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军平
太原进山中学校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全面普及和新课程改革在高中教育阶段中的深入推荐,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高中教育阶段中物理学科而言,其最大的改变就是教材内容的变化,其次便是教学结构、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变化。基于上述教育教学背景,笔者将在查阅大量相关理论文献,以及深入探究新版和旧版高中物理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性对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新教材进行解读,以希求能够为广大高中物理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合理地课堂教学内容探究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物理;新教材;解读视野
近些年来,我国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进入了一个全面改革的阶段,即新课程改革。面对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和为培养全面发展有科学素养和健全人格的新型人才服务”的新要求,我们作为高中教育阶段的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要在迎接全面挑战的基础上,通过对高中物理新教材的深入解读,在深入探究适宜于当下高中生成长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的基础上,推动我国高中物理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一、新教材的内容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新教材不仅更加符合时代特征、教育选择,而且在对教学课程目标的设定上体现出了对全体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视,除此之外,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更加重视通过三维立体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三维立体的教学方法具体是指:知识与技能相结合、过程与方法相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知识与技能方面来看,是让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掌握利于他们终身发展的物理知识与技能,进而在牢固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自身物理技能能力的训练,逐渐养成关注物理学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习惯;再从过程与方法来看,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物理探究的方法,进而在锻炼自身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能够使用物理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后是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看,新教材致力于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最终成长为能够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人才。
二、新教材的结构更加适应了当下我国学生的成长进程
(一)拉近了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教学之间的距离
教材内容的合理构建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讲授内容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而新教材正是符合笔者上述所提到的这一点,具体来论述新教材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一下两个方面来看:一是,“运动学”的内容提到了高中低年级阶段,而“物体的受力”等相关知识则被挪到了“运动学”之后,这种调整有利于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进度来把握“力”与“运动”的相关知识点,从而避免了因为高难度的教学内容而使学生受到降维打击的风险;二是,旧版教材中的有关“物体平衡”的知识点在新版教材中做了删减。尽管是一处较小的改动,但有效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习到无限的物理学知识。
(二)通过联系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
就物理学科而言,将教材中的理论性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能够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掌握理论性知识的效率,还能够让学生学会用物理学的眼光去看待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而通过对物理学知识的准确运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例如,新教材中的各类实践活动的研究对象不再是木块、推车和球体,相应的被换成了汽车、卫星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且能够开拓学生视野的物品。
(三)提高对物理实验和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
无论是物理学科,还是生物与化学学科,都离不开实验,可以说这些学科的理论性知识来源于实验,又终将归于实验。因此,新教材中的实验活动较旧版教材增加了许多,且根据不同实验的类型特征对其作出了详细的划分,如:演示、实验、等等。演示的过程实际就是因为受到硬件设施等方面的限制,需要老师进行实验展示到学生面前的一项活动;而实验则是需要学生亲自体验过程、得出结论的一项活动,实验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往往是大部分学校都能够满足的,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学生只需要通过体验实验过程验证相关物理学概念即可。
(四)探究科学合理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高中教育阶段中物理学科的学习,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学概念和物理学实践活动外,更关键的教学工作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逐渐把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针对这一点新版教材中存在问题的设计上就有所体现,例如,开放性较强,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在学习时间上也给予了学生相对更多的自由学习时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版教材相较于旧版教材来说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后的教育教学模式,也更加注重培养当代青年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并且符合了新时代高中学生的发展规律。基于此,我们在展开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随着教材改革的方向,对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做出相应的改变。
参考文献:
[1]张宪治.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物理教材二次开发策略探析[J].中学物理,2015,33(01):55-56.
[2]李瑾. 高中物理新教材内容的重构与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3]侯晓波.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新教材解读[J].西藏教育,2010(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