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益生产现场改善方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姚建飞
[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制造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身份证号:37112219841016XXXX  266109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制造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需求向着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制造业面临的生产压力与来越大。面对现阶段的经济情况,传统制造业在向着小批量生产的方式做出转变。制造企业可以最直接获取利润的场所便是生产现场,精益生产现场改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利润率。本文阐述了现场及现场管理的概念,并分析了现阶段比较适用且成熟的现场改善发方法,希望可以为企业的现场改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精益生产;现场;改善
        现阶段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单方面的价格竞争转变为产品质量、设计、成本、客户需求反应、供应链、售后服务等全系列综合实力的竞争。为了适应这种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做出了改变,从由大批量、大规模生产转向了低能耗、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也就是精益生产。精益模式可以实现配置资源的进一步优化,提高企业现场管理的质量以及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企业内部,现场是提高企业收益最直接的场所,提高现场管理的质量以及效率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健康发展,因此如果利用精益生产提高生产现场的管理水平便成为了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关键。
        一、生产现场改善的相关理论
        (一)现场的概念
        现场指的是企业最直接生产产品的场所,现场管理便是企业整体管理的缩影,通过对企业现场的检查可以有效了解企业的真实管理水平,企业的管理理念可以直接体现在现场管理中。所以,不断现场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整体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在制造业中,狭义的现场指的是生产制造产品的场所,在广义的现场中生产制造只是现场的一个阶段,还包括营销服务以及需要设计等环节,是一个完整的生命链,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的现场。
        (二)现场管理的概念
        现场管理指的是科学管理现场的方法。对现场的管理需要涵盖现场的各要素,例如产品生产信息、能源材料、原材料、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等。这些要素中有些是有形的,例如原材料、机械设备等,同时也包括无形的要素,例如生产信息,在具体的现场管理活动中,人们很容易忽略此环节。通过现场管理,有效的控制管理这些影响要素,不断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创建文明、低耗的生产过程。
        (三)现场改善的概念
        现场改善指的是在现场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优化各影响要素,将资源潜能进行充分挖掘,减少各环节中的浪费详细,降低现场风险,减少现场投入,提高现场收益,它是现场管理的一种延伸。
        (四)精益生产现场管理理论
        精益生产理论是以自动化理论以及准时生产理论作为两大支柱的,这两大理论与现场管理理论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自动化理论指的是在生产现场还行自动监视,在出现非正常生产的情况时可以自动采取必要手段,进行生产现场管理工作。自动化监管模式可以有效的通过监管将不合格产品控制住,避免其流入产品后续工序,避免造成后续生产紊乱,降低生产质量等问题的出现。准时生产理论指的是需要在要求时间内生产出要求数量的产品,以此保证现场的效率。
        二、生产现场改善方法体系
        用于限产改善的方法可以分为很多种,单从性质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产品成本的降低以及产品功能的增加进行产品价值提高的价值工程。另一类是通过各类方式将环节中的浪费不断降低的工业工程。本文基于工业工程角度,将精益生产的方法以及改进引入到其中,进行了扩充,进行了关于精益生产的限产改善方法体系研究。
        (一)“5S”管理
        “5S”管理思想最开始是由日本学者提出的,认为做好现场管理需要从“5S”入手,“5S”指的是5个由字母S开头的词语,翻译为中文分别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整理指的是对现场物品做出分类,将有用与无用的物品做出区分,妥善保管并使用有用的物品,并处理掉无用物品。通过对现场的整理,可以提高现场的整洁性,无形中扩大了作业面积,作业环境因此得到了改善。通过整理还可以及时有效的完成资源使用情况的统计工作,减少工作过程中因为工件而造成的碰撞,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损失。整理现场还会给现场员工带来一种舒适感,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整顿是整理的后续步骤,是对整理工作的一种完善,通过对现场的前期整理现场物品已经进行了分类并做出了一定处理,整顿便需要将现场保留的物品进行细致的定量、等位以及摆设。进行现场整顿工作时需要注意四个原则。首先,需要合理的规划物品摆放位置,确保物品摆放位置方便使用;其次,需要精确不同工序中物品的所需数量,并进行摆放;再者,需要根据物品性质分类进行摆放,并在不同区域中做出明显标识;最后,在后续的物品摆放中寻找预定计划严格执行。
        清扫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清扫概念大致相同,只是在现场中不仅需要对场地进行细致清扫,还需要对生产工具以及机械设备进行细致清扫,清扫工作需要注意细节,将设备各环节都进行清扫,通过有效的清扫可以保证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正常运转,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清洁与清扫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通过整理、整顿、清洁后,现场已经可以达到清洁的状态,但并不是持续的,因此员工需要自觉,在取放生产材料以及生产过程中保持整洁,从来使生产现场保持清洁的状态。
        素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称为教养,其核心在于将一线员工的道德素质进行提高,培养员工维护现场有序、整洁的意识,使其形成维护安全环境的好习惯。
        “5S”管理理论但从表面看是非常简单的,但在工作中进行具体实施是存在一定难度的,由于部门员工不能理解此种做法,或者只在前期有新鲜感的时候能保持,不能坚持完成此项工作,这时此管理方式就只能流于形式。再者,“5S”管理理论需要全员参与,这需要通过长期培养对员工进行熏陶教育。
        (二)工序流程优化
        为了提高工艺产品设计的经济合理性,需要尽量消除或减少附加值低的程序以及工艺内容,这些的前提便是对生产现场做出宏观分析,然后才可以深度优化各项工序流程,将制造周期以及加工路线都进行缩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优化工序程序由此而生,它以经济原则为基础对零件作业流程进行优化组合。在运用此程序时需要根据动作经济原则以及ESCRI原则进行分析工作,利用5H2H提问方法完成对工序的分析。
        (三)设备布局优化
        在现场改善中社会布局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会直接影响现场生产成本的节约、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能力的发挥。在制造企业内部通常会按照物理布局和逻辑布局进行设备布局,物理布局指的是根据现场所出位置摆放制造设备,设备布局优化也是从此层面着手的。逻辑布局指的是制造系统任务分配的方式,主要有符合平衡、资源规划等。现阶段较常见的布局类型分为环形布局、、U型布局、多行布局、单行布局等,各自有各自的优势,但是被相同条件所束缚,设备之间需要满足最小距离、不可超负荷工作、设备不可重叠。在实际的优化过程中,会运用到遗传算法以及启发式算法,使其满足各项要求,达到设备布局优化。
        三、结语
        企业想要满足客户提出的多样化需求,并提高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效率,便需要采用精益生产理论不断改善现场管理工作。精益生产现场改善需要从生产环境、生产设备、生产人员、生产材料、生产方式多方面入手,整体进行优化整合,不断提高企业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晴.基于精益生产离散型制造企业现场改善[J].价值工程,2020(39):248-249.
        [2]易晓娟.精益理念在轴箱定位节点控制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25-126.
        [3]赵晋阳,任晓婧.基于精益生产的生产现场改善[J].科技经济市场,2018(10):117-118.
        [4]严学梁.基于精益生产的J公司汽车装配线现场改善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8(24):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