让小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就感到困难,针对不同文本采取不同的预习策略,是最基本的教学常识。教师要传递给学生清晰的认知,促使学生自觉的建立预习意识。当学生能够做到自主预习主动预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学生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例如在教学《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时,教师应该注意到这篇文章是有关科学技术的科普文章,现阶段的小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十分广阔,他们很有可能在学习本文之前就对纳米技术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可以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通过搜寻资料,了解何为纳米技术,并且举出纳米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实例。这些预习作业并不困难,只要学生能够静下心来阅读文本就可以找到答案,结合生活实际的问题比较考验学生的观察能力。这种探究式的预习作业比较适合科普性质的课文,如果描写美景的散文,教师也布置探究性的预习作业,就有一些不太合适。
(三)改善预习程序
教师也要优化预习程序,不能让预习任务的十分繁琐,预习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过程,具有一定的程序性。教师在进行布置的时候要考虑多种因素,不仅要考虑课文的内容,也要考虑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难度。教师要对预习的程序进行改进以及优化处理,注重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认知能力,让学生能够顺利进入预习环节,并且把预习最大化。
例如在教学《琥珀》时,教师可以布置观看视频讲解或者搜寻相关资料的预习作业。琥珀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未知的事物,而学生往往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有极强的探究心理,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主动探究,通过图像或者影像资源,让学生对琥珀有基本的认知。这样教师在课堂上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听课的同时与教师产生共鸣。预习就是要激发学生对于文本的兴趣,教师不仅要规划预习路线,也要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相关文章的兴趣。
四、结语
预习对于阅读教学来说不可或缺,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文章采取不同的预习策略。同时也要让预习任务变得更加规范化,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同时,要保证预习有明确的目标,不能盲目。好的预习策略可以让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也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华, 谢祥琼.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1(001):117-124.
[2] 王金禾.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9(05):147-149.
[3] 王红娟.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探究[J]. 学周刊, 2019(05):14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