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10000
摘要:住宅小区地下室人防工程是指与地面住宅小区配套修建特殊地下室结构,除具有一般地下室建筑功能以外,还可在战时用于保障人员与物资的安全,兼具医疗救护以及人民防空指挥等功能。因此,住宅小区地下室人防建筑工程的设计必须在满足平战转换功能的基础之上,兼具适用性、经济性、合理性及安全性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人防工程设计;环保节能;地下室人防建筑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带动城市居住区规模不断扩大,居住区人防工程建设应贯彻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以“布局合理、功能配套、体系完整”为目标,并应遵循综合考虑所在城市设防标准、经济发展、居住区所处的环境条件,居住区人防工程尽量连通,形成网络;满足居民就近掩蔽以改善地下室人防建筑的设计方案,并确保住房设施的状况良好,本文研究了住宅区地下室人防建筑的设计分析。
一、地下室人防建设设计准则
人防建筑设计在地下室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设计准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人防工程适用性设计是与城市建设、小区总体规划相结合的准则,即要对地上与地下建筑进行综合考虑与全面统筹布局。因此,要结合不同的用途来进行科学合理的人防建筑设计,并要考虑到坚固性、经济性以及适用性等要求,以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第二人防工程经济性设计是与国家规范、当地相关标准以及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准则,即在设计前针对工程的总体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地下室人防建设工程的规模、建筑的类型与高度、所在场地的地质状况等等,然后遵循国家与当地的相关规范和要求,明确本工程人防建筑的防护类别、抗力等级、拟建规模以及战时功能等等,从而在正式设计阶段针对人防物资、人员掩蔽以及人防电站等各方面要素展开科学合理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与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配合与协作,防止存在重复设计的情况,或者避免出现设计缺陷。
第三人防工程合理性设计是与防护功能平战转换相结合。在人防地下室工程中,平战转换是可以将其与非人防地下室工程区分开来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求地下室的布局和人防建筑总体规划相一致,并确认其平时地下室功能与战时地下室功能之间是否可以实现统一。若是不可统一,那么要求人防建筑设计要满足平战功能转换的条件,同时也要具备相关转换途径,以实现人防建筑设计的最优化。
二、住宅小区地下室人防建筑设计要点
2.1 工程选址与总平面布局
在地下室人防工程建设中,应根据地形特征、自然景观和项目环境确定合理的规划,并选择有利的地形,以确定合理的平面设置和结构设置。要保证布局结构清晰而完整,运输连接方便,没有不必要的干扰。在设置规划过程中,避免易燃和易爆的生产和储存区域,同时远离车间、仓库和储存危险液体的区域。此外,住宅区可以与相邻的人防工程项目联系起来,以形成一定的规模,提升综合防御能力,
2.2实践中的人防排水设计
为使住宅小区地下室人防建筑应用中具备良好的排水功能,需要考虑相关人防排水设计。
在此期间需要做到:(1)在人防建筑出入口位置,设置好集水坑,并通过考虑密闭渠道所在位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的集水坑;(2)在地下室人防建筑洁净区域,需要设置好排水设施,并通过合理设置相应的集水坑,使厕所冲洗废水及其他废水等能够及时排出去;(3)在人防排水设计中,设计人员应重视潜水泵、排水管道的配合使用,并提高铸铁管材料排水管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地下室人防建筑应用中的排水效率。同时,设计人员要在人防排水设计中注重水泵结合器在室外的合理设置,有效控制室外消火栓用水,促使人防建筑设计工作内容更加丰富,逐步提升设计水平。
2.3平战结合原则及平战转换措施
住宅区人防地下室通常是社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项目必须与社区建设相协调,全面考虑地上和地下建筑的功能,然后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布局,以期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战时和和平时期的功能具有不同的要求,为了平衡两者的要求,住宅区的人防地下室的建设项目需要采取有效平战转换措施,平衡两个时期的不同需要。根据建筑的性质和结构,在战时采取一些必要和可行的措施,以满足战时规定的保护和使用要求。和平时期的转换措施应基于以下原则:第一,转换最低工作量原则;和平时期类似使用原则;一次性开发和分阶段实施原则、快速、经济、简单和可靠的转换措施。在战时,应充分考虑材料、设备、民兵和人员撤离的征用。在设计人防建筑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住宅区人防建筑的功能符合和平时期转换的要求。
2.4实践中的地下室出入口设计
住宅小区地下室的出入口设计,需要设计人员能够结合地下室实际情况及人防建筑的功能特性,针对性地开展地下室出入口设计工作。具体为:(1)设计中应考虑安全问题,合理设置防护单元,结合行业技术规范要求,在地下室人防建筑设计中对防护单元出入口进行科学设计,不断完善人防建筑设计方案;(2)将战时所需的地下室出入口设置在室外,并充分利用汽车坡道、自行车坡道等要素,确保人防建筑设计中防护单元出入口设计的合理性,保持住宅小区地下室出入口良好的设计效果;(3)实践中战时的主要室外出入口通道的出地面段,应设置在倒塌范畴以外。同时,人防地下室设计中出地面段设置在倒塌范畴之外,平日采用则需设置口部建筑,以轻型、单层建筑为主,并通过考虑防倒塌载荷要求,重视人防地下室出入口设计中通道顶板与底板的合理选用,细化住宅小区人防地下室出入口设计内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一名责任意识强烈的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在地下室人防结构的设计中,要根据建筑工程地下室的实际情况把握好设计的关键点,规避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遵循住宅小区地下室人防建筑设计基本原则,以提升人防设计的水平,以便将地下室人防战时效益充分地发挥出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郑建义.浅谈某住宅小区地下室人防工程建筑设计[J].江西建材,2016(05):35.
[2]史安.住宅小区地下室人防设计浅谈[J].江西建材,2014(14):62.
[3]许银萍.住宅小区地下室人防建筑设计初探[J].江西建材,2016(15):44+47.
[4]孙媛媛,田川,焦禾昊,等.北京市昌平区某住宅小区结构设计[A].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结构》杂志社.第五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结构》杂志社,2015:3.
作者简介:
陈琛(1991.11.02),女;河北省平泉县;蒙古族;建筑学硕士;建筑设计师;研究方向:人防建筑设计,传统村落商业空间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