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学于乐,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6期   作者:刘丹
[导读]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当中的一项重要构成
       刘丹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星光中学

       摘要:数学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当中的一项重要构成,其本身极具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征,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定的阻碍和困难。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在学习一门学科时往往需要浓厚的兴趣作为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考虑到数学学科和初中阶段学生的特性,教师需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采用更具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促使学生充分地思考、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探索,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教学。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发展,初中数学课堂被注入了勃勃生机,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逐渐被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所取代,这不仅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对此,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经验,从采取趣味导入、开展合作学习以及运用分层教学三个方面着手,探讨了通过寓学于乐促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生成的策略与途径,以资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寓学于乐;导入;合作学习;分层教学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受制于应试观念的影响,我国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无论从内容上,抑或形式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课堂参与度低下、师生、生生互动鲜少、合作学习难以深入开展等等。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在极大程度上阻滞了高效课堂的构建与生成,学生难以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为切实改变这一局面,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力地打破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寓学于乐,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采取趣味导入,构建高效课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充满趣味性的导入方式,可以使学生快速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实际的教学需要,对导入环节进行趣味化设计,以此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发散并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觉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进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在教学“负数”这节之初,我对学生说道:“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的名字叫做‘反着来’。”之后,我出示了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同学们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比如,我说“向上看”,学生要说“向下看”。

几轮游戏后,学生的注意力都被聚焦到了课堂中来。此时,我趁热打铁:“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这样具有相反意义的现象,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在学生简单回答后,我引入了新课:“你能在刚才举的例子中添加上一些数字吗?”如此导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力地推动了学生的后续学习。
二、开展合作学习,构建高效课堂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背景下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打破了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从长期被动学习的状态中解放了出来。通过互相之间的交流、讨论与探究,学生得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在合适的时机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有效培养。
在教授“圆锥的体积”一节时,考虑到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于是,在课堂上,我先是引导学生复习了旧知,然后让学生对圆锥体积的求法进行大胆设想。之后,我引导学生在装沙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公式推导,使学生在亲历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概括等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如此,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而且还使学生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运用分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充分的发展,是当前数学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坚持以人为本、运用分层教学则是解决这一课题的有效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一来可以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二来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使数学教学更具有效性和针对性。
以“圆的面积”这节为例,在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后,我首先在课前立足学生实际,根据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将其科学地划分成了不同的层次,并制定了分层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以目标为指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学习需求,对其分别采取了切实可行又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及策略。在学生的学习告一段落后,我还以分层为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过程进行了有效评价。如此,通过运用分层教学,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充分发掘并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潜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进一步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与生成。
总而言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教师要将寓学于乐理念深入贯彻到初中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对原有的教学模式、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积极地创新和优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数学高效课堂的进一步构建与生成。

       参考文献:
[1]宋建豪.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寓教于乐”[J].当代家庭教育,2019(23):70.
[2]张祥.关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13(1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