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探讨 夏瑞方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夏瑞方
[导读]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海绵城市成为了城市开发和建设运行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天津滨海泰达航母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0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海绵城市成为了城市开发和建设运行中最为重要的内容。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大幅度的增加了城市地表的不透水面积,减缓了雨水的下渗和市政排水系统超负荷运转,造成内涝现象。本文就对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海绵城市;园林;绿化;设计
        1、“海绵城市”理念及发展现状研究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我国“海绵城市”是一个新的概念,而在一些发达国家,“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技术早已发展成熟。早在20世纪末,“雨水工程”项目就在瑞士得到大力推行。在房屋建筑中,在屋顶都向下接有雨水管道,通过雨水管道将雨水直接排入下水道。在瑞士的“雨水工程”中,划分到以每户为一个单位,在室内建造蓄水池,将雨水引入蓄水池经过滤后加以利用。瑞士的环境优美干净,以“花园之国”著称。这个系统的初期投资并不高,但是却很有成效,而且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实现了对雨水的多种利用。
        2、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绿化运用中的关键因素
        2.1做好海绵城市与园林绿化规划建设
        建设海绵城市,特别是在园林绿化层面上,要预先安排好规划工作。还应注意在规划建设时,城区内的排水系统应与园林绿地、景观、河流、湿地等相连接,让河流冲击沉淀物能与园林空间相结合,充分发挥园林绿地以及绿地植物的海绵功能。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规划海绵城市与园林绿化时,坚持保护原有地形地貌与植被的原则,避免大规模的大挖大填,这是海绵城市建设中尤其要重视的要点。
        2.2园林绿化要坚持以海绵城市理念为主的原则
        优先做好修复水生态工作是建设海绵城市的关键与首要任务。进一步实施保护和恢复原有水体,不断加快雨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高效管理,让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得以不断加强。园林绿地与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只有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前提下,才能加快推进园林绿地建设,从而实现自然与城市的和谐相处。
        3、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应用
        3.1在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作用,结合城市绿地的发展和结构要求,控制好绿地建设的细节。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要做好对园林绿化层次的分类,将海绵城市理念与地下水系统合理规划和有效融合,在城市遭遇暴雨或洪涝时能够通过自身的排水功能进行有效排解。此外,城市海绵理念下还需要做好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作,做好排水方面的设计,为城市排水工作开展提供理论指导作用。从这个方面来看,在城市园林设计中通过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有利于建设绿地园林,可通过降水的渗漏、储存及释放等,不断完善绿地系统。
        3.2水体建设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水体建设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雨水过滤,另一种是自然促渗方式,这是目前城市绿化中经常用到的方式。当采用雨水过滤方式的时候,通常会用到透水铺装工程技术,对雨水进行处理。透水铺装可以将比较高的孔隙率,或者是透水能力比较好的透水材料用在绿化道路的路面。

透水铺装中储存雨水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基层,所以基层的孔隙率相比其它位置要大,同时它的面层是和雨水、大气等都是直接接触的,担任着承受道路荷载的重任,因此必须要有良好的透水性。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透水铺装的雨水径流削减能力一般在40%以上,在90%以下。当遇到暴雨的时候,透水铺装的洪峰削减能力会稍有降低,会在20%以上,80%以下。此外,还能够在城市园林绿化道路上附近的空地上,如广场的空地,建立渗透沟、植物缓冲带。对于道路两旁和广场附近来讲,要积极建设渗透沟和植物的缓冲带,并利用一部分区域加强雨水系统中有内容的有效支撑,当其不下雨的时候,就可以对其干枯的河床进行系统的利用,不断加强植物草被的有效完善,从而更好的改善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不断加强其他设施开发的性能。对于广场周围的空地可以采用雨水精细化进行处理,让街道有着更好的绿色优化。同时,在广场周围也能建立一个小型的喷水池。例如,当供人观赏的喷水池水景,以及园林道路两侧,可以建立排水系统。可以让植物和渗排水水管之间能够相互合作。同时还需要采用植被的净化作用结合过滤装置,从而共同解决雨水问题。
        3.3积极渗透安全性理念
        针对下凹式绿地标高,要比园区道路和广场标高低一些,在行人较多的情况下,要想防止出现突发事件,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冬青和垂叶榕等植物进行优先种植,保持行人和绿地适当的距离,由于作为绿篱的植物欠缺良好的耐涝性,所以绿篱的种植土标高应比路面低一些,至少低3cm,但是要比下凹式绿地排水口标高要一些。其次,如果园区道路较宽,应加强坐凳式矮栏杆的设置,将防护作用和休息坐凳等功能发挥出来,而且在层次感的带动下,可以将立面效果予以丰富化。
        4、注重园林绿化,促进海绵城市发展
        4.1做好绿化养护和管理,提升绿地品质
        在城市绿地建设中需要遵守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条例,比如《XX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等规章规定,从严查处侵占绿地和破坏绿化的违法案件,保证城市绿化的质量。园林绿化工作开展中需要保证管理的科学化、精品化,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提升园林绿化管理效率,在保证绿化的同时,提升景观的精美性和精细性,使得园林绿化景观实现花树成景、绿荫成片的效果,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在城区绿化中需要以主干路为基础,以公园以及广场为重点,做好城市街头、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区等各点的绿化工作。
        4.2保证绿建多样性,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中绿地是实现海绵作用的关键,在公园绿地建设和改造中,需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落实海绵城市理念,提升绿地以及园林景观的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功能,促进海绵城市的建设和发展。(1)做好城区闲置空地的绿化,不断扩大城区内的绿地面积,在绿化过程中需要保证植物的多样性,保证绿化的层次性。(2)城区绿化中公园广场的设计尽可能采用绿地设计方式,减少硬化铺装面积。(3)在城区绿化景区建设中尽可能利用透水铺装的方式,保证水资源的应用效率。(4)城区的河道位置可以应用传统景观调整水流的调蓄能力,通过设置橡胶坝等方式提升河道的蓄水能力。如围绕海城河进行综合治理,利用原有水岸和地形打造沿河公园湿地。(5)建设雨水花园。通过建设下凹绿地,利用地形特点建设雨水花园,再在周围铺设卵石,提升整体蓄水和渗水功能。
        5、结论
        综上所述,在海绵城市理念下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的设计,就需要考虑海绵城市的地形,通过地形特点并且采用创新方式,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设计。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要以城市生态环境为建设前提,必须以因地制宜的原则,规划出适合海绵城市的城市园林设计发展的方案,进而根据海绵城市园林建设的实际需求,对城市的园林进行优化设计,促进城市空间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慧.浅谈住宅区园林绿化设计融入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性[J].科技资讯,2019,17(07):54-55.
        [2]史志鹏,张根广,何婷婷,刘美艳.海绵城市理念下校园绿化场地更新设计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38(23):19-21+96.
        [3]原振华,段汉明,谢培琦.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06):47-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