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绿地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近年来,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有了很大的创新,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是土木工程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技术创新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尽可能避免安全隐患,提高项目施工效率。由于土木工程本身具有建设周期长、建设规模大的特点,土木工程建设的创新主要来源于客户的需求,因此,新时期的土木工程建设不仅要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还要满足建筑功能多样化的需求。
关键词:智能化;土木工程;技术创新;多样化
在新时代背景下,土木工程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建筑质量的提高与智能化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质量,在追求安全的同时,绿色环保的理念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因此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也变得迫切。基于此,本文将重点研究施工技术创新的优化路径,以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水平,保证施工质量。
1 建筑技术发展现状
1.1 土木工程施工的技术特点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比较全面,涉及的施工技术内容比较多,在实际施工中受到很多环节的影响。施工人员应采用有效的技术进行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以有效加强施工管理的效果。土木工程具有分段实施的特点,在需要多种技术配合的情况下,要建立明确的责任制,为工程的施工提供良好的保证,使各方面的施工工作都能顺利进行。
1.2 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现状
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速度正在逐步加快,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国未来的工程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目前,土木工程领域拥有完善的技术体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越来越多,为土木工程建设提供支持。工程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施工企业通过积累技术经验,改进技术,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施工中,提高施工质量。但是,我国土木工程技术创新速度缓慢,大部分专利技术难以转化为工程建设成果,大部分技术处于理论验证阶段,新技术实施速度缓慢,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影响了技术的使用,不利于建筑工程建设,难以实现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创新发展目标。
2 智能化背景下施工技术创新
2.1 创新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技术是土木工程施工阶段常用的关键技术。创新预应力技术主要是指在钢筋保护工作完成后,施工人员可以通过环包的方法加强对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在智能化的背景下,施工人员可以借助更先进的设备实施预应力技术。在具体的创新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工程的荷载,在原有预应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保证工程结构在实际施工中的稳定性,有效避免裂缝等问题,从根本上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2 创新灌注技术
在智能化的背景下,灌注技术的创新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钻井技术的创新,二是灌注技术的改进。为了提高灌浆技术,施工人员需要认真掌握灌浆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注浆技术,可以保证浆液的实际充填效果,从根本上提高桩基的稳定性。创新钻孔技术是指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提前清理施工环境,确保钻孔灌注桩附近的环境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的钻孔技术,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使用测量工具确定钻孔位置,保证钻孔位置的一致性。钻孔作为灌浆的基础,应注意钻孔工艺,以保证施工质量。此外,在钻孔前,施工人员还需要提前对钻机进行调试,保证钻机的机械性能,保证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如果在实际施工阶段出现钻机故障、卡死或坍塌的问题,必须及时停止施工,查明故障原因和位置,采取有效措施。故障完全排除后,可以继续施工,保证整体工程质量。
2.3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创新
深基坑支护在土木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项技术的创新主要是指在项目施工前,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现场和周围的地质环境和气候条件,以便充分了解。如果施工现场施工条件相对较差,需要合理使用预应力锚杆和灌注桩进行加固处理。同时,相关技术人员也需要进行实地勘察,主要是掌握光缆的分布情况和地下管线的布置情况,以便制定更合理的施工方案。对于支护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隐患,应提前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确保深基坑支护的最终效果。
2.4 BIM技术的应用
在智能化的背景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移动电脑的普及,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掌握施工现场信息。同时,良好的硬件条件和软件开发也为BIM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土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我们可以利用虚拟技术进行全方位的建筑管理和施工模拟。通过模拟,可以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实现工程质量的优化。基于这一优势,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价值更加突出。利用BIM技术进行模拟施工,可以科学地分析不同施工资源的使用情况,结合工期协调施工成本,最终得到最佳施工方案,可以节约施工成本,从根本上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将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实现对整个施工过程的指导和优化,从源头上避免工程整改或返工的问题。
3 智能背景下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
3.1 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水平的稳步提高,现阶段社会对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智能化背景下,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是大幅度提高建筑质量的关键和重要途径。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缩短工期,最大限度地节约施工成本,保证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1]。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土木工程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还处于发展阶段,离预期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有效改善现状,相关企业需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建筑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为了保证信息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最大价值,应不断完善施工人员的知识结构体系,增加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
3.2 建立健全施工技术体系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相关企业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施工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敢于创新,不断突破自我,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为此,施工企业需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开展专家讲座和各种培训课程,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技术培训,帮助施工人员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此外,应引入监督机制,工程建设应采取严格的监督操作。
3.3 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
为了有效控制人为因素的影响,要求施工单位积极实施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提高,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不仅如此,还需要定期有效的培训,并实施评估和评估工作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从而可以大大减少不规范操作造成的质量问题。为了有效解决类似问题,企业需要建立科学可行的激励制度和奖惩制度,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员工的薪酬,为施工管理效果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日益增长的基本需求,土木工程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促进建筑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邱明.新时期土木工程管理的常见问题及优化[J].绿色环保建材,2020(4):190-191.
[2]范迪禄.智能化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创新[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7):93-95.
[3]倪来灿.关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思考[J].居舍,2019(07):15.
[4]吴潇杭,钱杭伟.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7):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