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艳
丹东市第六中学
摘要:创新能力是民族能够进步的根基,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不仅是人才的竞争,更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从古至今,如果没有创新能力,就没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现代的教育模式都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发展的。其中,探究式教学更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结合着初中物理知识,研究并分析如何具体的实施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人才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都是以应试教育为选拔人才的基准,但是这样被题海战术选拔出的学生大概率会成为做题家,在考试中能够轻而易举的拿下高分,但是在实践动手能力和想象力上却不如学习不好的学生。为了能够考上好的大学,老师更注重的也是分数,而不是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导致创新型人才很难由自己的发挥空间。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逐渐从毕业包分配演化成了自主就业的模式,这时学生就会意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学校和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而不是只是注重分数,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
一、让学生产生疑问
中科院院士杨福家说过“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在以色列,在员工和老板意见不一致时,老板不会因为下属反抗他而冷落下属,反而会鼓励这样的员工,所以以色列再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产生了12个诺贝尔奖的得主,成为了首屈一指的创新国家。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当一些基础不好的同学发问时,更应该以和蔼的方式去进行解答,让学生都喜欢上物理这门学科。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老师可以在上课前先准备好实验道具,例如,一片纸和一个铁块在同一高度下铁块先落地,是因为物体越重下落速度越快,再拿纸片纸和一个更轻的纸团在统一高度放开,这时,轻纸团的下落速度反而更快。实验完成后让学生自由讨论为什么,这样的实验小课堂比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空气阻力使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主要因素,更加的直观,更加的有效率。老师应该跳出书本,多使用一些实验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上课,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真理的勇气,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加练习,不能一蹴而就。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一而终的培养创新能力,从课前预习到课后复习都要设置一些能够锻炼创新思维的作业。因为不同的学生生长环境,思维能力都有所不同,所以老师应该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学生,按照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来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以便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比如在学习《电流》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让一组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随意的连接不同的电线,打开开关看小灯泡是否是亮的,如果不亮,再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然后每一组都去连接不同的线路,看看自己的实验是否会成功,再把几组成功和不成功的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到底哪里不同,再由老师讲述真正的原理,这时,学生就会更加清楚的理解书中的内容。对于有趣的实验学生都会积极活跃的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阔创新思维。
三、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
物理是一门非常注重精准的学科,是需要反复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从而得出准确结果的学科。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谨慎、客观的学习态度,把平常“应该”、“大概”、“差不多”等思维习惯加以纠正,在实验的过程中也要改掉学生毛毛躁躁的性格,以防在实验的过程中造成实验危险,产生人员受伤的现象。据研究发现,经常动手可以促进大脑运动中枢的发展,培养动手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记忆与思维,在物理这样相对抽象的学科中,培养动手能力也可以锻炼其抽象思维。而且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不仅在学校的时候可以进行试验,在家时学生也可以做一些简单有趣的物理实验,例如“会吸水的杯子”,把玻璃杯罩住燃烧的蜡烛,再放入水中,观察起变化,并且了解其原理。这样的家庭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可以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
四、利用习题提高能力
学习物理需要举一反三的能力,这需要学生由扎实的基础,足够理解各个原理。这样的基础就需要学生由大量的训练,这时,各种习题和作业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基本的已知条件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解开问题,或者在同一道题中,让学生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只有学生真正的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充分的思考,扩展思路,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老师应该鼓励学生问问题
创新产生于质疑中,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抛弃一言堂、老师至上的想法,当学生对老师产生质疑时,应该主动的与其沟通,进行详细的讲解。同时,老师应该教育学生即便是错误的思考,也要比不思考而直接接受一个正确的原理更加的有用,这样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愿意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建立自信心,活跃创新思维,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物理。
总结:
总而言之,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老师要利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不仅对学生的未来,更是对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来希禄.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 学周刊,2021(12):65-66.
[2]周荣隆.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考试周刊,2020(15):145-146.
课题名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审批单位是:辽宁省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批准号为XH202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