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成达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因施工工序复杂,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对策,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在实践分析过程,技术人员要结合具体工程实际,科学地进行施工分析,从而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效率,进一步为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保证,具体分析如下。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空间,与此同时对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水利水电工程极大的缓解了目前资源短缺的问题,我国水资源不平衡可以借助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调水工作。对清洁能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水利水电工程也可以提供更加清洁的能源。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环节复杂、施工周期长、施工项目较多,增加了施工的难度,所以需要对水利水电施工中的难点与技术要点进行分析,确保施工质量。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难点
1.1风险无法预测
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涉及诸多的施工环节,所以在每个环节的施工中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为了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对施工环节中存在的各项因素进行判断和预测,避免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将影响施工的因素降到最低,确保施工的稳定性。但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存在不稳定因素和不确定性,在施工时会突然发生,难以在施工前预测并且避免。例如,施工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风险,机械设备的故障问题等都是施工中的突发性事故。
1.2缺乏有效的施工管理
有相当一部分施工单位并没有强化对现场的管理,由于施工单位大多都具有挂靠资质,所以现场施工的水平也存在一定的欠缺,在机械设备的投入上仍旧不足,施工队伍的配置水平也相对较低。也就是说,许多施工现场都缺乏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作为指导,现场也缺乏专业的监理人员进行指挥,这就让水利水电工程的现场监督流于形式,凸显出了有名无实的问题,管理秩序十分混乱。再加上水利水电工程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国家监理性质,所以如果行政部门的干预过于频繁,随意并盲目变更施工进度,就必然会给施工单位带来更加多样化的挑战和困难。而且,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规模本身就相对较大,如果资金的周转受到了阻碍,不能完全满足现场操作的需求,就必然会产生拖欠工人工资,压缩施工成本的问题,这就严重打击了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完善施工现场的硬件设备。
1.3设施和技术落后
企业的机械化程度是确定施工企业资质的重要手段,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企业使用的设施还存在诸多问题,技术比较落后。企业在投资施工设施时,需要耗费较大的费用,但是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设备的维护存在有诸多困难,定期维护工作不能井然有序的开展。所以,企业对施工设备并未给予充分的关注,不愿意耗费太多的资金在设备的购置和维护上,施工设备不能满足施工技术的需要。水利施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受到了重重限制,施工技术不能及时更新,不只是会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工作效率也明显降低,施工进度受影响,工程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提升路径
2.1制定计划
为了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应该对工程项目的各项数据内容进行信息整合,将工程项目进行进一步细化,以保证工程项目的有序推进。与此同时,工程管理人员需要依据整理好的工程项目计划编制项目质量管理制度,进而对各项工程项目实施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并确定项目实施的方法流程。
在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施工之前,制定科学的工程实施计划与质量管理制度,可以促进工程管理技术人员从宏观的角度对施工内容进行有效统筹和调控,加强了对施工计划的把控。另外,这样操作还可以对工程项目的重点内容进行重点把控,为水利水电项目的水利完成创造十分良好的环境。
2.2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除了要加强施工工艺的管控,还要有健全的质量控制制度作为支撑,以制度为标准,控制各道施工工序质量,从而保证工程整体质量。质量管理制度是专门针对工程施工质量所制定的制度,应成立专门的施工质量管理小组,制定生产质量标准,对管理小组岗位任务进行划分,做好施工前期、中期、后期的质控规划方案,及时解决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质量管理小组专门负责项目工程质量控制,确保每道工序质量都在掌控之中
2.3科学建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制度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当中,必须要能够充分发挥出第三方监理单位的重要作用,不断进行各监理岗位和管理部门的协调,制定科学健全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制度,使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理工作更加规范化,要不断增强对监理方法的创新。首先,要必须做好日常巡查的安排,并做到高度重视巡查与巡检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与及时性,针对发现的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问题和缺陷要及时予以纠正。其次,做好施工技术操作和施工流程执行的监理,要能够针对施工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不符合相关操作规范的动作、现象进行及时制止和协调解决。再次,要重点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地监督和检查管理,尤其要针对施工中的一些薄弱环节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纠正,消除质量缺陷和安全事故隐患。最后,要严密注意工程施工细节上的检查,防止因为细节质量检查不到位或不严格致使工程项目发生质量问题,引起经济损失。
2.4提升质量意识
施工人员是工程施工的主体,其具体专业能力决定了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必须要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特别是在水利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工序中,应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指导工作,技术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管控。管理人员同样要树立质量意识,认识到质控工作的重要性,着重培养管理人员应急能力,考虑到水利工程施工现场不确定因素多,因此要针对突发事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施工现场还要做好质量保证宣传工作,除了定期开展质量教育工作、张贴质量宣传标语外,还要时刻提醒施工人员注意施工质量。
2.5建立集体监督机制
加强监督水利工程质量,提高监督工作的权威性。改进现有的监督方法,构建集体监督机制。在水利项目中构建项目站,明确主监人员和责任监督员的工作责任,每项水利工程都要安排2名以上的监督人员,监督人员必须有质量监督员证。同时,结合项目站、主监制以及巡监制,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各科室监督人员和科长等需要有序签发不同级别的监督文书,提升质量监督工作的实效性。为了科学、公正地落实监督工作,监督机构需要配置专业的检测仪器,在现场检查过程中推广利用钢筋扫描仪和回弹仪以及激光测距仪等设备。如果缺乏专业的设备,需要邀请第三方检查单位全面采集和分析数据,保障检查手段的科学性,提升水利工程监督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新技术的应用关乎工程的质量、安全与效益,由于其突出的技术优势,在未来必将带动同类型工程施工技术的进步。建设单位在参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时,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加强各种先进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升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从而保障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35(05):235-235.
[2]何水恒,胡庆,顾宇.关于水利水电施工与管理技术研究[J].居舍,2019.
[3]卞洪宾.简论水利水电工程与管理的有效对策[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000(00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