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色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传承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6期   作者:邓欣
[导读]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在这个背景下,凸显红色文化教育的意义
        邓欣
        河北省军区第二幼儿园     050000
        摘要: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在这个背景下,凸显红色文化教育的意义。红色文化教育,在我国的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占有很大比重。了解党和国家的艰苦历程,了解民族所遭受的苦难,对于幼儿从小树立爱国情怀,立志长大后报效祖国是有极大促进作用的。本文从红色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传承意义、措施、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字:红色文化   建党   幼儿园教育   传承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育人的全过程中。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这个大环境下,适时的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从小萌发幼儿的爱国心,爱党情,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然而,幼儿的思维水平发展还很低,对社会的发展潮流无法做出判断,尤其对历史人物及一些抽象的历史事件在理解上有困难。对我们中小班的幼儿来说,更是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时刻要把培养幼儿爱国心,爱党情等红色文化基因,贯彻到整个教育的环节之中。针对幼儿的年龄和特点,多构思,巧设计,使孩子们在日常活动及游戏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澎湃力量,传承这种民族的精神。
红色文化的幼儿园教育传承,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明确红色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传承的意义
        忘记历史,即意味着背叛。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更是涌现出灿若星辰的英雄人物。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我们做为新中国的幼儿教师,就要把这种红色文化的精神传承下去。所谓红色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政治思想文化形态,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继承与发展,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以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集体主义与艰苦奋斗作风等为主要内容,她包含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日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主体精神的总称。在幼儿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传承,不但能萌发幼儿爱国爱党的情怀,也能培养幼儿吃苦耐劳,热爱劳动,不怕困难,热爱祖国的优秀思想品德,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开展红色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的传承,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个幼儿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它承载着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民族精神与革命精神,并和党中央的文化先进性的指示是一致的,必须引起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二、红色文化教育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融入与创新
        红色文化教育的传承,离不得培育的沃土。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渗透到幼儿教育的点滴,通过采取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红色文化的基因渗透到孩子们的心田,从此,使幼儿从小树立爱党爱国的思想。因此,在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和家长必须相互配合,将红色文化教育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相应的融入与创新,用幼儿能理解的、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创造红色教育文化的氛围及环境
        美国教育家班杜来认为:人的行为变化,不是由个人的内在因素单独决定的,而是它与环境相互作用结果来决定的。幼儿由于年龄小,对事物的抽象概念并不强烈。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幼儿园所班级红色文化环境来引入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比如:设立升旗台,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教导幼儿行注目礼,并设立幼儿担当护旗手,进行国旗下讲话。

升旗仪式中让幼儿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受到了教育,并懂得了尊重国旗爱护国旗,以激发幼儿的爱国之心。在班级内,可围绕“爱祖国”“美丽色城市”“红星闪耀”“童心向党”等主题活动,和幼儿一起布置班内的文化氛围,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了爱国爱家爱党的道理,激发幼儿民族自豪感,使红色文化的教育在幼儿园中能够传承。
          (二)围绕红色文化主题,进行幼儿园红色教育活动融入和创新
    红色文化教育,是我们新中国独有的文化教育体系。从父辈,到我们,我们新中国一代又一代人,唱着红色歌曲,看着红色电影渐渐长大,这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民族精神。如何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就需要有一定的承载工具。
    首先,幼儿集体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红色教育活动形式。可以通过集体活动认识国旗,国徽,党旗、党徽,在学习的过程中,向幼儿介绍国旗的基本知识,告诉幼儿,国旗是烈士的鲜血染成,长大后,要尊重国旗,国旗代表着国家的尊严,不能有任何的损害。给幼儿讲少年英雄的故事,还可以组织幼儿下军营参观,表演经典经红色故事情景剧等一系列活动以不同形式使幼儿均能参与到其中。
        第二,幼儿区域活动,则是红色教育活动一个很好的载体。教师应注意幼儿在区域活动时,围绕红色文化的主题,进行活动的融入,并积极创新区域活动。比如:在图书区增加一些经典的“红色经典爱国主义绘本”投放在图书区;在美工区可以设置“红色文化美”主题内容,比如制作红五星、红军帽,绘画“兵器”“用具”等;还可以请家长和幼儿一起用手机拍下我们身边公园,教育基地的“红色”景观图片分享给其他幼儿。
        第三,红色主题阶段展示汇报活动,还可以增进红色教育的“家园互动”效果,将“红色教育”内涵传递到每位幼儿的家庭中。比如:园内可组织一些阶段的汇报,例如“红歌 一起唱”合唱比赛,使幼儿在歌唱伟大的党及祖国母亲的歌曲时,将歌曲表达的精神记到心中,萌发爱党爱国的朴素情怀,并营造出浓厚红色文化氛围。同时,教师要结合三月“学习雷锋好榜样”月,七月“童心向党”,八月“学做解放军”十月“我的祖国”等内容结合起来,并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和感恩教育结合起来,突出思想道德内涵,引导幼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利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推陈出新,将红色文化教育引向纵深 。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教育家雅克·卢梭指出:“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即情感的教育要优于知识的获取。”幼儿在园的阶段,不止是一个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幼儿能通过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创造性和个性。比如:幼儿园可以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介,给幼儿播放红军战斗的影视资料,观看“八路军爷爷讲故事”等红色短片,通过幼儿的感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通过表演红色经典剧,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教师要时刻想着,利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将红色文化教育引向纵深 ,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时代的要求。
总之,红色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下的传承,是必不可少的。它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民族,是不会让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消失。传承红色文化,不仅能使幼儿教师的精神得到升华与净化,也同时萌发幼儿的爱国爱党情怀,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并为他们之后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是必须要加强和重视的。红色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下的传承,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虞永平.幼儿教育观新论[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6.
[3]张娟.论红色教育在幼儿生活、教学活动中的意义与实践 [J];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35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