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模式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6期   作者:郭婷婷
[导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与社会的不断发展
        郭婷婷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龙泉镇中心学校  1647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也被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注意。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注入强大的动力,还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为学生日后面临更为复杂的学习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当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新课程改革的成果为指引,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模式创新;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探索精神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对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开启学生数学智慧的关键时期。教学模式的创新有赖于先进教学模式的引入与现代化教学观念的确立,教师在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之下,对学生学习主动性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进行有效的培养,导致了教学效率的低下。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予以重视,并且通过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问题式的导入的运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一、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趣味课堂
        在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也在飞速的发展,对于教育领域而言最大的贡献就是诞生了多媒体教学模式,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利用“声情并茂”“情景交融”“动静相宜”的特点,为学生构建一个动态化、便捷化、形象化的课堂环境,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构建多元动态的教学环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激发出来。
        例如,在学习“负数”时,本着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趣味课堂的教学理念,我首先为学生展示了两幅截然不同的图片,作为讲解负数知识点的“开胃菜”,即一幅是冰天雪地的东北冰雕、一幅是海风习习的海南沙滩,在两幅对比鲜明的图片中,我以温度的不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进了负数的世界。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并且也对负数的知识点有了很强烈的学习欲望。与此同时,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中可以播放视频的功能,为学生播放了一段与负数知识点高度相关的视频,学生在视频中提升了对负数的认知,产生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师生互动,发现教学漏洞
        在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创新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师生互动的开展有一个正确的认字。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师生互动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机械化的一问一答,学生在此过程中难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难以将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在新课改逐步深化的前提下,教师应当运用现代化的师生互动,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感,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展活跃的师生互动,在此过程中善于观察与总结,找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点,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时,本着进行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中的漏洞并且及时查漏补缺的教学理念,我首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预习,在预习的基础上感受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并且以做批注的方式进行标记,对于关键性的理论内容进行重点的记忆。在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之后,我与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活跃的师生互动,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我将与百分数相关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结合了起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还促进了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问题式导入,激发学生探索精神
        有道是科学的课前导入可以对整堂课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而言则更是如此,问题式课前导入的方法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以提问题的方式展现出来,进而在课堂教学之初就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点产生极大的探索欲望与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探索精神得到有效的激发。有鉴于此,教师应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引入问题式课前导入法,立足与教材内容,适当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教学问题进行适当的延展,促进学生探索精神的有效提高。
        例如,在学习“圆柱的认识”时,本着为学生做问题式课前引入,激发学生探索精神的教学理念,在立足于教材中实际知识点内容的基础上,我引导为学生做了问题式的课前导入,即“圆柱是实际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物,也有很多的用途,那么你们知道圆柱在数学方面的知识吗?他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特点嫩?”通过问题式课前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并且促进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而后我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了全面的了解,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进行了探索,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在此过程中获得了提升。
        总而言之,教师若想有效的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首先就应当从思想观念上进行创新,面对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教师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理念创新,才能够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因此,教师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并且以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理念为指引,转变自己的思想、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充分的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爱林.重视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成才之路,2013(30):38-39.
        [2]祁习超.培养直觉思维 提高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探析[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