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党涛
[导读] 摘要: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水利工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型水利工程可以满足农田的灌溉需求,同时也具有防洪防汛等功能。
        安康市汉滨区五里镇人民政府  陕西安康  725000
        摘要: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水利工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型水利工程可以满足农田的灌溉需求,同时也具有防洪防汛等功能。尤其是在小型农田中,水利工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乎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但在实际建设管理的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引言
        在我国农业发展期间,小型水利工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系统,对促进生产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水利工程是保障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项目,也是保障农业生产和存储的安全措施。因此,必须重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强化管理活动、增加资金投入,落实管理制度,进而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服务。另外,小型水利工程还能通过节水灌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促进作物的生长,加速农业经济的发展。
        1小型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小型水利工程关乎整个农业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生活的水平,我国十分重视水利设施建设,在工程建设方面投入力度持续增加,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工程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通过灌排渠系、排水、水窖、防洪道、小坑塘、塘坝、蓄水池等水利设施,在防汛抗旱、灌溉保障,农村人畜饮用水安全、水资源节约与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其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集蓄、引、提、排相配套并举,逐步形成了以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为核心,若干大中小型水利工程组成的工程体系,大大提高了农田质量,扩大了灌溉面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最大限度地防治旱、涝、盐、碱等灾害现象。新时期下,应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加强小型水利工程、小型河坝、工程养护与维修管理,以增强基层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快中小型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推进小型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确保水利工程整体运行效率,实现农村布局规划,提高农作物增产、增收。
        2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难度大
        水利工程在电力行业、生活供水以及农业灌溉等多个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应用,同样地,得益于经济的发展,小型水利工程也得到进一步细分。不同类型的小型水利工程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有所不同,与此同时,小型水利工程的修建还受到施工环境、地质条件等多项因素的影响。此外,就目前国内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而言,并没有统一规范的施工管理标准,这进一步提升了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难度。因此,在能源、设施、技术等环节,要想实现统一管理的难度较大,严重阻碍了小型水利工程的发展。
        2.2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现阶段,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较明显的特征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农民参与频率较低,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大部分农民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都没有深入地了解,而且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一时间无法改变自身的传统观念,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并不积极,并且工程后续的管理维护工作的开展比较困难。2)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现行的管理制度仍然采取传统的管理制度,对于新农村的建设发展需求难以满足。3)多数小型水利工程的运维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尤其是维护管理资金的缺乏会对后续运维工作造成严重影响。而且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比较匮乏,管理模式效果不佳,领导者管理决策不够科学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制度的完善性。
        2.3施工队伍不专业
        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与工程队伍的技术水平有直接关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小型水利工程的规模比较小,施工场地比较分散,工程施工比较繁琐且利润低下,所以普遍为个人挂靠的承包方式。这种方式组建出的施工队伍并不专业,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加之监管力度不足,管理体系不完善,导致工程建设质量受到巨大的影响。
        2.4工程老化失修,设施损害严重,技术性不强
        小型水利工程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综合工作,但由于一些地区灌溉泵站建设时间较长,因缺少灌溉与排涝配套设施,科学管理应用、养护维修、检查检测等基础设施较为脆弱,农村饮水困难,再加上设备维护不及时,损坏和老化程度严重,造成地下水资源浪费,抵御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抗旱抗灾管理体系和预警监测体系受限,增加了安全隐患,制约区域灌溉,长期效益也作用性得不到发挥,农田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2.5验收不规范
        验收工作是确保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最后一道安保措施,是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道程序。因此,在验收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工程建设规范,并结合施工图纸和施工合同,确保工程质量合乎使用标准。但实际上,相关部门的不重视,再加上农村缺少专业的验收人员,导致在验收过程中并不能及时发现工程质量问题,且不少小型水利工程在未经验收的情况下就被投入运行,这对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2.6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归属界定困难,产权制度不规范
        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建成时间较长,经历多次维修、扩建和改革,办理产权移交手续不正规、不及时,产权归属不明确,难以实现抵押变现,工程经营管理的投资回报率较低,利益驱动机制弱,产权评估等服务机构还未建立,无法完成对工程设施的价值评估,工程存在建、用脱节,用、管脱节。管护责任不清,管护不到位的现象。缺少相关法律程序的认可,对市场主体的吸引力不足,投资、使用、经营主体各自的利益保障不充分,导致新型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社会资本进入难。
        3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对策
        3.1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在小型水利工程修建过程中,为了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可以采取分层管理方式,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参与施工的人。可以通过实施招投标制度选择施工方,投标单位还应当重视验收管理工作,加强监督管理,从而保障工程的质量;在施工准备阶段,应当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为每个施工人员分配合理的工作任务,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此外,还应当严格审查施工图纸,加大设备的检查力度,避免在施工环节出现问题;在施工阶段,要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若发现具体施工情况与图纸有出入,应立即检查问题所在并采取解决措施。此外,安全防护也是施工环节必须重视的问题,只有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才能确保工程顺利竣工;最后是验收环节,这需要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按照法律法规、合同规定,严谨细致地完成验收工作,从而确保工程能够投入使用。
        3.2完善工程监管机制
        管理小型水利工程需要构建一套监管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制度与体系。管理小型水利工程主要涉及三个主体,包括政府部门、管理机构与农民。由于三个主体追求不同的目标,并且最大化管理组织利益与农民利益之间存在矛盾需要通过政府部门进行调和,因此监管小型水利工程的体系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包括外部监管体系与内部监管体系。其中外部监管体系共包括三个层次,分别为村、乡镇、县,主要通过这三个层次监管受益农户和管理组织来实现政府的监管。

政府主要依靠法律规章、管理制度等对管理组织进行约束,并对其实施考核,检查、督促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取得的成效、对奖惩制度进行严格考核,保障小型水利工程能够实现运行的规范性,充分发挥小型水利工程的效益。而内部监督体系则是在管理组织与受益农民之间、管理组织与其内部之间构建监管体系。
        3.3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意识
        定期组织人员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过网络化、智能化的现代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工程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管理能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人才,降低小型水利人为风险,满足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技术、监管、维护等各方面的需求,保证工程顺利运行。
        3.4加强管理维护
        要确保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不仅要做好建设管理工作,还要做好维护管理。水利管理部门应该明确自身职责,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制定健全的管理维护细则,构建完善的管理维护网络。不仅如此,还要明确维修养护的费用标准,可以根据受益面积进行划分,适当收取维护费用,保障各方的利益。
        3.5创新融资机制,拓展资金渠道
        在新农村背景下,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有重要意义。该工程具有投入资金大、效益回收慢以及建设周期长等特点,这些都造成了投资渠道极为单一的情况。另外,促进小型水利工程基本设施建设的方针政策不够完善,工程开展得不到相应的政府补贴,而且也没有任何的投资失败补偿,使金融机构对此失去耐心和热情。现阶段,大部分水利设施都是利用公益资金建设,部分金融产品缺乏创新性。但是与农业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产品较为简单,在建设小型水利工程时无法独立,仍然依赖于国家政府的资金支持。构建健全的风险保障体制可以为新农村背景下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开辟新的融资渠道,获取到更多的建设资金,保障水利工程有效进行。
        3.6提升农民在管理中的参与程度
        加强农民与政府部门、管理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努力提升农民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参与度。并构建一种创新、自主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环境,以吸引农民以更高的责任心、主动性、积极性参与到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中,对组织管理目标进行进一步的提升与优化。将农民变成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主体,对农民自主管理制度进行落实,积极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使农民意识到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除此以外,还需要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全过程中实现农民的参与,从本位思想这一角度出发,使农民切实参与到小型小型水利工程的工程管理、用水管理、水价制定、项目实施、工程规划等方面来。
        3.7重视对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
        增强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首先,相关部门必须明确建设小型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了解其在解决“三农”问题中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水利工程能够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带来的贡献;其次,明确“三农”问题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当其较为突出严重时,城市和工业也应当参与农村建设;最后,相关部门应当积极成立资金管理小组,帮助缓解农民的农业负担,通过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发展。
        3.8加深灌溉节水认知
        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认知和观念,必须从实际角度出发。在农业生产中,农民最为看重的是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这也是改变农业生产模式的观念。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应以此作为着手点,强化水利工程管理,同时,让人们更为直观地感受到小型水利工程所带来的效益,从而改变传统思想。另外,应定期开展教育活动,加深人们对节水灌溉的认知,充分利用水利工程,节约水资源,为日后的防洪抗旱作出积极贡献。
        3.9加强政府的扶持和引导
        加强小型水利工程中政府的扶持与引导包括加强政策引导、宣传引导、规划引导。其中规划引导指的是规划先行,即制定管理小型小型水利工程的长远规划,只有进行良好的规划,才能保证小型水利工程的长远运行。宣传引导指的是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宣传工作,使农民管理组织与受益农民能够充分了解相关的国家政策,更好地对小型水利工程进行管理;政策引导指的是政府通过制定完善的奖励政策、补助政策、经济优惠政策等对管理小型水利工程工作进行激励,主要涵盖税收政策与财政政策等。
        3.10加大建设投入
        投入是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村、乡镇、县的各级政府需要能力对上级扶持政策进行争取,创新机制、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多方吸收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资金,形成以农民资金投入为辅,政府资金投入为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融合性投入机制,构建群众参与、部门搭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运行模式。
        结语
        综上所述,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应用于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随着小型水利改革的不断深化,应完善机制,推进改革,优化体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小型水利项目工程管护的积极性,合理规划与设计明确小型水利建设产权制度,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意识,解决小型水利发展模式粗放,管护机制不健全,规范化管理水平低,工程老化失修,设施损害严重,技术性不强,水利工程管理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夯实现代农业的基础,发挥其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权鹤.抓好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增强农业抵御灾害能力:新疆地区小型农田水利施工中的主要问题[J].吉林农业,2016(5):94.
        [2]何军,林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典型问题及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8):199-200.
        [3]吕明.抚顺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绩效评价[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8):230-235.
        [4]李一凡,刘福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0):272-274.
        [5]李祎恒.农业基础设施产权问题的"本"与"末"-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例[J].法学论坛,2018,33(2):101-108.
        [6]袁念念,黄志强,李亚龙,等.长江流域农田水利改革主要做法及存在的问题[J].人民长江,2018,49(14):11-16.
        [7]盛丰,张敏,薛如霞,等.灌溉水中盐分对土壤结构性质及水流运动特征的影响[J].水利学报,2019,50(3):346-355.
        [8]衡通,王振华,张金珠,等.新疆农田排水技术治理盐碱地的发展概况[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9,21(3):161-169.
        [9]张红玲,王玥,闫建军,等.宁夏基于ET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000(001):10-13.
        [10]李名威,尉京红.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3):154-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