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三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道路桥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不仅方便人们日常生活与社会生产,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地方和谐稳定与经济发展。但是桩基础施工质量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实际中出现一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文章就桥梁桩基础施工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桥梁桩基础;质量通病;控制策略
引言
新的发展环境下,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速,桥梁工程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结构类型和施工技术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完善。就目前来看,桥梁工程多数采用的依然是桩基础形式,因为设计、施工、管理和材料等方面的原因,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影响了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运行安全。对此,施工企业必须做好桥梁桩基础质量通病的分析和控制,以保证桥梁工程整体施工的效果。
1桥梁桩基础概述
道路桥梁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础性设施,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桥梁基础是桥梁下部结构与地基基础的部分称为基础,桥梁最下部的结构直接坐落在土地基或者岩石上。桥梁基础的主要作用是承受上部结构所带来的全部荷载,加强它们与下部结构荷载的协调性,将一部分荷载转移到地基,以此降低上部结构的承受压力。所以,为了保证全桥的使用寿命与质量,地基与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提高全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其不会产生太大的水平变位或者发生沉降,保证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桥梁桩基础施工质量的通病
2.1缩颈问题
缩颈指桩体某部分的桩径异常缩小,导致截面尺寸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也是桥梁桩基础施工中一种常见的质量通病。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缩颈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地质原因。如果施工现场地基土层分布不均匀,则某个断面比较松软,则在完成成孔操作中,伴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泥浆比重会逐渐减小,继而引发缩颈问题;二是管理原因。在成孔后,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将施工材料或者施工设备堆放在孔口位置,则孔口可能因为承重过大而出现变形问题,或者泥土、杂物等进入桩孔内,导致缩颈现象。
2.2孔斜问题
在桥梁桩基础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相关问题将会导致孔斜问题的出现。例如地质问题是造成我国桥梁桩孔斜的最主要问题,桥梁桩基础施工区域内,如果出现地质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施工队伍在软硬土断层界面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机械钻头受力情况会发生改变,导致桥梁桩基发生孔斜。施工人员在进行钻孔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生石子落入钻孔之中,将会对钻头施工活动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使得钻头受力体系发生变化,进而引发钻孔偏移的问题,对桥梁桩基础施工的有效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2.3卡管和埋管方面的问题
在桥梁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导致环境发生变化,这就直接影响着施工进度与施工效果,而且还会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对于桩基础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还包括卡管与埋管,这些都是由于混凝土浇筑质量引起的。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其性能与形态会随着外界温度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当外界温度超过混凝土内部结构所承受的温度时候,混凝土就会发生变形,则内部结构将会产生相应应力,应力超过混凝土抗压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使得粗集料和细集料分离,最终造成卡管与埋管问题。
2.4钢筋笼偏位问题
之所以要固定钢筋笼是因为钢筋在建筑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其中,具体的原因有三个:首先,如果在施工时钢架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就会使建筑变形,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一旦进入孔,它将具有一定的结构或形状偏差,即产生钢笼偏差;其次,钢架的位置和下悬的速度也会使建筑的形状等发生变化。下悬挂的速度加快,就会使其发生变形,久而久之,就会损坏,最终导致钢保持架的局部位置;最后,由于混凝土浇注到钢笼底部,混凝土浇筑速度过快,对钢笼底部的影响较大,这将增加钢笼高度,导致钢筋笼移位。
3桥梁桩基础施工质量通病的控制策略
3.1缩颈问题的控制
缩颈问题的产生与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密切相关,从防范和控制缩颈问题的角度,施工单位在对桥梁桩基础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对孔口附近的杂物进行清理,成孔后更是应该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设置安全警示标语,避免将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堆放在孔口位置,以尽可能减少桩孔承受的压力。同时,施工单位还应该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选择好正孔器的规格,在该工程中,使用的正孔器是利用半径5mm的圆形钢板制作而成,借助钻头和钻杆的约束作用,可以形成相应的保护架,适当增加钻头重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以此来实现对于缩颈问题的防范和控制。对于已经发生的缩颈问题,可以使用冲击钻来对颈部收缩部分进行冲击,依照设计施工要求来对桩体进行重新填充。
3.2孔斜问题的控制
桥梁桩基施工孔斜问题的应对,需要使用钻机的辅助机能,将钻机放置于平整度较高的地基上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要对地基的密度、卡孔位置以及护筒的空间布局进行梳理,使其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出现操作失误,形成孔斜。除了采取辅助措施之外,为了避免施工孔斜问题,施工人员可以在钻机下放置木块,降低钻机的振动频率,或者采取减震设备,提升钻孔机械设备的稳定性,通过这种方式应对桥梁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出现孔斜问题。除了采取上述操作之外,还需要技术人员以及施工单位对施工区域的地质结构进行调查,对施工操作中涉及到的各类数据参数进行收集,明确施工方案进行细化,有效避免施工孔斜的出现。
3.3卡管与埋管问题的控制
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以避免卡病管道的发生:加强对混凝土原料的检验,严格控制粗骨料和细骨料的质量,严格检查混合比,均匀度和流动性。具体;如果夹紧管很短,上下抖动管道会导致混凝土掉落,加固也可以用来疏通;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相关人员要时刻观察导管深入的尺寸。一般来说,深度应该把控在4m左右,太深会导致卡管。如果发生端桩,则必须使用灌浆方法来控制材料。使用的材料应为强度大于10MPa的混凝土。在进行灌浆的工作中,应尽可能避免偏析和土壤滑动,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
3.4钢筋笼偏位控制
钢筋笼结构安全与桥梁桩基础的稳定性关系密切,借助规范化施工和有效的施工管理来避免钢筋笼偏位的问题,一是应该做好孔壁质量控制,保证钻孔深度达标;二是护筒安装的位置和深度应该满足设计要求,确保牢固性和稳定性;三是钢筋笼安装完成后,必须对中心位置进行检查,钢筋笼固定时需牢固的与钻机底部焊接在一起。
结语
由此可见,桥梁桩基础工程整体的施工时间比较长。并且,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一般都具有隐蔽性。再加上在施工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相关人员的设计合理性、周边的条件等都决定了工程最后的整体施工质量。因此,需要经常对其质量通病进行反思与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边晓峰.桥梁桩基础施工的质量通病及控制策略[J].江西建材,2019(2):209-209.
[2]刘永乐,张新源.桥梁桩基础施工的质量通病及控制策略[J].科研,2019(2):00259-00259.
[3]周涛.桥梁桩基础施工的质量通病及控制策略[J].中华建设,2020(5):126-127.
[4]马家明.桥梁桩基础施工的质量通病及控制策略[J].技术与市场,2020(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