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现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6期   作者:陈良军
[导读] 很多数学都感叹数学难教,难在何处
         陈良军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恒升小学

         摘要:很多数学都感叹数学难教,难在何处?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低落,为什么兴趣欠缺?教师忽视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与教学方法的适度创新。“应试教育”习气累累,惰性重重,对数学课上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此,在信息化的时代教师还要结合新的教育资源进行更好的创新。在此,本文从“尽力发挥信息技术导入教学作用”“在小组合作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生在课后的灵活性学习”这几方面出发,对于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切实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其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小学中对于教学和信息技术的结合也已经成为各学科教师需要重点探究的问题,其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习学习效果的增强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较为枯燥、抽象,运用一定 的信息技术可以促使知识学习变得更为灵活、有效、有趣,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同时,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中教师也容易出现一些误区,只有认清不足、纠正错误,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此,教师还需要对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 的运用策略进行不断的分析。在此,本文也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尝试论述了如何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相结合。
一、尽力发挥信息技术导入教学作用
任何一个教师,如果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堂导入环节的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那么就或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无法到达预期。在当前教育教学环境中,各学科教学目标和要求显著提高,每个教师在每节时间有限的课堂上需要担负相当艰巨的教学任务,这也就导致一些教师不能充分发挥好导入这一环节的重要作用,总是将重点放在了课堂的具体过程方面。但是需要认识到的是,导入对于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影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实际以小学阶段学生为对象进行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每个教师都有必要着重针对课堂导入研究总结多元有效方法与策略,以尽力发挥导入教学作用,奠定良好课堂教学基础,优化最终教学效果。
例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充分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图片导入、视频导入等等。以此充分将信息技术和课堂导入环节相结合。具体来说,以“圆”这节课为例,教师在传统课堂上可以只能以枯燥的问题去引导学生学习。这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是十分不利的。

而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如自行车轮的图片,大风车的图片去让学生思考圆的特点。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有效集中注意力是十分有效的。可以说,数学课堂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环境,数学教师应具有应变性、机智性,善于调整数学课堂状态。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导入,有情趣、有创意,能引人入胜,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认知的兴趣。
二、在小组合作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互动性、开放性、多元化课堂教学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凸显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在信息化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也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究空间,然后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很好地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彻底地改变了之前灌输教学模式,通过创新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出了他们合作探究的精神,并对数学课堂教学实现了优化,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因此说,教师在信息技术和数学课堂教学结合的过程中还需要切实发挥好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这也需要教师去探究如何在小组合作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例如,以“圆”这节课为例,教师在实现了良好的信息技术式的导入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定的小组合作探究,让小学生去自主探究、总结圆的一些特点,以及圆的面积、周长计算方式。在此基础上学生在小组中掌握了主动权,他们可以展开充分的交流,产生思维方面的碰撞,而教师也能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学辅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也是难免的,通常情况下学生会自行解决,如果学生自己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为学生提供引导学,一旦遇到他们的薄弱处,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结合多媒体课件开展辅导,从而大大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在此氛围中,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深入交流。这样将信息技术教学和小组合作有效结合。
三、实现学生在课后的灵活性学习
课后的方面的巩固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很多时候数学教师只会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书面作业去让学生巩固知识,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对于作业的接受度。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结合一定的微课资源去让学生进行巩固,实现学生在课后的灵活性学习。
例如,在教学完“圆”这节课后,教师可以针对多个知识点设计微课,然后上传到班级群中,学生在课后可以进行观看,并且还可以在班级群中和教师进行及时的交流,和其他同学也进行互动等等。这样的方式促使学生的学习更为灵活。
总而言之,为了切实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数学教师要充分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紧密融入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新的助力。

         参考文献:
[1]戚建伟.浅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4):37-38.
[2]李湖.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10):21-22.
[3]张慧.浅谈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几点尝试[J].小学生(下旬刊),2021(03):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