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姚士宇
[导读] 摘要: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不仅导致大量边坡被破坏,同时也使得城市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另外还为居民生活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江苏山水环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句容  212400
        摘要: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不仅导致大量边坡被破坏,同时也使得城市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另外还为居民生活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随着人们对城市破坏边坡修复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如何提高边坡修复效率和质量已成为目前城市破坏边坡修复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将针对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以修复与营建的原则为前提,明确了高陡岩质边坡的主要特性,提出了适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技术,以期能为相关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景观营建
        引言
        山、水、绿化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组成部分,但袒露的边坡易发生水土流失,同时也影响自然的美丽景观,无防护措施的边坡极易发生坍塌,形成地质灾害,对周围人的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维护边坡安全生态环境友好已是当务之急,对受损的边坡开展工程治理和生态修复是非常必要。同时生态修复和工程治理工作的开展,恢复良好的自然景观,对城市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修复与营建的原则
        1.1安全性原则
        爆破采石,使边坡岩层严重松动,存在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应根据破损边坡的地质资料和现场勘察的实际情况,采取排险、固坡、加筑挡墙等措施,彻底消除开山采石带来的边坡滑坡、碎石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
        1.2生态恢复原则
        破损边坡原有的生态环境已完全破坏,规划设计方案应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恢复为基本目标,创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良好立地条件和小环境条件,科学进行植物选择,以地方优势乔灌木和地被植物为主,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
        1.3尊重场地与景观营建的原则
        尊重自然环境,注重生态保护,关注科学性与艺术性,运用各种建设要素和当地自然材料,在进行生态恢复的同时,充分体现自然景观的营造。
        1.4经济实用性原则
        破损边坡修复与绿化景观营建的经济实用性,就是既要考虑修复工程的建造成本和长期的养护管理成本。应充分利用采石遗留下来的石料作为土建用材,合理利用现状高差,创造不同的山地空间。以自然生态设计为主体,减少冷季型草坪和模纹的应用,降低后期的养护管理费用。
        2高陡岩质边坡的主要特性
        由于高陡岩质边坡与土质边坡相比较而言其异质性相对较强,因此针对高陡岩质边坡采取的防护措施难度也就相对较大。
        2.1缺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土壤条件及养分条件。岩石边坡具有的石质坚硬、透水性强、持水性差等特点,无法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因此在对其进行防护时,只能运用科学的处理措施为其创造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
        2.2边坡陡、基层附着条件差。如果边坡非常陡峭的话,那么在经过长期的雨水冲刷后土层相对较薄或者没有土层。所以,在实施防护措施使,必须采取锚固表层基质、鱼鳞坑等方式,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
        3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
        3.1建立高陡岩质边坡海绵城市系统
        结合工程实践,充分把握边坡现状,得出在边坡景观修复中建立海绵系统的结论。高陡岩质边坡海绵系统充分融合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六字理念,以慢排缓释为主要理念,通过毛石拦蓄沟、渗透塘、渗透沟、湿塘、透水铺装等措施,来组织排放径流雨水,起到涵养边坡水源、生态修复边坡景观的目的。在生活垃圾处理厂边坡修复中,通过与边坡现状结合,施工中结合地形,通过鱼鳞坑、人工摆放碎石导流雨水,用石笼挡墙截流部分雨水,使雨水渗入边坡中,达到涵养水源,遏制水土流失的目的。
        3.2柔型防护网层
        主要通过柔性网对岩体表层形成网状覆盖并在岩体内部钻入锚杆以固定。

采用锚杆固定并对柔性网实现预张拉,从而对整个边坡形成连续支撑,其预张拉作业使系统尽可能紧贴坡面,形成了抑制局部岩土体移动或在发生局部位移(破坏)后将其裹缚(滞留)于原位附近的预应力,具有浅层加固传递荷载的功能,从而实现对坡面常发生的崩塌、风化剥落、溜塌、溜滑或坍落等地质灾害行为的加固防护,为坡面绿化喷播提供了稳定的基岩层。另外,网状结构可以对喷施的基质层和防冲刷层起到加筋作用,提高基质层和防冲刷层的强度和抗冲刷性能,而且可以通过植物的根系缠绕、穿插等作用,固定植物本身的同时,提高基岩稳定性,减少侵蚀。
        3.3多样式铺装
        总结以往经验,结合具体边坡状况,创新出多种适合破损边坡修复的铺装样式,不仅能满足广大市民的功能需求,而且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达到了修复破损边坡的目的。本项目创新的铺装样式及其施工方案如下。
        3.3.1透水混凝土铺装
        透水混凝土铺装采用透水效果好的级配碎石作为垫层,用黄沙找平,面层采用粗颗粒和细颗粒透水混凝土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了道路的透水性能,在雨季降雨量大的情况下,保证了道路干净、整洁、不积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3.2糠粮砂铺装
        糠粮砂铺装是利用糠粮砂作为面层的一种铺装形式。在采用糠粮砂铺装时,本项目通过实地考察,总结以往经验,创造出了更适合边坡道路的糠粮砂铺装。此铺装样式主要使用不易被冲刷区域的铺装上,经过与碎石土碾压充分结合,可形成比较坚固耐用又自然而富有一定弹性的道路、广场,有一定的透水性,更接地气,更受欢迎。
        3.4植被修复
        植物修复是生态修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破损边坡修复的主要措施。它是利用生物措施,稳定、恢复土壤肥力与植物生产能力的活动,是生态修复的关键环节。用植物进行生态修复主要是利用植物扎根的方式蓄水调水、固土保肥,增加绿量,从而达到修复破损边坡的目的。
        3.4.1植物品种筛选
        一般破损边坡的生长环境比较恶劣,因此在选用修复植物时,植物品种的筛选极为重要。在边坡修复过程中,通过实地调查、土壤取样分析、周围环境评估,结合本地乡土植物种类,确定了适宜的植物品种,如山杏、国槐、白皮松、五角枫、银杏、连翘等。
        3.4.2植物栽植
        为了保持幼苗体内水分平衡,栽种前应对苗木进行必要的处理。地上部分的处理措施有截干、去梢、剪除侧枝等;地下部分处理措施有修根、浸水、蘸泥浆、喷166化学药剂等。栽培方式主要有穴植、水平沟植和缝植。第一,穴植。穴的规格依苗木大小而定,阔叶类树种一般每穴1株,针叶类每穴1.3株或带土丛植,每丛2.4株。栽植时多把苗木栽于穴中央,深度为高出苗木根颈处原土印2cm以上,做到“深栽、埋实、根展、苗端”,栽植后整穴留坑蓄水。第二,水平沟植。在已经整过的灾毁土地上,用植树机或畜力按一定行距挖沟,并将苗木按一定株距摆放在沟内,再以相反方向开沟翻土覆盖苗根,然后扶正苗木,压实土壤。第三,缝植法。先把苗木锄头或铁锹插入土层中达到栽植深度后,先向前推,再往后拉,开出窄缝,把苗木放入缝中后取出铁锹,深度同前,先推后拉,压实苗木缝隙土壤。
        总结
        综上所述,高陡石质边坡生态护坡技术主要运用于角度陡峭的植被难以生长的石质边坡,技术先进,工艺独特,效果良好。通过该技术在百马路十标段边坡的工程实践,相比于同类型坡面其他技术,在植被生长情况和抗侵蚀性能方面具有极为突出的优势,能够使生态受损的角度陡峭的石质边坡快速见绿并保证长期的绿化效果,对高陡石质边坡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冯伟风.高陡石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J].天津建设科技,2017,27 (04):74-77.
        [2]李玉梅,刘敬霜.喀斯特地区石质边坡生态恢复技术应用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6(04):101-103.
        [3]贺握权,李志丹,高桂娟.高陡石质边坡生态修复初期植物组合优化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5,36(04):759-767.
        [4]孟小华南京市城市公园绿地中乡土树种的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67-76
        [5]刘晓明,陈伟良著.《生态景观施工新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0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