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路桥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叶博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叶博 王安超
[导读] 摘要:软土地基主要是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其中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软土地基主要是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其中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由于软土强度较低、具有较大的沉隐量,在道路工程方面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给予专业技术的处理会导致公路桥梁的施工和使用受到严重影响。软土地基的性质因地而异、因层而异,具有较大的不可预见性。在公路桥梁的施工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质量事故问题,常见的为勘察设计不准确导致软土地基地段未处理设计、路堤失稳、危及线外建筑物、桥台发生变位及损坏等等,严重影响了公路桥梁的整体施工质量。因此,在公路桥梁的施工中运用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公路桥梁;施工应用
        1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处理要点
        1.1进行沉降检测
        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可以用地表型沉降计(沉降板)对地表沉降进行监测,并对沉降趋势进行预测。进行监测前,需要将沉降板埋置于路中心、路肩及坡趾的基底。施工期间,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 1.0 cm。
        1.2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
        在路桥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还要制定现场监理措施。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与工作人员的安全,在施工现场可以由经验丰富的人员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加强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不断规范施工过程,加强安全宣传。另外,施工团队应不断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三级安全教育,在不断加强员工安全意识的基础上,落实责任制。另外,在危险性系数大的施工现场,所有的监管要合理,不可影响施工进度,针对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要保证安全可靠,而且对于施工现场的安置必须要进行整齐划一。
        1.3 对施工区域进行环境与地质勘察
        施工前,应先对施工区域的环境及地质情况进行勘察。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情况、气候、温度、湿度等。地质情况主要包括软土层的分布范围、厚度,软土的含水量、流塑性等力学性质。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软土地基构成、地基的硬度,还会影响软土处理的施工效率,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选派专人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地质勘察,根据勘察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2加强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必要性分析
        软土地基在公路桥梁施工中较为常见,需要配合相应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处理,保证公路桥梁的稳定性满足要求,确保公路桥梁的使用安全。各个城市的地理环境各不相同,所以公路桥梁的施工位置也有较大的差异。通过对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保证公路桥梁质量,避免公路桥梁出现变形、开裂等问题,确保公路桥梁的地基稳定,延长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相关施工人员需要重视地基中的水分处理,在施工过程中,明确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并加以控制,通过合理运用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减少软土地基对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的影响,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3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的技术要点探究
        3.1 软土地基表面处理
        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发现地质为软土地基需要先对其表面进行处理。由于软土地基的硬度和稳定性都不满足要求,需要首先提升软土地基的强度,确保公路桥梁的正常施工。通常情况下,会采取两种方法,第一,通过填料的方法提升软土地基的强度,使施工人员可在软土地质的表面进行施工。第二,及时排除软土地基的水分,减少含水量,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在排水过程中,可以在现场挖设排水沟,排出软土中的水分,防止公路桥梁出现开裂等问题,使公路桥梁工程施工顺利开展。软层地基表面处理的垫层法是利用一些高稳定性、耐腐蚀的材料进行填补,软土层没有超过3 m时,使用这种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预压法是利用堆载物使地层提前下沉,对其地层具体情况进行测量,如果硬度能够达到公路桥梁施工要求,可以移除堆载物进行施工,但需要控制其堆载重量,避免破坏地基。


        3.2 粉喷桩的加固处理
        在公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通过利用粉喷桩的方法可较好地解决软土地基问题,清理施工现场所存在的障碍物,使施工人员可更加顺利地进行施工。由于各个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比如,低洼的施工现场可以通过填埋砂土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保证地面平整,提升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采取粉喷桩法需要控制粉喷桩质量,并且在施工前,应对其进行试验,以达到理想施工效果。
        3.3 软土地基的加载法
        通过利用加载法可减少沉降问题的出现,比如,在加载法中地基固结沉降方法是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施工技术,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处理软土地基过程中,上部砂层地基可减少地下水的出现,施工人员利用钢板对其进行处理,降低地下水位,保证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在施工过程中填土加载法与沉降时间、重量之间具有相应联系,这种方法主要可控制路面质量,减少沉降问题。如果无法保证地基平稳,应采取缓速加载法对其进行施工,避免破坏地基。
        3.4添加剂法处理技术
        添加剂处理方法是针对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使用添加剂增加土壤强度。如软土地基有黏性土壤,可以在其中填入生石灰,减少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保证软土地基的稳定。将添加剂与土壤进行混合,可巩固土壤,使施工人员可更加顺利地开展施工。
        3.5表层排水处理技术
        针对公路桥梁施工的软土地基问题,应先做好挖沟槽工作,减少地表存水以及地基中的含水量,达到处理软土地基的目的。表层排水处理方法,可提升公路桥梁自身的排水能力。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重视两点:第一,利用公路桥梁的自身坡度进行排水,减少破坏,达到理想排水效果。第二,在地表沉降填平施工过程中,应了解公路桥梁的坡度变化情况制定相应策略,使地表水可流入沟槽中,减少对其他施工环节的影响。
        3.6 软土地基挤密法
        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挤密法是利用桩孔形成的作用力挤压桩间土,再利用灰土将桩孔进行夯实。软土地基挤密法可用于一些较大的软土地基中,由于取材较为方便,在施工过程中,按照相应比例,利用人工或是机械的方法进行成孔,在其中灌入粉煤灰、炉渣让其形成桩体。石灰体中所存在的掺合料和生石灰粉会在拌和下形成反应,导致生石灰的体积变大,利用振动的方法使其形成直径较大的砂石桩体。
        3.7抛石挤淤地基处理技术
        抛石挤淤法的施工效率普遍较高,在短时间内便能够将施工场地的积水排出,能够有效提升施工的连续性。排出积水后,要采用碎石进行换填。开始施工前,应以监理工程师检查通过的水准点与导线点为准在原地面实施测量放线,严格按照设计断面对地面实际标高进行准确测量,再结合标高准确放出施工边线。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对不同的软土地基选择合适的片石材料,以达到施工要求。
        结束语
        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不仅有外在的环境因素,还包括建筑工程对自身的技术把控,施工单位在实践中要正视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选择与工程建设需求相符的施工技术和措施,全面开展软土地基处理作业,减少施工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提高地基的强度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张艳云,孙洋.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建材,2020,46(8):48-49.
        [2] 姜会玲.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9):232-234.
        [3] 杨建凯.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3):32-33.
        [4] 袁静,宫达,何勇兴,等.软土地基超大深基坑工程整体设计与施工技术[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20,46(S1):56-64.
        [5] 周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0(33):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