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琪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机关幼儿园
摘要:近年来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家庭或社会,都十分重视对幼儿语言环境的创设。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创设、社会交往环境的创设,家长和幼儿教师观念的积极转变以及有效的语言实践,都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关键词:幼儿语言发展,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创设
一、相关概念:
1、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指的是某一个区域或一个群体语言生活的状况,是一种文字在社会中以语言的方式传递的基本面貌,也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当代学者认为,广义的幼儿语言环境是指幼儿语言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综合。它包括幼儿园内部的小环境,也包括幼儿园以外的大环境,主要有幼儿家庭、幼儿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文化环境等。狭义的幼儿语言环境,指在幼儿园中影响语言发展的精神和物质的总和。本次研究课题主要论述的是广义的幼儿语言环境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2、幼儿语言发展
幼儿语言发展主要是指幼儿的词汇量、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提升的过程,这种提升不是无序的杂乱的,是具有一定的计划和目的,同样地,幼儿阶段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二、幼儿语言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1. 幼儿园语言环境存在的问题
首先, 语言环境单一
通过调查以及和幼儿园园长老师的访谈得知,幼儿园中存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语言环境单一。比如:有些幼儿园教师除了上课跟幼儿进行语言交流外,课下很少深入幼儿内心了解幼儿的语言需要。笔者在对幼儿园观察中着重观察了幼儿的作品展览墙,几个月前的几张作品仍在上面张贴着,教师没有做到对语言环境内容的不断更新。幼儿教师应该按照主题活动的不同,校园墙面上的语言内容也多种多样,增强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多样性。
其次, 课堂语言环境缺乏灵活生动
通过对某些幼儿园的观察,幼儿园课堂语言环境缺乏灵活生动性。例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呈现一堂语言课《秋天来了》,教师在讲完故事后,并没有再真正带领幼儿感受秋天的特点,这样的课堂既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也无法让幼儿体会语言文字和大自然的美,使得语言环境缺乏生动性。针对此语言课,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大自然中感受真正的“秋天”,结合故事的发展,促进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法能力的提高。创设语言环境不仅仅存在语言教学中,在艺术、科学、健康、社会领域中都应该重视语言环境的创设。
再次, 幼儿教师的流动性大
幼儿教师在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过程中承担着主要责任。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有些幼儿园对一个班的老师经常随便更换,使得教师的流动性很大,以至于有些教师的专业素养匮乏,未经长时间专业的培训就顶岗教学,所以语言环境的创设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对幼儿的语言环境创设会产生阻碍作用。既满足不了幼儿的真实需要,更无法和幼儿家长形成一个统一战线,以至于影响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和幼儿退学率的上升。
2、家庭语言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由访谈得知很多幼儿家长并不注意在家里对幼儿语言环境的创设和帮助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概念,这就会导致语言环境嘈杂,尤其是普通话和方言掺杂,幼儿无法获得正确的语言概念。我国研究者指出家长在家庭中都应该重视幼儿的语言发展,比如说:跟幼儿一起观看有关中国语言文化的节目,多跟幼儿讲普通话,给幼儿听故事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等等。
3、社区语言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研究指出,如今社区环境的创设并不重视语言交流活动,需要幼儿家长以及社区人员的共同配合,充分利用社区中的语言教育资源,一起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幼儿语言发展的社区环境。
幼儿园可以在社区环境中组织各种户外语言活动,比如:家长带领幼儿去当地的博物馆和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地进行参观,了解社区语言文化,丰富幼儿的语言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幼儿对社区语言环境的认识,更能有效的促进幼儿的语言进步,多方面的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三、创设幼儿语言环境,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1、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创设
(1) 提高幼儿园教师素质
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园的主力军。新课改中要求教师的角色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以及教育教学的研究者。除此,幼儿教师还担任着保育员的工作,由此可见,幼儿教师不仅身体素质要高,专业知识和心理素质都需要专业的培训,这样才能保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语言教育方面:首先,教师普通话要标准。其次,语言态度要和蔼可亲,大吼大叫是幼儿教师最大的弊端,在教学中要尽量克服。再次,语言反馈准确及时,避免幼儿对语言的错误认知,影响语言发展。
(2)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学习环境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条件,兴趣是幼儿进行语言学习的内部因素。所以在语言环境中培养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任务。幼儿进行最多的活动就是游戏,在游戏中学习语言既符合幼儿的本性,也是引发幼儿产生内部语言的主导条件,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语言。《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提到,游戏是幼儿进行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不管是在课堂还是户外活动中,都应创设能够激发幼儿兴趣的语言环境,使得幼儿的口语、思维想象能力、感知觉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以全面发展。这要求教师要以幼儿为中心,根据幼儿的需要,不断改进交流方式和方法,不断优化幼儿语言环境,建立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机制。
(3)丰富幼儿园生活语言环境
校园生活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所有活动的总称。主要有校园游戏活动、校园交往活动和各种生活活动。现在的幼儿园基本上都是一日制,幼儿一天的日常生活都是在幼儿园中进行的,许多的交往离不开语言交流。丰富的幼儿园生活语言环境还可以帮助幼儿改变内向的性格,勇敢表达出内心的想法,敢于接受和学会拒绝,思维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都离不开幼儿园中生活语言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在幼儿园生活语言环境中,幼儿园中的保育人员、园长、门卫阿姨叔叔都是生活语言环境创设中的一员。比如:幼儿学会了与园中的工作人员礼貌地问好,与成年人交流无很大的障碍等等。
2、家庭语言环境的创设
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而家庭教育则占基础地位。古代的“孟母三迁”造就了孟子的伟大成就,家庭语言环境主要包括家长之间的语言交流,家庭中的语言环境氛围,家庭成员的语言文化素养。一个家庭良好的教育在于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点,观察学习是幼儿进行语言模仿的主要途径,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是进行家庭语言环境创设的关键。例如:家长在家可以陪幼儿一起读绘本,很多绘本都切合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的认知水平、情感意志、智力价值观和语言能力都有促进的作用。家长可以借助幼儿教师给予的建议,把绘本完整地读给幼儿,并且向幼儿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幼儿回答,不仅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而且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幼儿在头脑中组织语言、理解语言,并且能够勇敢的说出想法,这使幼儿在情感上更加丰富,家庭语言氛围宽松温和。
3、社会语言环境的创设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语言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社会语言环境狭义上来说就是幼儿除了家庭和幼儿园语言环境之外的环境。社会语言环境对幼儿的语言社会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也包含非语言的客观物质环境。幼儿在社会环境中不仅习得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幼儿在语言规则和习惯方面具有规范作用。
总之,要加强社会语言环境、家庭语言环境、幼儿园语言环境的联系,加强教师与家长的积极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周兢.全语言教育与中国幼儿语言教育的本土化[J].幼儿教育,2002.
[3] 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