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王丽娟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王丽娟
[导读] 摘要: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土木工程建设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在科技推动之下,不断提升了工程质量以及整体水平。
        身份证号码:12011219860714XXXX;天津市浩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土木工程建设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在科技推动之下,不断提升了工程质量以及整体水平。然而,就现阶段情况来看,我国与国外不少发达国家都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需不断强化工程质量方面管理,对于施工技术不断进行研发以及应用,进而促使土木工程能够快速到达领先水平。在现阶段土建工程之中,混凝土具有的结构属于重要环节,并且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1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难点
        1.1水热化问题
        由于混凝土结构中使用了大量的水泥,水分含量相对较高,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无法有效排除内部水化热,整个混凝土构件可能会出现裂缝问题[1]。此外,一些工程需要使用精细的混凝土构件,需要一次浇筑完成,这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特别是配料、外加剂、水灰比、骨料选择水平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1.2收缩系数问题
        目前,建设项目中的混凝土结构较为复杂,往往由不同掺合料、水泥、外加剂组成,级配和强度要求也不同。当这些物质与水混合时,会以不同的方式蒸发。如果施工人员不对各参数进行全面分析,容易造成混凝土构件收缩程度不一致,会使构件强度降低,进而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
        1.3施工周期问题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重要的施工材料,一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会使用价格低廉的混凝土材料,或者选用一些等级和强度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这使得混凝土施工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此外,一些施工队伍缺乏充分的技术交底,混凝土施工管理不到位,缺少有效的防裂措施,无法保障施工质量。
        2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2.1 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
        为确保达到有效的混凝土温度应力控制目的,需要把水泥用量控制好,在使用水泥时,会有热量释放,此时如果热量过大,则会影响水泥参数,最终在制备混凝土时,使水泥热量封存于混凝土内部,不能及时释放的热量,会逐步增加混凝土温度应力,因此必须要注重水泥用量的控制,进而达到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的目的[2]。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周围温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浇筑温度,一旦这一温度被改变,混凝土浇筑质量及内部应力等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具体施工过程,避免施工环境处于高温及温度变化较大的状态中,一旦上述天气环境中必须要进行施工,此时应注意降温操作,还可以从冷冻角度来处理施工过程所用的混凝土,尽最大可能降低混凝土自身温度,使得施工需要及施工质量得到充分保障。
        2.2选择高性能混凝土
        对比一般混凝土来说,在混凝土具备较高性能的情况下,其具备的力学特性及耐久性等往往会更好。目前,在土木工程建筑中,高性能混凝土开始广泛应用,结构具体施工环节,应注意高性能混凝土的正确选择,同时优化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技术,并且还应该把混凝土应用原理充分明确,简单来说,就是应注意不断提升混凝土组分细度及活性等参数,彻底去除粗骨料,为材料质量提供保障,使得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及耐久性显著提升,此外还应该科学合理地添加钢纤维,促进混凝土韧性及抗拉性能逐步提升。针对高性能混凝土应用过程的原理内容进行考虑,在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条件:第一,改进材料配合比,把>1mm粒径的粗骨料去除,提升混凝土性能[3],在有效提高混凝土堆积密度的情况下,对高性能混凝土孔隙率的降低能提供极大帮助。

第二,针对具有较高活性组分相容性的减水剂进行选用,从材料强度方面进行分析,水胶比会严重影响材料强度,所以应尽可能对合理及科学的高效减水剂进行选用,为材料性能提供保障的同时,使水胶比得以大幅度减小。
        2.3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较为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裂缝,一旦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情况,会给结构性能、稳定性、整体建筑施工质量等带来直接影响,所以针对裂缝问题应采取科学措施进行解决,对此,就应该在混凝土抗裂性能方面进行提升。具体来说,为确保混凝土裂缝问题得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过程,应注意以下施工技术管理内容:第一,高度重视添加剂的适量添加,在混凝土进行具体配制的过程中,添加剂能保障混凝土精准自缩值,使混凝土配制质量全面提高,确保混凝土质量能与工程需求相符。此外,针对添加剂进行添加的过程中,应对必要操作规范及标准要求进行充分掌握,严格把控添加剂剂量,确保添加剂的添加操作具备科学性及合理性[4]。第二,注意混凝土材料性能,较强抗拉性、抗伸性是金属及有机这两种纤维的显著特性,把上述纤维材料加入混凝土内,能使混凝土材料抗裂性能显著提升,为逐步提高混凝土质量提供保障。第三,合理配置混凝土,配比混凝土的过程中,应把各添加原料的名称充分明确,同时还应该精确确定各原料实际配比数量,具体来说,可对先进测量设备进行应用,借此计算并明确各原料参数比例,基于与标准质量要求相符的混凝土配比参数选择,为混凝土抗裂性能及质量提供基本保障。
        2.4加强混凝土缺陷检测工作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结构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缺陷,因此要加强对混凝土结构缺陷。混凝土的缺陷是指那些破坏混凝土结构的连续性、完整性,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以及使用寿命受到影响的问题。混凝土缺陷措施检测是指对其内部存在的缺陷进行检测,从而判断出混凝土材料、结构等方面是否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混凝土缺陷检测工作主要是检测混凝土结构中是否存在裂缝、空洞、表面的损伤情况等,比较常用的混凝土缺陷检测方法是超声法,通过设备发射的低频超声波回弹的数值,能够帮助技术人员直观的看出混凝土结构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其呈现的数值与标准的数值是有很大差异的,还能够帮助技术人员确定缺陷所在的位置,以便于技术人员开展修复工作。混凝土缺陷检测是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重要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5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的混凝土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还比较低,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不能够熟练的掌握多种现代化施工设备。所以施工企业要加强对一线人员施工技术的培训,制定完善的技术培训方案和计划,定期开展集体施工技术培训;此外,在招收施工人员时,还要进行施工技术岗前检测和岗前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够满足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要求,最大程度降低人为因素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影响,并对施工人员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帮助施工人员树立高度的职业道德观念,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能够顺利开展,全面提供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综上所述,相关企业应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促进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卢余跃,薛金鑫,吴家彪.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J].当代旅游,2019(12):229.
        [2]林琳,黄沿才.土木工程设计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分析[J].散装水泥,2019(05):66-67.
        [3]黄张鹏.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09):109-110.
        [4]马震.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要点及质量管理初探[J].地产,2019(11):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