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1112319810417XXXX;天津市渝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中,相关施工设备、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和其他技术相比,钻孔灌注桩技术表现出适用范围广、噪声干扰小、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小等多方面的优势,正因为具备这些优势,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备受欢迎。然而,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具体应用的时候也存在一些操作难度较大的环节,对实际操作的施工人员技能要求较高,需要引起相关项目参建人员高度重视,重点控制好这些高难度环节的施工质量,这样才能为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效果提供保障。
关键词:建筑施工;钻孔灌注桩技术
1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优势
1.1经济效益突出
与其他灌注桩技术相比,钻孔灌注桩技术表现出良好的灵活性,能够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还便于施工人员根据施工环境选择适宜的施工工艺,且其施工难度较小且施工步骤得到了简化,从而致使建筑工程的时间成本显著减少,最终可获得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1.2 安全性能良好
安全是施工的前提,只有保证整个施工环境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各项工作才能得到顺利推进。基于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地下土体能够与基桩形成一个牢固的结合体,而灌注混凝土则促使地基产生了较强的抗压抗损能力,从而保证了地基的稳定性。由此可见,钻孔灌注桩技术为混凝土灌注提供了安全保障。
2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具体特征
(1)安全性能卓越。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中,灌注钢筋笼使用的是混凝土物质。由于混凝土的灌注使各个部分的黏合力更强,让整个工程更顺利地运行。值得注意的是,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很好的增压效果,可以对地基的稳定起到保护的作用。当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得到提升之后,地基不容易出现一些塌陷的情况,可以很好地强化地基,提升预防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2)稳定特性突出。在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技术主要是让建筑结构的整体保持一致性、连贯性,让建筑基础结构的密实性、防裂性、防渗性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使工程项目整体实现稳定发展。在工程的建设环节,需要对一些混凝土物质结构的质量进行检测,利用科学的检测手段实现功能、性质、特征的审核,保障其质量强度与工程项目的要求相适应,确保质量水平。(3)经济性能良好。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通过一些施工操作,用较少的施工费用去完成工程合同的要求,从而提升经济效益,钻孔灌注桩技术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对具体的施工应该进行控制约束,要依据实际的情况制订方案流程,且优秀的施工技术方案需要参与工程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
3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
3.1 钻孔机安装定位
在具体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的一大首要环节就是进行钻孔机的安装定位,相关操作人员应当根据施工图,将桩位进行放样,详细测定出施工现场地面的高程,对灌注桩的深度、部位等进行进一步细化,合理选择钻孔机的规格,确保机台的安装和定位工作能得到稳固性、准确化,从而为钻孔灌注桩顺利成孔提供保障。
3.2 落实好泥浆配置和护筒埋设等工作
在利用钻孔灌注桩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时候,相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泥浆配置以及护筒埋设这两项重要工作。通常而言,在进行泥浆配置的时候所需用到的原材料主要有水、黏土、添加剂等,工作人员应确保泥浆配置比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泥浆在钻孔灌注桩技术中的主要作用是冷却钻头、防止钻孔塌陷等,泥浆的质量和成桩的质量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在利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开展建筑施工工作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工程项目的基础参数完成泥浆的配置。第一步是要结合建筑工程地基的需要选择最佳的护筒材质,应用较广的护筒材质主要包括钢质与木质。在埋设护筒的过程中,护筒轴线必须和桩位的中心线具备较高的重合度,且底部应当和周边具备较高的结合度,顶面的高层要高于地面 30 厘米,同时还要控制好埋设的深度与倾斜度,通常而言,埋设的深度应保持在 100 厘米到 150 厘米之间,倾斜度则应当控制在 1%以内。只有确保护筒埋设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才能降低孔壁坍塌问题的发生几率,从而实现对孔口切实有效的保护。
3.3 完成钻孔操作与孔内清洁工作
钻孔是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的重中之重,钻孔的设计规格和灌注桩技术的施工应用效果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工作人员在正式开展钻孔作业活动以前,必须完成钻孔规格的科学设计工作,确保钻孔的深度以及规格参数满足相关施工规范,在落实好参数规格的设计工作以后,方可进行后续的钻孔施工活动,为了保证浆液的有效生成,在开展正循环钻进活动的时候,在成孔初期应加入适量的清水,并有效把控其比重,结合钻孔设计情况压好护筒,从而确保孔壁的稳固性,以免在后期施工中发生坍塌现象。待完成钻孔工作以后,应及时开展清孔工作,一般来说,钻孔的清洗往往采用的是换浆清孔法,孔底部的沉渣厚度应当控制在 5 厘米以内。
3.4钢筋笼的制作和吊放
在项目施工期间,钢筋笼的作用影响比较大。在实际建设中,工程人员还要对钢筋笼加强控制,这样才能提高整个结构体的质量水平,在钢筋笼的制作和应用期间,工程人员应对孔径进行直径测试。根据设计出来的施工方案制作钢筋笼,并逐步完善钢筋笼的焊接方案,在实际的钢筋笼制作期间,还要对其进行定型加固,避免在整个运输过程中钢筋产生变形。在实际施工中,应将钢筋铁锈除去,这样才能满足工程需要。根据钢筋笼的大小,对钢筋笼的各个部位做好加工,并实现分类处理,这样才能避免钢筋笼产生变形的问题。
3.5 混凝土的灌注
混凝土的灌注施工应采用连续浇筑的方式开展,将现场的具体情况作为参考依据,在进行导管的沉放之前,应对其连接部位的牢固程度、密实程度认真检查,避免出现漏浆、漏气等问题,从而保证混凝土的灌注效果。在正式使用导管之前还要完成试压工作。一般情况下,导管的埋设深度应保持在2~6 米之间,整个施工过程中不能把导管提到混凝土面之上,与此同时,还要对导管的提升速度进行合理把控,安排专业技术较高的人员观测导管,及时记录好导管的埋设深度和内外部混凝土的高差。
3.6 封浆工作
封浆是注浆作业完成后的下一道工序。若要保证注浆的后期质量,必须对封浆标准进行科学控制。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对封浆时间进行良好把握有助于提升施工效率。另外,无论是桩身构造还是桩埋深度都会对工程进度产生重要影响,若后注浆施工场地不够开阔,限于实际条件应首先在搅拌车内初次制备建筑原料,然后再迅速进行灌浆和筑模,这样方可使预应力支体的强度得到保障。
结束语
总之,建筑施工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施工技术,其中,钻孔灌注桩技术便是当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大重要技术,相关人员在实际运用该技术的时候,必须重点做好钻孔机的安装定位、泥浆配置、钢筋笼的制作安装等环节的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各类常见问题的防控和解决,这样才能实现确保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玉龙.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31):1103.
[2]魏优勤.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0,(11):137-138.
[3]冯小强.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20,(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