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滨区关家镇人民政府 陕西安康 725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背景下,水资源管理部门基于人民群众的需求以及全新的环境发展理念做出了深入的解读和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和办法,通过对水文管理体制改革思路的探索和挖掘,构建了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监督和水资源利用的结构体系。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为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各项方案的合理性以及相关规划的可行性,从而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加速推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因而要确保相关信息的准确性。通过整合水文水资源管理的有效应用,便可为水利工程规划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数据,促进水利工程的顺利可靠运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水利工程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例如过度开发土地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因而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与投入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农业的有效开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和守卫水资源,必须根据区域水文条件合理布置水利工程,保证水利工程的实用性。
1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常见问题
结合当前政府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来分析,虽然在水文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得到了有效的建设和发展,且整体管理效能和监督力度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但是其中依然存在有个别问题亟待商榷与研究。其中,主要问题有:第一是如何基于水文管理体制改革的平台,实现对水资源管理单位的有效建设和发展,促进水资源管理单位对区域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监督,提升管理力度;第二是如何基于水文管理体制改革的平台,建立水资源管理机构的协同应用体系,以此确保不同机构发出的指令能够得到交融,进而实现快速落实、快速应用;第三是如何基于水文管理体制改革的平台,对水资源进行全域性管理和监督工作的开展,并在此环境中设计管理板块,划分管理区域,实现问责机制的构建和应用,确保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质量的稳步提升;第四是如何基于水文管理体制改革的平台,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水资源管理模式,以此来保证水资源在基层单位中的合理应用与合理开发,进而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
2水文水资源管理对策
2.1减少单位面积内机井数量
针对局部地区单位面积内井数超过10眼导致小范围内出现过大降深的问题,水务管理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压减单位面积内机电井的数量,确保每公顷机电井的数量控制在10眼以下,并更快、更好地落实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水利“三条红线”,准确掌握本地区节水效能,实现地表、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加快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
地下水监测站网的规划、布设与建设是实现地下水动态有效监控的重要措施,可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地面沉降防控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实施为加快地下水资源管理进程提供了基础条件,该工程是中央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水资源科学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城乡饮水和粮食生产安全、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民生工程。但是,为保障管理工作有效进行,仍应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设监测井;同时应加快建立完整的集地下水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地下水监测网络体系,为科学研究和社会公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服务和信息服务,增强全社会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2.3逐步完善各类防洪方案
我国很多城市都已充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防洪抗灾方案。虽然这些方案考虑的问题比较完善,但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居民生活方式有很多变化,防洪方案并没有与时俱进进行不断改进,因此防洪效果与当初设计时的预期效果仍有很大一段差距。相关设计者需要不断根据当前具体发展变化,更新防洪方案。比如,各城市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优势并与当前发展水平相结合,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抗洪抗灾方案。
在洪水来临时,水资源管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要确保达到方案的最大实施效果,为人民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提供充分保障,其他政府部门也要在整个方案实行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协助完成救灾抗洪任务。
2.4基于全域管理模式,设计板块问责制度
在当前我国水文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开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工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政府针对现有的水资源储备量和管理方法,作出了全新的管理计划设计与开发,并制定了“全域管理”模式,旨在应用这一方法有效的提升管理的效率,降低管理的难度,确保管理的统一性,划分管理的责任区。通过该方法的应用,还能够在水资源管理中明确个人责任,应用问责制度的建设确保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性。例如:在对全域管理方法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必须要建立多部门协同管理机制,甚至是跨地区多部门协同管理机制。这样,能够将各个小的区域联合成为一个大的区域,进而构建“水资源管理联合区域”的整体局面。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多地之间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开展可以基于一个协同部门进行资源的调动和人力的分配,这样不仅汇总了当地所有的水资源管理信息和管理数据,还能保证管理效能的稳步提升。另外,在现实管理环境中,为了确保管理质量,可以应用责任分包的方法,对不同区域进行“小站管理人”的设计,而“小站管理人”的主要职责就是带领管理队伍对该区域内的水资源各项管理工作做好必要的维护与监督,若出现问题,便可以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进行问责,进而有效解决问题。
2.5需要创建合理的水文水资源管理策略
因为目前针对水利工程中的水文水资源分析研究表明,只有针对目前全水文水资源为基础,创建合理的管理制度,从而确保以下几点内容。首先,根据当前的显示情况,以及相关水利工程的规章制度,进而制定水文水资源的正确管理制度。然后一定要多注意关注水文水资源审查审核的方面,以求相关制度的合理性,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要重视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的科学素养,并且重视专业技能与管理的意识,从而能够将水文水资源的管理水准更进一步。
2.6完善地下水水位、水量控制制度
近年来,我国诸多学者对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和地下水水位控制的“二元”控制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求实行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因此,“双控”管理相结合,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地下水类型、不同地下水开采程度以及面临的不同环境地质问题,完善控制管理制度,对于地下水资源的优化管理和地下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合理水位的确定、管理水位的划定,既要划定水位下限,也要划定水位上限,既要考虑低于下限引发环境地质问题,也要考虑过高会导致土壤盐渍化和破坏地下建筑物等问题。总之,合理的地下水位、水量双控管理方法,需要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满足供水安全,达到采补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结语
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是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水务管理部门应重视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仇东山,蒋国民,于询鹏.数字化水文水资源监测模式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3):108-109+112.
[2]王亚楠.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利用水文水资源[J].河南科技,2020(16):77-78.
[3]任媛媛.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5):157-158.
[4]刘广陆.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1):44-45.
[5]戴金烨,李琳.试论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相关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18(13):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