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潍坊学院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电子行业发展迅速,基于FLASH技术的互动电子杂志在近年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文章分析了互动电子杂志的各种资源,并就图书馆利用这些资源而开展的创新服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策。所提出的观点对于在数字化时代下的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创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互动电子;杂志资源;图书馆;创新服务
引言
电子期刊又叫电子杂志或数字期刊,是指以数字形式存储在电子媒介上,通过计算机、手机、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设备获取使用的连续出版物。如今电子期刊正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广大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1互动电子杂志门类众多
电子杂志制作软件与一般软件非常不一样的是,杂志制作软件厂商都为用户制作好的杂志提供服务器存放的便利。杂志制作好后,可以一键操作就把杂志发行到厂商提供的服务器上,让上网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到杂志内容。杂志制作软件不要钱,制作好的杂志还能有服务器存放,这样的好事吸引了大量的制作人员和出版单位积极地出版各种杂志。所以,纵观现在的互联网,网上电子杂志极大丰富。除了软件厂商提供的内容平台外,有实力的门户网站也开辟了电子杂志专栏。这些内容平台或杂志专栏形成了门类众多,内容各异,设计精良,免费开放的电子杂志聚集地,也成为图书馆可以挖掘的免费的电子杂志宝藏地。①软件内容平台,目前,每款电子杂志制作软件的后面都有一个巨大的内容平台在支撑着。用户用该款软件制作好内容后,都能方便地上传到厂商提供的网络服务器上。如lebook,Zmaker等都有自己的内容平台。这些内容平台以自己的软件制作出来的杂志为资源,分门别类的组织和呈现。进入这些内容平台,仿佛进入杂志大观园。琳琅满目的电子杂志,让人应接不暇。以Xplus互动杂志平台为例,它分为男人女人、影音娱乐、运动休闲、消费时代、游戏动漫、外语学习、视觉学习、财经科技这8大类共86种杂志,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下载和阅读各类杂志。②互联网阅读平台,这类阅读平台专门呈现电子杂志,不推销制作软件,而是像自由市场一样,给电子杂志摆摊。比较有名的是“读览天下”。读览天下2007年成立,是中国领先的移动互联网阅读平台。拥有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1000余种,内容涵盖新闻人物、商业财经、运动健康、时尚生活、娱乐休闲、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读览天下已成功地和国内1000余家主流杂志社达成合作,为其提供包括纸媒资源的电子版转换、发行、技术平台建设和其他增值服务,帮助刊社全方位推进数字化进程。作为入驻苹果移动终端的原版数字杂志阅读服务提供商,读览天下将互动杂志阅读平台向移动终端向移动端的方向转移。
2互动电子杂志资源及图书馆创新服务
2.1空间服务创新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基础建设还有不足,针对公共图书馆建设度低的地区应该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依靠互联网平台建设新的阅读设施,利用先进的空间设施转变人民群众的主体观念,培养全民阅读的思想热潮,比如图书馆内的自助咖啡馆、亲子互动体验区等等。公共图书馆还应始终保持其社会性质和公益性质,对于书籍资源需要贯穿每个年龄阶层,不仅需要专业性质书籍对于儿童与老人也需要着重关注。除了需要针对不同年龄层段的读者以外,针对特殊人群来说,空间类型的服务也需要进行重点建设,比如设置盲人道路、盲人相关图书或者儿童机器人服务等以满足不同需求的读者进行使用。
2.2预约式服务
高校图书馆现有的普遍性培训是比较初级和笼统的,没有细化到一定程度,开展精准化服务用户,首先要了解用户需求,在了解需求的前提下,对若干培训分支进行专题预约讲座。比如,大一学生、大四学生、研究生用户对图书馆的服务需求是不同的。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一学生希望通过讲座了解图书馆设置、架构、功能,馆藏资源类别、如何进行借阅、常用检索方式等;而大四学生希望通过讲座了解撰写毕业论文的资源,如何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就业形势分析指南等;研究生则希望通过讲座了解到引文数据库的使用价值等。
正是由于各类人群使用图书馆的侧重不同,各有所需所好所取,所以预约式这种个性化服务用户模式就应运而生。
2.3培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质
任何现代化的技术和创新手段,在实施的过程中都需要依靠人来实现。而现代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日常的服务中想要发挥这些技术和创新手段的作用,使之效果显著,就必须积极参与信息化的培训,转变自己的服务理念,向“互联网+”的思维靠拢,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图书馆创新服务中,会引进许多新的设备,工作人员在培训中要积极学习,对设备的使用、维护有所了解,从保证图书馆设备高效、平稳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在信息化培养中,图书馆要重视工作人员对设备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利用好图书设备的借阅分析功能,加强对读者阅读习惯和需求的分析,从而为图书馆后期的馆藏更新提供参考,使得图书馆的馆藏图书更加受到读者的青睐,从而提高图书馆馆藏图书的利用率。同时,在“互联网+”思维下,图书馆网络平台的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完善,这就需要对工作人员加强图书馆管理知识培训,同时,还要对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培训,使得读者在网络平台上在获取服务的同时,体验感更加舒适。
2.4社会服务创新
互联网公共图书馆的宗旨是快捷、宽泛、包容等特点,相比传统的图书馆来说互联网图书馆的建立可以提供读者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借阅书籍,并且把读者的借阅成本控制在最小,以达到服务的目的。比如从线上服务角度来说,图书馆可以借助第三方技术支持,开发供读者使用的APP,简单注册后与读者的借书证绑定,既可以在APP中进行借、还书以及续借等基本操作,还可将数字资源以及图书馆全景导览等功能加入其中,优化APP服务项目,让读者体验“一站式服务”。对于线下服务来说,公共图书馆还可以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共享、融合双方资源,共同策划各类线下活动,与社会力量一起推动阅读推广工作,多维度创新阅读推广方式,加大阅读推广的深度和广度,为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更大程度上完善了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图书馆除了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为用户提供基础的服务,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统计出用户的使用习惯、阅读书籍类型,并且根据数据进行个性推荐提高服务质量。
结语
互动电子杂志的出现,改变了人们阅读电子资源的方式。人们又可以象翻阅纸质书籍一样“翻阅”电子杂志了。人们“回归”了老式的阅读方式的同时,还享受到了“声、光、电、画”等于一身的沉浸式的多媒体阅读环境。这样“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催生了一个互动电子杂志的生态体系。从杂志的制作软件到杂志制作人员,从杂志的阅读平台到杂志的发行方式,从移动设备的时尚阅读到互动体验的杂志用户,无不让人感到这是一个信息时代带来的冲击波。这种对传统杂志生态的冲击,不得不拷问图书馆的应对策略。面对新的杂志资源,图书馆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避而远之。图书馆只有充分认识互动电子杂志的强大生命力,有效利用它的发行优势和免费特性,采取积极、包容、开放之态,树立宣传、制作、服务理念,就一定能拥抱互动电子杂志资源无穷的好形势,开拓互动电子杂志创新无限的新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建,张苏,简晓蕾.电子期刊数据库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9,(7):22-27.
[2]张艳云.中文电子期刊的雷同性、完整性、时效性分析———兼论图书馆中文电子期刊馆藏发展对策[J].图书馆建设,2011,(3):52-55.
[3]王红.关于开放存取期刊的调查与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3):74-76.
[4]阮建海.纯网络杂志研究[D].武汉大学,2003.
[5]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网络电子期刊[EB/OL].http://highlights. paper.edu.cn/2011-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