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方祥
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民族小学
摘要: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将多媒体与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相整合,不仅实现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模式方式的改进、丰富和完善,同时也对学生学习的方式改进大有好处,数学知识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或实景的再现,能够更好地帮助小学生理解、掌握和突破数学问题,使数学课堂更具有生命活力。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作用
随着现代化网络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普及,它的优点多多,对于数学教学大有裨益。具体的讲,多媒体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更深更广的要求,其中创设数学情境,引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那么,为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除了教师的行为、语言,教学的设计之外,采用多媒体教学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在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把内容变得有声有色,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兴趣和情绪,使数学教学不再是枯燥无味、趣味索然,而是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教学设计上,多媒体利用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的心理特点,用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来表达教师的教学内容,通过声情并茂的电教媒体对学生形成刺激,使学生产生想学习的心理需要,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二、利用多媒体导入课堂,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学情境具有很好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媒体的运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如教《有余数的除法》时,先投影显示六个梨、三只盘子,指名学生到展示台上把六个梨平均放在三只盘子里,他们很快分完。这时老师在投影展示台又加一个梨,这时继续让学生把七个梨平均分在三只盘子里,结果剩下一个梨无法平均分。趁势让学生思考这两道题: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剩下的数叫什么数?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理解了正好分完的叫“整数除法”;不能正好分完的叫“有余数除法”。剩下不能分的数叫“余数”,这样既温习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小学中很多的数学知识是与学生的实际生产、生活相关联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课堂时间、传统教学模式、年级等的限制,导致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的现象出现。为此,教师就应当借助多媒体教育技术的特点、优势,积极地与小学数学学科进行整合,拓宽教学内容、方法,以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课堂教学的丰富性、有趣性,更加促进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并在此基础上让他们的知识得到归纳,思维得到开发。将课堂、书本延伸到课外,这不仅让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到应学的知识,使他们的兴趣得到激发和培养,视野得到拓宽,并开拓出他们学习的新思路、新方法,让他们从小就变得愿意探究、善于探究,同时提高了学生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归纳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学科学习思维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恰当适量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能给课堂带来活力氛围,创设出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达到丰富拓宽数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形象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对一些抽象的问题不易理解,而对一些具体形象的事物却记得特别牢固,例如,他们在计算5-3时,不是对抽象数字的分析综合,而可能是用五个手指减去三个手指、五个苹果吃了三个等具体的事物形象形成的表象相加出来的。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由抽象到直观,文图并茂、声像齐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能够起到启发小学生数学思维和联想能力的作用。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突破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尽管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对于学生来说,会有一些重点和难点的知识。这部分知识是教师应该着重进行讲解的,只有使学生准确了解这部分知识,才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借助多媒体的帮助,能够使数学知识更加清晰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在多媒体营造的情境中思考数学知识的时候,思维充分发散,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的时候,教师如果简单地给学生讲解,那么不少学生难以理解。通过利用多媒体,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展示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过程和详细步骤,这样会使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多边形面积这部分的知识。同时,因为实在多媒体屏幕上观看数学计算过程,所以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对于这部分的知识也会有一个很好的掌握。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方面的创新意识
运用多媒体辅助较学,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寻求不同解法,从而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就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屏幕上出现“应该用几根3厘米长和5厘米长的小棒,才能搭成一个长方形?为什么?”先让学生思考周长的求法和算式,开拓思路。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随着面不断的闪烁,展示了三不同算式的活动过程:5+3+5+3=16(厘米),5×2+3×2=16(厘米),(5+3)×2=16(厘米)。从中得出启示,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这样的启发,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了教学效率。
实践表明,多媒体信息技术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当然,我们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有的教师上课不用粉笔,所有的知识都展示在大屏幕上,翻页后学生就看不见。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是在听到、看到、感受到的同时进行思维的,如果得到一个临时的、局部的印象,就很难对知识全面而深入地理解。所以,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时应当恰当、适时、适量,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作用。
参考文献:
[1]时桂娟.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0,37(09):50-51.
[2]徐自红.论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家长,2020(20):174-175.
[3]包爱萍.多媒体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试题与研究,2020(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