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方法探析 曹莹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曹莹
[导读] 摘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建设效率以及建设质量,还可以更好地节约工程成本,应用越来越广泛。
        辽宁金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建设效率以及建设质量,还可以更好地节约工程成本,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加以明确,对当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方式。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方式
        1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意义
        1.1有利于体现社会效益
        装配式建筑不仅具有低能耗的优势特点,而且对于环境等各方面造成的污染较小,尤其是在社会效益方面能够体现出明显的特征。与传统建筑工程建造方式对比分析,发现在传统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中,主要是以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为主,导致环境遭受严重污染,这不仅使人们日常生存环境遭受严重影响,而且对人们自身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都会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装配式建筑钢板以及模板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材料都是直接在工厂加工完成,能够尽可能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能实现对安全事故的有效规避,为人们人身安全提供保证。
        1.2有利于体现经济效益
        装配式建筑在建设时,不仅能够体现出一定的社会效益,而且其自身的经济效益也相对明显。通常情况下传统建筑行业各环节的施工工作基本是以手工方式为主,需要投入的人力资源相对较多,劳动力的投入数量过大导致人力成本无法有效控制。而装配式建筑的兴起以及在建筑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能够实现对劳动力成本的有效控制,同时还能缩短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为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装配式建筑在实践中不仅能够实现对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而且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促使绿色能源产业得到稳定发展。
        2.当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施工方式,但由于其整体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并且在规范化水平方面较为滞后,导致其在管理方式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中装配式施工的标准存在差异,其大多仅仅只是为提升工作效率,从而对各类预制构件展开大量的生产,并且生产出的构件也较为零散,有着较大的安装难度,在部分关键环节以及重点环节中,也无法满足施工现场之中的具体安装尺寸,为施工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不良影响。并且在部分支撑部位中,没有达到标准中的设计强度,暴露出各种安全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设计阶段没有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直接采用套图的方式来设计施工构件,从而导致问题出现。
        2.2材料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材料费用占据了整体预算的绝大部分,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获得更加优异的经济利润,会采用不同种类的材料,但有些材料自身的参数并不能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并且在施工现场中,如果不借助各种现代化仪器进行检测,工作人员无法仔细辨别出材料的优劣,导致材料不合格情况下所生产出的构件很容易出现质量不均衡的问题,随着结构物的持续使用,建筑物出现开裂等严重问题,对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产生不良影响。
        2.3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更加便捷,并且在部分较为关键的工作环节中也十分方便。然而,部分施工单位却并没有利用好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这方面的优势,而是将其作为偷工减料的依据,施工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来随意进行操作,比如不按照设计要求随意调整螺栓距离,以及没有按照要求处理防水层等,导致使用过程中结构物出现断裂等不良问题,再加上各类外界因素带来的影响,雨水的浸透就会使得预应力钢筋出现腐蚀问题,为结构物的安全使用埋下隐患。


        3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有效管理的具体实施策略
        3.1完善装配式建筑不同施工阶段的注意细则
        装配式建筑工程,需要在不同施工阶段,开展不同的施工准备预案,特别是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针对装配式部件的设计、组装、运输、存放等一系列环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设计,另外针对不同工种的施工作业人员,需要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技能培训,让施工人员详细了解相应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方式,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可以按照既定的施工作业预案开展相关施工内容,保障施工效率的同时,提升安装作业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另外,在装配式构件到达施工现场后,相应的存放需求以及存放管理事项,也要按照不同的施工材料进行有效存放,不少施工企业对于装配式构件,认识程度不足,进而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差异化的施工问题,特别是施工材料存放不当,导致施工作业时忙中出错,引发施工质量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增加施工成本的同时,还可能会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惩罚和警告。
        3.2切实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有序开展,离不开相关施工管理人员的鼎力支持,而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领域,受行业发展变化以及从业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限制,不少装配式施工项目,缺乏优秀的施工管理人才。因此,根据相关问题的直接根源,施工企业务必选择经验丰富、知识储备强大的施工管理人员,同时相关管理人员,也要不断精进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自身知识储备的同时,针对工程的具体施工流程、施工方案、施工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专项内容的应用研究,保障装配式建筑工程有序开展的同时,还能为工程施工质量的改善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另外,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建筑领域呈现高端化、复杂化、集合化的发展趋势,对应的专业施工管理人员的标准也与日俱增,切实有效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已经成为当前行业的重要的发展需求,也是从业人员的必然发展方向,缺乏相应专业素养的管理人员,不仅会错失重要的发展良机,同时也会阻碍自身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因此,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不仅仅是行业的直接需求,也是相关人员的个人职业追求。
        3.3强化施工现场的协同管理效应
        协同管理效应的发展和建立,是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协同管理效应是确保装配式工程可以按照既定的施工要求、施工步骤、施工节点进行相应的施工内容,满足科学的施工标准和施工要求,同时在实际的工程施工应用过程中,协同管理效应针对不同的施工管理内容,可以实现极为高效的施工作业效应,无论是施工周期还是施工流程,借助高效的施工协同管理效应,可以进一步落实相应的施工作业内容,保障工程装配式构件的有序安装,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工程的深度管理。协同管理效应的有效构建,是当前现代化施工企业的最为高效的施工模式,也是众多企业纷纷效仿和学习的重要内容,基于当前我国建筑领域的实际情况,协同管理效应的建立,需要工程项目总负责人员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关注,同时结合工程施工作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性的应用和布置,保障各个分部工程的有效衔接,保障各工种工人的有序施工,共同为施工项目的健康发展贡献积极的力量。
        结论
        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当中运用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保质保量完成建筑工程施工,而且还可以实现绿色化工程建设。在实际开展装配式建筑施工时,必须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科学合理设计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想要全面强化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就应该把控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各个环节,从梁柱吊装、节点连接各个层次上实施技术把控,强化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促进我国建筑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涛.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2):181-182.
        [2]张哲,王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9):40-41.
        [3]邢建,刘少博.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5):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