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6期   作者:栗文利 王桐琴
[导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变化强调以学生为教学核心展开教学活动
       栗文利 王桐琴
       鹤壁市明志小学
       淇县高村镇新乡屯中心小学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变化强调以学生为教学核心展开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不再是的机械化完成工作,教师需要在课堂授课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改善学生的学习感受,帮助学生树立对数学科目的良好印象,促进学生更为主动的参与数学学习。本文就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方向;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思考分析与趣味的数学应用联系起来,丰富数学的教学模式,可以加深学生学习过的知识印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提高学生兴趣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向
       小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往往是有感而发,所以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给予学生愉悦的学习感受,从而带领学生深入掌握知识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奠定学习基础。
1.1 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智慧,设计新颖的教学活动的同时,灵活应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问题,在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同时敏锐的捕捉到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机会,结合精确的教学手段和生动的教学语言,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继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育中应该以引导为教学的先决条件,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内心体验和感官感受。数学课堂应该提升学生热爱数学科目的激情,自主探索研究。教师或者教材传授给学生的不断减少,而引导学生去寻找未知的应该增加。数学教师应该在堂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在千变万化的教学活动中传递知识的火炬。
1.2加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教学应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调动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传统教学中学习过程缺少学生喜欢的活动,氛围相对枯燥,学生思维被束缚在教材上。小学生的年龄阶段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容易造成身心俱疲,很难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使学生们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小学数学教师应利用教学智慧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丰富数学教学的课堂内容,达到“边学边用,活学活用”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教材知识与生活中身边的事物相结合,让学生们思考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数学知识。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对知识运用要点的分析,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


2.提高学生兴趣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课堂通过对学生大脑的开发,左右脑形成互动,加强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公式定理与拓展和应用联系到一起,对提升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2.1重视小组互动学习
       小组互动教学重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质量,带动学生对数学知识主动钻研和思考的热情。传统单一片面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从而使得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所以教师要在课堂内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采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逐步讲解重难点内容。例如在对《简易方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便可利用小组互动点评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进行点评,通过题目的设置如未知数的求和方程“4x+3=19,那么3x+3等于多少”,教师先要求学生进行小组互动分析解答,然后对学生方程运算的过程进行点评,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学生对方程的掌握程度,协助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及小组互动学习效果进行了解,并对学生知识接受能力及思维方式等进行充分了解,对学生遇到的疑难点进行针对性的重点难点教学解析,提升小组互动的学习效果,促进高效学习课堂的构建。同时可以利用拓展教学,让学生在小组互动中自主思考,试一试采用其他解题思路进行解答,加强全班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开拓学生的思维宽度,继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2结合游戏化教学引导
       游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是非常有益的,学生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沉浸在数学课堂中,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可根据当堂课所讲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式学习,不断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进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实现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例如小学五年级数学“可能性”这一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小学生们在数学现象中通过已知的条件来得出最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准备几套画着动物的卡片,比如每套有四张卡片,四张卡片分别为草莓、苹果、香蕉、橘子,将学生们分为四人一个组,然后给他们每人一张卡片,先叫出其中一位同学说出自己的卡片,让下面的同学猜剩下三人是什么卡片的可能性,然后再叫上来一个,以此类推,让学生们不断猜测可能会发生的可能性。这种创设情境的学习模式使得每位同学会有很强的参与感,在这种参与感中成绩较差的学生们会更加愿意去思考,保证学生的教学融入感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并且更加生动的教学策略也可以帮助学生生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
结束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好学生兴趣的培养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创新,为学生创造新颖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周晓荣.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5):85-86.
[2]张荣.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南北桥,2021,(1):28.
[3]武鑫.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1):72-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