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水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那坡发电分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于电量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对发电厂的发电工作与发电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水电站作为我国电机开发电力资源的首要途径,只有不断更新自身的发电方式,提高电气的自动化程度,才能保证电量发电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在水电站中运用电气化自动技术能够有效对电厂的发电工作进行监控,并且保证电厂工作的稳定运行,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水电厂的发电设备进行控制。但是,我国水电厂中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仍然处在不成熟的阶段,所以我国水电厂比如加强对于提高电气自动化效率工作的重视,以促进水电站的发展。本文根据分析水电站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以及我国目前水电站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充分提高我国水电站的发电效率。
关键词:水电站;自动化技术;应用实践;问题研究
前言
水电站的发电系统在进行正常的工作时,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水平也同样对水电站的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水电站的相关管理部门一定要知识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不断提高水电站的电气自动化生产效率,以最大程度实现水电站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水电站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意义
1.1优化水电厂资源的整合和分配
电气自动化技术一般是由较为新兴的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在水电厂的发电工作中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电厂对于工作人员的资金投入。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对电厂各个机器设备的运行进行监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机器的掌控,来优化水电厂电力资源的调配,实现机器以及人际资源的充分发挥。因此,通过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水电厂运行成本的减少和水电厂经济的发展。
1.2保证电力资源的质量
一般来讲,在水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其生产的电力资源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对衡量电力资源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电力的电压和频率。在水电站的正常发电过程中,一旦发电设备的频率发生异常变化,那么电压也就会随之改变,影响最终电力资源的质量。如果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引入发电设备的工作中,并运用计算机的科学系统对发电的机器进行监测,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从而保证水电站的电力资源质量。
1.3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率
传统水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工作人员的失误而产生发电的事故,这不仅会对工作人员造成安全威胁,还会增加水电站对于人力投入的成本。虽然水电站的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对发电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行有效的监测,但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问题还是会影响发电工作的正常运行。如果水电站可以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引入到自身的发电过程中,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劳动力成本,电气自动化技术还可以还能对发电设备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监测和反应,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以充分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率。
2.我国水电站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2.1自动化程度较低
就我国目前水电厂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来看,虽然大部分的发电工厂都已经开始运用了较为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但是由于水电站的日常工作模式较为传统,对于发电设备的使用和监控,还是以人力为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电气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系统不能适用于水电站的传统运行模式中,也就导致了水电站发电效率的进一步降低。
2.2缺乏合理的电气自动化管理机制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一部分水电站开始将自身的发展重点放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提高上,然而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水电站往往不能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工作效率的提高。
究其内部原因,还是因为我国水电站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引进较晚,所以不能将自身的发展模式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除此之外,一些水电站不能对引入场内的自动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这就导致了自动化技术促进不能对水电站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甚至会引发一些安全事故,影响水电站发电效率的提高。
3.提高我国水电自动化效率的措施
3.1构建科学的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自动化技术一般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实现对发电机器的控制的,所以水电站一定要重视电气控制系统的设置上。在改善电气控制系统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控制系统本身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控制的功能进行完善。其次,水电站的工作人员在设置电气控制系统之前,还要对水电站具体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和参考,并根据相关的数据来对电气控制系统的功能进行规划,以最大程度满足水电站对电气控制系统所提出了相关要求。除此之外,相关设计人员还要在电气控制系统中增强检测与控制的功能,并且对检测的数据进行及时的记录和分析,以确保相关数据的科学性和可参考性。
3.2严格遵守水电站的具体工作需求
电气自动化资源只有合适地分配在发电设备上,才能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所以相关的负责人员应该根据水电站发电设备的具体组装以及工作情况来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科学分配。唯有如此,才能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并且实现水电站的经济效益。
3.3实现水轮发电机组的自动化
为实现水轮发电机组的自动化控制目标,在其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以水电站的实际运行条件为基础进行选择,要合理的选择与安排才能确保其自动化程序的有效运转,使其水电站的正常运营得以维护。此外,在各机组之间的调节与分配上,工作人员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使自身能够在日常操作中对设备具有全面的了解程度,并且能依照不同的情况予以合理的调节。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配置时,需要准备备用的设备器材,以防出现紧急故障的情况,若一旦发生重大故障需要进行设备替换,那么就需要通过临时的替换来弥补断档的现象,减少水电站的经济损失。
3.4提高工作人员的素养
在水电站运行过程中,管理与维护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对系统的自动化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而电气自动化操作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或者采用不合理设备,导致很多故障的产生。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并对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以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讲座,提升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从而推动水电站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工作人员开展经验与技术交流大会,确保工作人员之间能够互相学习,从而培养出多元化的管理人才。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在水电站的发电工作中,能够有效的保证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工作,还能在此基础上极大的推动发电效率的提高,除此之外,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还能减小水电站对发电工作的投资,将发电站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促进我国水电站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宝成.关于两会沱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应用问题的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5):273-274.
[2]曾立军.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应用问题的分析[J].科技风,2019(05):177.
[3]施华锋,赵栋.浅谈水电站电气自动化应用问题的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7(09):85.
[4]耿长兴,孙云峰,冀振亚,等.自动化控制在小型水电站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17):151.
[5]张睿哲.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9(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