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分析 艾合买提江•艾山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艾合买提江•艾山
[导读] 摘要: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我国社会能源需求正在逐年增加,特别是近30年间我国修建了大量的水库水坝等水利工程,农村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修建规模、修建数量十分可观。
        新疆白水水电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省阿克苏市  843000
        摘要: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我国社会能源需求正在逐年增加,特别是近30年间我国修建了大量的水库水坝等水利工程,农村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修建规模、修建数量十分可观。在长时间的施工中可以发现,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渗漏问题,充分利用好防渗技术进行施工,能够降低渗漏问题的发生概率,从根本上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耐久性和实用效果。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
        引言
        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基础的工程之一,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在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渗水的现象。为此,施工人员需采取有效的技术,将其应用在施工中,加强对渗漏现象的处理,完善施工的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分析,并不断研究施工的防渗技术,有效促进后续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
        1农田水利工程渗水原因
        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无论是施工方面的原因,还是后续使用的原因,都有可能给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进而导致工程渗水。另外,农田水利工程从确定立项、进行招投标到真正投入施工再到验收,往往需要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又存在多级分包等情况,这都可能给农田水利工程的施质量带来负面影响。鉴于其影响因素复杂,想要利用防渗技术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处理,就必须首先了解其发生渗漏的原因。具体来说,常见的农田水利工程渗水原因可分为3个方面。一是农田水利工程的结构变化。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实际上并不简单,其中每个环节都需要技术支持,每个结构数据都需要精细计算,最终其质量才能够得到保证。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很多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都存在结构临时变化的问题,这必然会给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带来负面影响,最终导致农田水利工程渗水问题。二是变形缝。农田水利工程本身需要承受水流等外界因素,为保证其定性,施工时预留的变形缝都比较脆弱,这种变形缝可能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渗漏。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还有部分单位为了节约资金投入,会选择购进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这些材料本身的性能十分堪忧,即使以最佳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也很难保证变形缝在长期使用中不发生渗漏。再加上施工人员素质不过硬的影响,农田水利工程渗漏的概率非常大。三是改建不当。其也是导致农田水利工程渗漏的原因。实际上,在正式开始使用之前,农田水利工程是需要进行适当改建的,但是很多施工人员在改建过程中未能考虑到其基础结构的支撑能力,也没有计算好扩建成本,这就会导致改建结构存在质量问题,很容易出现混凝土结构变形、渗漏等情况。
        2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具体的防渗技术
        2.1防渗墙的施工
        近年来,农田水利工程渗水的现象频频发生,施工人员根据该现象进行不断的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渗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有效的应用该技术,可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防渗墙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利用该技术不仅有着防渗的功能,同时对灌溉以及防洪均有着良好的作用。防渗墙包括锯槽法以及深层搅拌法两种方式,均可以改善工程施工中的渗漏现象。在实际应用中,需建立水电站,有效进行充足的发电,满足施工的需求,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若出现渗水的现象,容易造成该地区人们无法正常用电,影响其日常生活。因此,在施工中,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技术。如,针对筑坝土料的因素形成渗漏,施工人员可利用深层搅拌的方式,进行防渗工作。在筑坝的内部需要搭建高强度的墙体,将水泥喷入到筑坝内,并将水泥与土体进行有效融合,成为一道防渗墙,可有效减少渗漏的现象[1]。同时对于渗漏的地方有较多的碎石,可采用锯槽法,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将渗漏的部分进行充分切除,并完善渗漏的部分,继而以此达到良好的防渗效果。


        2.2灌浆技术
        调研发现,在具体的作业中,利用灌浆技术进行施工,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之处。主要体现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作业面非常多,操作施工技术复杂程度较高,无法保障施工效率,同时需要使用到的材料类型多样且复杂。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将灌浆技术分为两种。首先,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该施工技术需要利用高压设备,应用水泥所具有的物理性质,使水利工程进行灌浆的施工层,形成稳定程度较高的结构,其技术的关键要点在于,当水泥结构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时,可以产生具有不规则性的结构体。而这种结构体的产生,可以对工程形成良好的保护作用,将工程所具有的防渗性能体现出来,使防渗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其次,控制性的灌浆技术。在使用过程当中,主要是对水泥压力进行改变,并积极引进与使用先进的控制系统。该施工技术所包含的科技含量非常高。同时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对灌浆的范围做高强度、高效的把控,才能在根本上使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墙体的结构稳定得到保障,为工程的应有作用发挥奠定坚实的基础。
        2.3沥青防渗施工
        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施工中,可采用沥青等材料,有效起到防渗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展开清理工作,避免在施工中出现细小的颗粒,对整体的施工造成影响。并应当将底部压实,防止其土层中出现缝隙,导致渗漏的现象发生。在清理完成后,需在其表面洒水,确保底层的湿润,便于施工人员更好的开展有关工作。在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完成后,需利用设备喷洒沥青,继而可有效形成一层薄膜,其厚度大约在6 mm左右,具有不透水的功能[2]。同时施工人员利用素土对其加强保护,防止薄膜受到外界的损坏,无法起到防水的效果。在实际施工中,还需利用沥青的混凝土展开工作,并将碎石以及砾石等有关材料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将其加热,可有效的用于施工中。在对混凝土运用中,对其保护面的厚度也有相应要求,需使其保持在12 cm左右,更好的起到防护作用。
        2.4复合土工膜技术
        常用的土工膜包括无纺布和塑料薄膜。随着技术的发展,聚乙烯等土工膜在水利工程中也被广泛应用。为提高堤坝防渗效果,还可以利用乙烯乙酸改性沥青混凝土膜或复合土工膜。复合土工膜具有较强的延展性和防渗性,且质地较轻,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广泛。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根据渗漏问题的不同原因,利用针对性的复合土工膜类型。在土工膜施工时,为避免出现缝隙,则需要高效衔接防渗体和土工膜,提高堤坝防渗效果。但是施工中应注意保护土工膜,以免损坏影响堤坝防渗性能。
        结束语
        防渗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有效避免工程渗水,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形成安全隐患。为此,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施工中,需采用合理的防渗技术,加大对工程的防护,在各方面对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并不断完善施工作业内容,并加大对施工的重视,做好防渗策略,以此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燕.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24):96-97.
        [2]邵文婷.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与防渗技术[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48(12):46-47.
        [3]成燕.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初探[J].地产,2019(24):147.
        [4]李照庆.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的灌浆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6):37+39.
        [5]王宇.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6): 4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