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樊慧 530000
摘要:本文对BIM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专业协同设计、管线分布以及模拟施工作业等方面应用,希望能为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水平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地下综合管廊;BIM技术;施工质量
引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涉及多方面内容,其施工质量关乎民生,将BIM技术应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有利于解决该项目工程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以及工期紧张等问题,极大地提升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如何应用BIM技术,是目前各相关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1.BIM技术特点
BIM也称之为建筑信息模型,常被应用于各工程项目建设中。各项数据是BIM建立3D立体建筑模型的载体,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及时更新各项数据信息,增强信息数据精准性同时,也能保证3D立体建筑模型实际应用效果,也实现了各方位专业协同设计。
BIM技术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可视化。结合各项数据信息建立3D模型,实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全过程可视化,极大地保障施工质量。
(2)可协调性。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之前,应用BIM技术模拟施工,对此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施工问题进行处理,减少设计变更同时,也便于各单位间建立良好的相互协调关系[1]。
(3)可模拟性。应用BIM技术建立地下综合管廊模型,并在施工阶段模拟各种不同施工方法,为最终施工方案确定提供参考依据,最大程度上确保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质量。
(4)可优化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所产生的几何、物理以及规则等信息都可以借助BIM模型进行展示,有利于更好地优化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流程。
(5)可出图性。BIM技术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应用,不仅可以对施工图纸进行绘制,也能加工构件图纸,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提供了极大地便利,其图纸精准性也得到提升,促进施工效率和质量提高同时,也能有效弥补传统二维图纸存在的不足。
2.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BIM技术具体应用
2.1专业协同设计应用
为了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通过应用BIM技术来进一步协同设计和施工等单位或机构。因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特殊性和复杂性,所参与施工任务的单位也相对较多,使得实际任务责任分配较为混乱,导致各方协调性较差。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应用BIM技术,有利于将该项目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全部信息和数据在各单位间实现互通共享,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同时,也能防止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丢失。
例如,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设计阶段,设计单位通过应用BIM技术并建立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设计,最终设计效果交由施工单位,组织各单位对各自负责的工作进行交底,既能让施工单位准确了解设计单位的设计意图,实现设计与施工完美衔接,针对设计中潜在的问题,也能及时发现,更好地保障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质量[2]。将设计方案中潜在问题转换成数据信息上传至BIM管廊模型中,对其进行修改与调整,构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动态化管理体系,有助于及时掌握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控制,使其短时间内处理施工问题。设计缺陷和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不符等问题经常在施工阶段出现,施工单位通过应用BIM技术,及时将此类问题进行反馈和修正,以此来保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顺利施工。由BIM技术建立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模型可作为该项目竣工阶段验收依据,保障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验收质量。
资源共享是BIM技术应用优势之一,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应用,实现了设计与施工无缝对接,在相互专业设计协同条件下,构建新的工程项目合作关系,发挥协同合作效用,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
2.2管线分布应用
安装管线(给水、排水、通信等功能管道)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关键环节,对施工技术水平要求极高,出于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复杂、管线多样等施工难点综合考虑,将BIM技术应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发挥BIM技术信息收集和整合作用,在软件中导入各单位所有数据模型,分析与检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是否存在问题,布置规划是否合理,根据所发现的问题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计划进行修改,确保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相一致,既能防止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太多,又能最大程度上保证管线分布合理性,保障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质量,避免施工完成后发生不必要的问题。
此外,大直径管线加工作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重要工序,对其精度要求较高,通过应用BIM技术,对大直径管线加工精度进行控制,利用BIM模型来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相关信息收集和获取,使管线加工要求更加清晰化,可有效降低材料浪费,节约施工成本。
2.3模拟施工作业应用
基于BIM技术建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模型,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例如,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应用BIM技术并以动画视频的方式来展示施工现场并演示施工操作,将施工方案进行展示,突显其施工方案优势与可行性,便于各施工单位相互比较,为招投标工作开展提供了极大地便利。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管线汇合处经常出现复杂结点,施工难度较大,为了解决施工复杂结点问题,应用BIM技术来模拟施工作业,有助于施工人员清晰掌握和浏览工程中复杂的施工结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可行性施工计划,保证施工精准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了传统二维图纸不足。针对工程项目中重要位置施工,可借助BIM技术来对不同类型的施工方案进行模拟,提升各施工方案可操作性,使其快速确定最终施工方案。此外,借助BIM技术中4D模型功能来对施工现场进行模拟,不仅能够合理配置资源,也能根据施工进度科学安排施工计划,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水平。
2.4施工现场监控应用
施工环境复杂、地下内部空间有限、管线密集多样、参与单位过多以及项目施工周期长等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项目明显特征,施工中也存在诸多风险隐患,加大了施工难度。基于此,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应用BIM技术,来实现施工现场实时监控平台搭建,实时监控平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智能移动终端和机房集中监控系统平台。智能移动终端负责向各单位提供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过程查看;当地下施工时,一旦发生危险,机房集中监控系统平台会立刻发出警报,其管理人员及时收到警报信息并启动应急方案,确保地下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同时,也能实现对施工风险有效控制。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实际施工过程中,在BIM平台上导入地下综合管廊全部施工信息数据,有利于施工管理人员随时掌握地下施工情况,若发现施工问题可及时进行处理,为一线施工人员提供有效指导,提升施工方案可操作性。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属于地下作业,由于地下内部空间有限,施工难度较大,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土层不均匀下沉等问题,导致地下综合管廊的高程和坡度产生变化,同时极有可能在管线交接处发生错位、渗漏等情况。针对地下作业时常发生的问题,利用机房集中监控系统平台对地下作业实时监控,便于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降低施工事故发生几率。
结束语:综上所述,由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过于复杂和繁琐,加上地下空间施工限制,提升了设计与施工难度同时,对各类施工风险隐患也难以控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应用BIM技术,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地下综合管廊施工问题,保障施工质量,最大限度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周冀伟,陆明燚,罗运平.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20,49(S1):492-494.
[2]梁宁慧,兰菲,庄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0,16(06):1622-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