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铝模爬架一体化施工技术 王伟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王伟
[导读] 摘要: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工业技术的发展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筑领域的发展类型日益完善,装配式建筑也逐步赢得了人们更高的青睐。
        陕西建工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工业技术的发展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筑领域的发展类型日益完善,装配式建筑也逐步赢得了人们更高的青睐。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铝模爬架一体化施工技术获得了广泛应用,且取得了突出的应用成果。本文主要对于装配式建筑铝模爬架一体化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从一体化施工的难度入手,探求有效的技术应用路径。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铝模爬架;一体化施工技术
        一、引言
        伴随着建筑领域综合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各地区已有的建筑数量逐年增加。建筑水平也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获得了显著的提高。相对于传统的建筑形式,沿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促进施工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能根据实际需求打造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降低对周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为人们创设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至今仍然有着较大的进步空间,而一体化施工技术的应用难度普遍较大,在具体开展施工工作时时常问题重重。下文中主要对于装配式建筑铝模爬架一体化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旨在为促进装配式建筑领域综合发展水平的进步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二、装配式建筑铝模爬架一体化施工的难点
        (一)公益斜撑数量较多
        就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的装配式建筑,铝模爬架一体化施工采取的都是双排斜撑的形式,墙板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铝模斜撑的施工空间,影响了铝模斜撑作用的发挥。在具体开展施工工作时,部分施工人员因个人疏漏时常会忽视某个斜撑,尤其是在斜撑分布较为密集的区域,更是极易导致爆模问题的发生。
        (二)加工精度有待提升
        装配式建筑构件之上预留的螺栓孔的尺寸必须与李模板预留的螺栓孔洞尺寸相适应,如果二者之间产生了明显差异,那么后期还需在施工的过程中重新对于铝模进行开孔处理。但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时候因预制板存在一定的土建误差,即便重新对于铝模进行开孔处理,在下一层中却无法精准对应,还需重新对于下层进行扩孔处理,极大程度上导致了施工效率的降低。除此之外,如果预留孔洞未能进行全面清理,后续的安装工作也必将受到严重阻碍,外墙连接件安装工作的开展必然会因此而问题重重。
        (三)接缝处理难度较大
        如果铝模与构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尺寸差异,在进行搭建时,接缝的平直性很难得到保障,节点处也会产生较大的尺寸偏差。还有部分时候,在进行铝模的安装时,未能考虑到上下墙体接缝处的处理要求,导致墙底部分出现烂根情况。另外在安装时,还需调整好背楞之间的间距,提高销钉连接的稳定性,如果处理不良,在拆模之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漏浆问题。
        三、装配式建筑铝模爬架一体化施工技术的应用
        就目前情况来看,铝模爬架一体化施工技术已经成为了装配式建筑领域中应用频率最高的一类标准框架配置形式,其应用优势在于不仅能够提高建筑施工工作的开展效率,同时也能降低不必要的资金消耗,降低对于周边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铝模所发挥的作用在于采取与建筑外围相结合的方式得到精准可靠的混凝土测试数据,确保施工工作的开展更能满足相应要求,在脱离抹灰施工方式的前提之下,完成施工工作,保障建筑施工质量,提高建筑施工结构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一)装配式建筑爬架搭建技术的应用
        在开展装配式建筑铝模爬架一体化施工工作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满足装配式建筑施工工作的开展要求,我们需要在现浇剪力墙区域增设爬架附着,一般来说,附着区域分布在飘窗内侧的现浇楼板处、现浇阳台处或是边梁处等。为了保障建筑施工工作的有序推进,确保相关失踪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爬架的爬升角度和爬升高度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设备寓意监测,同时明确爬架的设计方案,您在现有的基础之上予以优化,使之与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铝模规格、预制构件、起重机以及整体结构规划等因素相契合。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避开爬升轨道的区域,更多的考虑外界条件变化对于结构布置产生的影响,充分确保装配式建筑所具备的通风、光照以及美观性了。除此之外,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装配式建筑施工时常面临着塔式起重机附着区域与预制构件所处区域冲突的问题,这就要求相应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能够结合实际的施工需求优化设计方案,并重点对于可能出现冲突的内容进行校正,确保最终所获得的设计内容既能满足建筑整体施工工作的开展要求,也能使建筑结构具备均匀受力的条件。
        (二)装配式建筑铝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结合当前阶段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发展的具体情况,铝模施工工作的开展需要借助pc构件的支持,而pc构件又对于构建的质量精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浇筑部分也应与前期设计需求相适应,在提高施工要求的基础之上,保障浇筑的精准度和可靠性,是你么施工技术能够真正满足该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要求,一方面能够保障混凝土的成型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实现对于预制构件于建筑现浇部分连接稳定性的优化。通常情况下,铝模一体化施工需要以pc构件吊装为首要施工环节,然后将大梁钢筋捆绑在一起,再进行铝模安装,并适当调整铝模安装的位置,最后及时吊装叠合板。pc构件与旅游相结合的施工形式与其他施工形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为了避免施工误差或是漏浆问题的出现,应提前对于装配式建筑中预置构件的贴合面进行衔接处理,消除接缝处的裂缝,促进混凝土质量的提升。同时在预制凸窗的时候,还需在pc构件上留有螺杆孔,调整好角模的方向和位置,优化凸窗设计质量。在施工时,叠合板的吊装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两点角模支撑所带来的影响,可以选择在叠合板的控制线上安装梁侧铝模,避免影响叠合板的安装质量。
        不同类型的装配式建筑对于施工工作的开展有着不同的要求,在运用装配式建筑铝模爬架一体化施工技术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考虑到该工程项目的个性化需求,将装配式建筑与铝模施工和爬架施工有机衔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施工体系,优化整体规划水平,提高施工工作的开展效率,强化施工工作的开展质量,降低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消耗与人工成本支出,使工程能够如期竣工。
        四、总结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已经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将装配式建筑与礼模一体化施工技术进行融合,不仅能够充分满足新时期建筑领域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也能够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至建筑施工领域当中,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不必要的建筑能源的消耗,在优化建筑质量的同时,弥补传统施工形势存在的不足。但结合实际能够看出,装配式建筑铝模爬架一体化施工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积极主动的发现导致现有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并灵活应用现代化施工技术优化施工水平,构建更加完备的施工方案,充分展现装配式建筑铝模爬架一体化施工技术拥有的优势,使之成为促进建筑领域稳定发展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文俊,钟强,张凯.装配式建筑铝模爬架一体化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9,v.48(S1):927-931.
        [2]马跃强,石震东,成炜,等.装配式建筑+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7,39(006):825-827.
        [3]张磊.装配式建筑+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00(012):172-173,229.
        [4]梁先军,李武.基于BIM,铝模,爬架等为一体的装配式住宅建筑快速建造技术研究和应用[C]// 2019年全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交流会暨施工技术2019年理事会年会.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