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及其措施 周雪梅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周雪梅
[导读] 摘要:土地规划是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现状,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进行合理安排,旨在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贵港市自然资源局土地征收服务中心  广西贵港  537100
        摘要:土地规划是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现状,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进行合理安排,旨在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城市建设需要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根据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等,根据实际需要通过科学方法规划城市,形成符合城市特色的科学化城市形态,有效规划城市内功能区,有利于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
        引言
        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可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为我国土地的科学利用提供了有效保证。为了适应现代化进程,更好地发展城市,需要对城市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针对城市土地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根据土地规划的作用以及解决措施进行进一步分析与探究。
        1城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
        1.1经济方面
        有利于全面促进经济发展。土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土地管理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寻求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土地管理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只有科学规划,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才能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城市建设方面
        有利于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有效减少城市化建设的成本。合理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有利于解决我国目前城市用地紧张以及因其导致的房价上涨等问题。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减少被道路占用的情况。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极大地提高土地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提高城市土地规划的效率。
        1.3资源配置方面
        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需要立足于当地土地利用情况。立足我国大部分城市人多地少这一特点,规划具体的土地利用措施,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例如远郊废弃地,要使其按需求变更为城市建设用地或者耕地,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
        1.4公共资源方面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关键核心——人。人发展了城市,城市发展为了人。大量人口的聚焦形成了共同的利益要求,即对公共设施等共享性基础设施的需求。只有有效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才能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有效的落实,使学校、医院、邮政等公共设施合理安排在城市的特定位置,从而方便公众,提高公众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经济流动,加快经济的发展。
        2土地规划管理原则
        2.1集约节约用地原则
        在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保护耕地是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的发展目标,因此,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生态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将集体节约用地作为土地规划管理的重点内容开展。在进行土地规划制度的创新时,应从土地的节约利用出发。我国在实现城镇化的同时,也必须做好土地的集约利用。因此,土地规划不仅应做好城镇化过程中城乡两头用地蔓延趋势的控制,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的数量,还应提升目前城镇中已有建设用地的活力。强化政府土地展开集约管理,并做好市场的激励作用。
        2.2科学规划原则
        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土地,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好土地规划工作,实现更好的开发和运营。土地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良好的土地规划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规划过程中必须构建完善的协调制度,分析规划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关系,制定完善的管理手段,更好地调节土地规划。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应当针对土地整治情况制定整体安排,明确相关目标、规模、范围等内容,构建科学可行的任务目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规划整治内容也在逐渐朝着综合化、多元化转变。


        3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措施
        3.1加大宣传
        树立全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大宣传力度,有效推进城市规划进程,大力推进城市建设中土地管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促进产业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总体规划的首要地位。坚持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要根据实际加强环境保护,根据区域特色听取群众反馈,有效监督规划实施落实情况。
        3.2健全法律法规
        规划要按规章走,应该制定相关的土地管理条例,对土地管理作出具体的开发规划,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使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合理利用土地等问题的解决有法可依。同时要制定具体的土地利用规划,结合实际,依据人口、经济水平对土地利用进行科学化的调整。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发展,更好地做好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
        3.3兼顾发展利益
        土地利用规划的根本目的是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城市化进程才能持续进行。经济发展是第一要义,所以在发展过程中要将土地规划作为重点预留项目,成立由相关部门统一领导小组。全面分析土地利用情况,从开发与利用两个方面,为土地利用提供依据,同时需要兼顾生态发展,避免造成环境问题。针对城市用地复垦现象作出相应的规划分析,寻求使城市用地与耕地协调利用,兼顾社会发展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效益。加快变革与全面创新,通过改善土地管理机制,解决耕地粗放经营问题。既要合理利用土地,又要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调控城市建设用地与农业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3.4按需挖掘存量土地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于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刚刚实现了全面脱贫,城市建设大部分仍然处于旧城改造之中,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许多城市的中心发展落后于周边地区。所以,旧城改造是土地规划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我国的城市土地利用并不到位,存在许多土地闲置情况,需要将闲置土地进行合理规划。我国的城市平均容积率比土地合理容积率差了0.2,城市发展潜力还很大,接近50%。招商引资,利用存量土地进行“二次建设”,建设商场、游乐区等,为提高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保证环境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3.5严格工业用地规划
        (1)考虑城市人口的集中分布情况,同时使大量的城市用地满足工业需求。(2)提高工业的准入门槛,合理利用土地,需要技术水平高、占地少的企业进驻城市,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前提下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生态的可持续性。(3)工业用地要考虑地理位置,基于联结城市与农村,将工业用地合理地安排在城市周边的近郊处,减少城市废气排放、污水排放等。
        3.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建设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保证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土地利用的规划才能更加合理。保障基础设施完善,使学校、医院、邮政局等有相应的固定位置,避免二次规划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3.7合理利用地下空间
        轻轨、有效改善地下排水系统、地铁等都是对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体现。加强地下排水系统建设,改善地下排水系统。多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商场、便利店、地铁站等,以减缓城市土地资源不足的紧张局面。
        结束语
        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使城市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离不开城市规划,而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规划是重要环节。只有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规划,才能使城市规划更加合理高效,从而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王健.城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及其措施[J].农家参谋,2019(14):12.
        [2]单皓.从管理土地建设到管理土地利用改变———探讨深圳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中的规划概念[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2):104-112.
        [3]王健.城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及其措施[J].农家参谋,2019(14):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