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施工技术研究 杨传利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杨传利
[导读] 摘要:近年来,市政道路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对道路的施工质量要求也逐渐增高。
        郯城县市政工程公司  山东郯城
        摘要:近年来,市政道路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对道路的施工质量要求也逐渐增高。但是在沥青路面施工中仍然有很多问题,导致在市政道路使用后出现各种安全情况的发生。因此,施工单位要重视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提升,把控好施工质量。而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施工技术是一项连续式的路面修复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路面的交通通行能力,尤其是在一些路面沥青毁损没有达到基层的时候,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现场热再生技术,包括热再生技术方法和施工技术要点,随后根据某工程实例展开研究,包括工程概况、沥青路面施工措施和复拌型沥青热再生技术要点等,以保持良好的施工效果,从而有效提升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工程的整体应用效果。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
        引言
        市政道路沥青热再生技术即对旧沥青实施一系列的处理措施,添加各种新沥青材料和再生剂,根据标准比例进行配置,最后进行重新摊铺、混合与压实,是一种新型工艺技术,可以发挥出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的效果。
        1 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施工技术要点
        1.1 表面型的沥青热再生技术
        其方法主要适合那些拥有足够强度和基层状态比较稳定的路面,处理深度大都在20~25 mm之间。表面型沥青热再生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再生设备、加热技术和预热技术对原有路面实施加热处理,随后利用非旋转齿设备对路面进行全面翻松,从而将路面表层的不规则裂缝问题彻底消除,喷施再生剂,进行充分拌和,最后对路面进行压实平整,顺利结束整个路面的翻修工作。
        1.2 复拌型沥青热再生技术
        这种施工技术需要添加适当的沥青混合料以及新集料,从而能够消除路面50 mm之内的开裂和车辙问题,解决路面沥青氧化病害。复拌型的沥青热再生技术具体施工要点如下:第一需要在路面表层40~50 cm之间的深度内进行加热工作,并对旧路基材料进行彻底翻松,把材料输送至料斗内。第二是将新集料和再生剂添加到拌和锅当中,均属于一种新型沥青混合料,随后进行充分拌和,实施摊铺、压实的工作,通过使用新型沥青混合料,能够促进路面整体稳定性和强度的有效提高。
        1.3 加铺型沥青热再生技术
        这种施工方法需要添加适量的沥青混合料和新集料,随后利用再生复拌机对再生沥青混合材料进行摊铺和运平。实施两次熨平板摊铺工作,最后将路面彻底压实,可以有效消除路面表层50 mm内的松散问题、收缩裂缝和车辙问题。通过分析我国当下市政工程沥青路面的实际建设状况来看,沥青热再生技术还包括微波加热、间歇式沥青热再生技术和热风循环技式加热技术,为此在进行工程建设中,可以充分参考实际建设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2 实例探究
        2.1 工程概况
        本文主要是以某市政工程道路建设为例,对沥青热再生技术的施工现场实际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该路段是某市区中的左右幅车行道,路面的原有结构是上面层AC-13沥青混合材料3厘米厚+中面层AC-20沥青混凝土材料4 cm厚,在经过长时间的应用后,路面出现较为严重的破损问题,其中包括沉陷、纵向裂缝和皲裂等问题。在对该路段中的初次施工资料和交通流量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最终总结出问题的主要形成原因是整体结构强度较低、路面结构薄弱、交通量大等因素。
        2.2 沥青路面施工措施
        在对原有路面进行彻底的综合分析后,决定使用沥青热再生技术+预处理的方法对路面进行彻底翻修。

即在对路面使用沥青热再生技术前,先对路面的翻浆病害、坑槽、路基裂缝和原有路面实施全面修整,并进行填补工作。在对车行道实施八米左右的刨面工作后,再增加5 cm的热再生面。此次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中,主要应用复拌型的沥青热再生技术,配置路面热再生机组,设备型号是SY4500,此外,还包括热复拌机一台、热翻松机一台、路面加热机两台,具有摊铺平整、复拌、翻松、就地加热、大面积热风循环连续加热等功能,可以直接一次性进行新路面的铺设工作。
        2.3 复伴热再生技术要点
        沥青热再生技术具体施工流程如下:分别是封闭施工路段、全面清理路面、对施工设备机组进行定位排号、对路面进行加热处理、翻松路面、采集旧沥青材料并输送至搅拌设备内、将适当再生剂加入其中、添加新料、对旧料和新料进行全面的复拌处理、现场进行摊铺碾压工作、路面养护、开放交通。
        具体施工技术要点如下:
        科学设计材料配合比需要对路段实际病害状况进行彻底调查,随后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取样点,并在室内对沥青进行抽取实验,对集料实施筛分试验,清晰把握沥青含量和旧沥青路面两者的混合料级配组成。选择J-1型再生剂,是一种乳液形式,分别对10%、8%、6%、0%等不同掺量再生沥青实施常规指标试验,检查其软化点、延展度和针入度情况。最终研究结果证明,当再生剂整体掺量达到8%时,再生沥青三种指标分别符合A-70等级的沥青材料要求,因此可以将再生剂的最终添加量确定为8%。结合该路段交通流量大、重载多等特点,在实施沥青热再生技术施工中,需要添加一些新集料,从而提高路面整体应用性能。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要求,在配置AC-13级沥青混合料时,需要按照以下配置比实施:矿粉:碎石是3∶2,碎石和旧料的比是10∶85,其中碎石厚度是0~5 mm,而旧料的厚度范围是5~15 mm。
        原路面中的混合料为ACA-13级,其最佳的油石比值是4.7%,按照上下浮动0.3%的标准生产马歇尔标准试件,并对其相关物理指标进行严格测定,按照最终的实验结果,确定再生剂最终添加量是8%,而沥青用量为4.7%,这种混合料各种性能指标均满足相关的技术规范,沥青热再生技术施工中所使用的沥青混合料,其内部沥青的最佳比例是4.7%。加强道路的交通管制工作,对于施工现场,需要派遣专人到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夜间值班和交通管制,并在施工路段前后设置明显的指示牌,实施持续性巡检,一旦发现施工现场出现标志牌损坏等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在第一时间进行修复,并做好施工单位、路政和交警之间的协调工作。
        对沥青热再生相关设备机组进行准确定位和合理编号,充分遵守相关操作标准和施工流程对沥青热再生机组进行合理编号,随后把各种设备引入到施工指定界限之内。在非施工区域中,禁止加热设备靠近路面,不能随意启动热风炉,从而避免对非施工区域路段进行误加热处理。在施工区域前段,加热器降落容易使非施工路面出现软化问题,为此需要通过压路机实施碾压定形操作。对沥青再生剂的喷施总量和原有路面的加热温度进行合理控制,启动沥青热再生设备进行准确定位,随后对旧路面开始正式的加热施工,整体加热温度保持在180 ℃~200 ℃即可,如果温度过高会使路面出现老化现象,而温度过低,则会影响再生剂的融合效果。严格按照相关试验结果喷洒再生剂,同时对再生剂整体用量进行合理控制,保证均匀喷洒,不会出现漏喷的问题。
        对路面摊铺压实效果进行合理控制,和厂拌的沥青混合材料相比,现场沥青热再生技术的保温效果相对较差,为此需要促进压路机紧跟摊铺机行使,在实施摊铺作业的过程中,压实路面,从而提高路面压实效果,使路面施工质量满足基础要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施工技术,沥青热再生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具有环保、节约、施工周期短等优势,符合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沥青热再生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成刚.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工程中的现场热再生施工技术[J].居业,2019(01):106-107.
        [2]蒯徕徕.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工程中的现场热再生施工技术[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7(02):138+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