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研究 牛波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牛波
[导读] 摘要: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不仅满足了农村对于用电的需求,还科学、合理地分配了农村电力资源,为农村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保障。
        国网平顺县供电公司  山西长治  047400
        摘要: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不仅满足了农村对于用电的需求,还科学、合理地分配了农村电力资源,为农村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保障。因此,建设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是势在必行的。在此背景下,为了增加农村智能电网配电中的技术含量,满足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则需要考虑自动化技术使用,为配电生产计划的高效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基于此,本文将对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服务功能
        1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农村智能电网中应用的意义
        1.1提高农村电网供电的稳定性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农村电网中的应用,对电网运行最直接的影响是使供电过程更为可靠与安全,提高了供电的稳定性。传统农村电网建设架构较为落后,系统运行发生故障时,无法自动对故障位置形成隔离或修复,且不能够精准判断出故障点的具体位置,经常会造成大面积停电。另外其检修工作效率低下,无法迅速恢复供电,对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利用配电自动化技术加强农村智能电网的建设,可帮助电网系统迅速定位故障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动修复故障恢复供电,使得供电更加可靠。
        1.2对电网电压形成有效监管
        应用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农村电网运行中各个环节的终端设备上安装实时监控与报警设施,可为电力中心提供电力配送中的电压输送数据,并根据系统运行的实际状况。可安装调节变压器或投切无功补偿电容器组等设施,实现系统自动调整电力输送数量,从而使得输送电缆中的电压保持稳定,确保用户端接收的电压在合理范围之内,可有效降低电压不稳定造成的电缆输送故障或用户电器损坏。
        1.3提高用户用电质量与效率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帮助电力系统建立起用户用电信息化平台,为用户的用电申请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提高了企业对用户电费查询与缴纳的自动化处理效率。除此之外,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为用户提供停电批示信息,为客户提供足够的反应时间以制定应对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用电满意度。
        1.4便于对输电系统的管理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电网系统中设备与电缆的运行状态形成了全面的监管与控制,不但可以在运行过程中降低故障发生的频率,还可以在故障发生后,迅速定位故障位置和故障因素,提高故障检修效率的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排查成本。配电网信息化可为企业提供精准的用户用电数据,提高输电工作与数据的透明化,有效降低了偷电、漏交电费等现象的发生。
        2农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2.1主站系统
        首先,由于农村配电网的规模面积比较小,另外,信息的传播也比较方便,多以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上,要更多的去考虑电力系统的维护以及扩充工作,然后设计两级组成框架,这两级框架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站层和终端层,由于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作用是进行数据的收集以及处理,所以日常的运行过程中还应该避免隔离故障,一旦出现类似的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另外,还会设置安装在调度中心。这样进行框架的划分,能够更好的实现电力网络的经济适用,灵活性也比较强,另外还能够遵循曾提规划、逐步施行的原则。
        2.2主站层
        主站系统需要更加及时的获得电网各个部分的信息,所以要将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安装在调度中心,同时也需要通信网络和配电终端为其提供技术的支持。主站系统能够对整个电网进行全面的监控,然后对于电网整体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的分析,促进配电网的正常那个运行,有效的避免隔离故障的发生频率。
        2.3配电终端层
        配电终端包括如下几个类型:配变监测终端、开闭所、配电所监测控制终端。其次还包括配电站、开关站等设备。

它们自身也发挥着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的租用,进行控制指令的发出,然后及时的处理一些故障信息,并且进行检测工作。
        2.4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包括主站通信层、通信子站通信层、终端通信层三级框架,通过B\S模式的运用,在变电站和农电所的基础上再安装通信子站和配电工作站,就无法使得遥控变电站开关设备功能得以正常的发挥,但却可以实现遥控配电网开关站的开关设备的功能。
        3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农村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
        在了解配电自动化技术功能特性的基础上,可将其应用于农村智能电网中,提升其运行水平,为农村智能电网的高效运行提供技术保障。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农村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要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3.1配电网络结构优化方面的应用
        在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过程中,为了实现配电网络结构的不断优化,保持其运行中良好的功能特性,则可考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具体表现为:(1)在远程数据传输系统设计上,通过电压监测设备来实现与GSM公众无线网络通信服务,并满足电网数据信息的传输要求,且在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对不同的馈线电压进行实时监测,为配电网络结构优化提供支持;(2)通过对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中实时控制优势的考虑,且在GPRS与GSM的支持下,建立起性能可靠的通信平台,可实现对负荷方面的有效管控,促使农村配电网络运行中有着良好的结构性能;(3)基于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监控装置设置,可实现对农村配电网络运行过程的实时监控,降低其运行故障发生率,优化这方面的监控方式。
        3.2主站自动化系统改造方面的应用
        对农村智能电网配电主站自动化系统进行升级,需要对农村配电网中的SCADA主站系统、电网配电软件系统和电网配电系统进行改造。在此期间,若能注重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科学应用,则能为农村智能电网配电方面的主站自动化系统改造提供技术支持。具体表现为:(1)农村智能电网运行中可通过对自动化技术、配电网远程终端设备服务器、地理位置监控服务器、调试和报表工作站、数据采集与监控报务器等要素的合理运用,构建好配电数据采集系统,可为农村配电网中的SCADA主站系统改造过程中提供支持;(2)农村智能电网配电实践中对相应的软件及系统进行改造时,通过对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科学使用,可优化配电软件及系统的控制功能,确保它们在实践中的改造有效性。
        3.3终端自动化建设方面的应用
        为了使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中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也需要在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下,实现对终端自动化的有效建设。具体表现为:(1)在以太网连接技术、服务器、自动化技术的共同支持下,实现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过程中数据进行采集,用无线连接的方式设置好终端系统,确保农村配电网运行中的终端自动化建设有效性;(2)当基于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终端自动化建设水平逐渐提升后,可提升终端系统的运行水平,完成好相应的改造作业。在此基础上,可增加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中的技术优势,实现对终端自动化系统的科学使用,优化数据采集、分析及处理方式。
        4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的进步使得农村的发展也越来越好,智能化的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也在农村不断的应用和发展,为了更好的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需要不断的促进智能化的电网配电对自动化建设,促进供电质量的提升以及保证其安全性和其稳定性,从而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我国智能化的电网建设,实现电网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的生产需要,同时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何泽燊.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03):50-51.
        [2]徐金明.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农村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J].乡村科技,2017(13):87-88.
        [3]彭程,余万荣,郭建平,吴磊,况达.浅谈智能电网建设与农村电网改造之间的关联性[J].现代信息科技,2018(10):151-152.
        [4]崔孟阳,白杨,白会丽,陈亚雷.关于电力企业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的研究[J].电子世界,2014(16):74-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