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3100319790210XXXX 海南海口 570206
摘要:对住房需求的加大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建筑行业,当然对建筑的质量也是很多人非常重视的问题,建筑工程的质量是离不开良好建筑工程的管理的,建筑工程具有很长的工程周期,这无疑加大了建筑工程管理的难度,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分析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在建筑工程管理上采取对策进行有效的改进,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分析
引言
工程建筑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不仅满足新时代发展的建设需求,也是实现国民经济GDP产值的重要力量。建筑产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有效推动力,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民生民居工程,都需要建筑行业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建筑工程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建筑产业的同时,更要注重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1 建筑工程管理的价值
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确保工程能够按时完成,这样才能有效地履行有关合同义务。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都有限定的工期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竣工可以实现各方面效益最大化。通常会制定有关工程进度计划表,将整个工程划分为不同阶段,按各阶段的内容与管理标准要求制定具体的执行任务,这样才能开展针对性的管理,避免工期延误。但是在实际的工作操作中,工程的开展常常会因为意外情况而搁置,导致有关计划无法按时完成。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将意外性因素纳入计划中,不会将工期的完成时间掐算得过于精准,通常会给予一定的空间来进行适度的灵活调整。以2020年的新冠疫情为例,这次疫情带来了全国范围内较大领域的停工延误,这种情况就属于建筑工程进度管理中的特大意外事件,甚至会对整体建筑行业造成严重的创伤。在实际计划层面上,需要依据现实的政策法规以及社会市场状况来做好调整,由此让工期满足实际状况所需。一般情况下,遇到突发情况需要进行有关方面的协调沟通,确保工作顺利展开,避免混乱的局面。工期管理的恰当性可以让工程保质保量的稳步发展,避免返工等导致的延误,同时还可以节约成本,提升整体工程的投入效果。
2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2.1 人为因素的影响
建筑的施工都需要人参与到其中,如建筑工程需要人进行决策、组织和监理,这就使得人为的因素成为影响整个工程的主要因素,但是实际的施工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高素质的,不少人都缺乏专业的知识和素养,这导致了工程的效率和质量都无法得到很好的提升,所以施工企业要加大对人的培养,以便为工程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有些工程的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不够,思想比较落后和陈旧,没有很好的认清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些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对法律制度的反抗心理比较强烈,这使得企业的管理仅仅流于形式,管理模式一成不变,缺乏创新,这对企业的管理效率的提升是很不利的。
2.2 建筑材料问题
第一,建筑材料采购方面存在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房屋建筑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导致建筑市场的原材料供不应求,许多建筑企业利用违法手段采购劣质的建筑材料,导致施工材料与相关施工标准严重不符,给房屋建筑施工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第二,建筑材料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建筑材料管理人员质量意识较差,当建筑材料入库时,未对其进行质量检查,无法确保入库的建筑材料与采购时所要求的质量一致,并且未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标准对原材料进行管理,导致建筑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变质等情况,严重影响施工建筑的正常使用,进而对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3 机械设备因素
大型的机械设备是建筑工程使用中较为常用的工具,不仅需要保证机械设备本身的性能良好,同时也需要依赖工作人员的操作专业性。机器在用完之后,如果不能做妥善的管理安排,可能会导致机械故障,影响正常工作开展。同时,部分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素养,甚至不具备对应的操作经验,也没有操作资格证书,对机械设备的使用以及保养工作都缺乏专业性,这样也导致现场操作失控问题的风险。
3 管理措施
3.1 对工程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感加以提升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的培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施工效率,使专业人员的施工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除此之外,还应聘请专业的施工人员或技术管理人员对现有的问题进行解答,以便提升施工人员的学习效率和进程,提升企业的施工与管理效率。在另一方面,建筑施工单位还应加强人才的引进,将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引进过来,为企业增添活力。企业加强对员工的创新培训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提升员工的创新意识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从而将创新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
3.2 改进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建筑施工管理方法应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完善。企业管理者应重视施工管理方法的优化与改进工作,根据建筑企业发展需求和工程项目特点,不断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建筑施工管理者可对质量管理方法进行动态调整,确保质量管理方法能够较好地符合实际需求。首先,对施工质量管理问题进行细化、分解,制定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建材、机械、成品及半成品的质量管理计划,内容包括确定施工现场质量问题的原因和问题处理的流程顺序等;其次,确定质量问题的预警机制和预防措施,对施工现场普遍出现的质量问题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案,保证工程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再次,重视在项目施工中,对管理目标实施的动态管控工作,认真收集、整理工程质量信息和数据,记录工程质量问题的解决过程、解决方案、处理效果等内容,并建立档案妥善保存,以便随时查看;最后,采取科学的质量管理措施,对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监管,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及时进行整改,提高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3 机械设备管理
机械设备管理方面需要做好有关组织设计管理工作,依据场地分派各自的责任任务,确保工作规范完成。如果有暴雨、大雨、大雪等天气情况,需要做好对应的应急方案预备,防控意外损失。所有机械设备需要做好统一调度管理,有专人接管,落实有关责任。如果有故障,需要有对应的技术支持,确保在短时间内可以达到更高的工作效率水准,减少对工程构成的影响。所有操作人员需要保证持证上岗,确保设备使用定人、定机、定岗,落实对应责任制。如果有异常,需要及时停止,确保故障排查之后才能做后续使用。
结束语
工程质量问题会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的恶劣影响是建筑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施科学的质量管理措施,能够有效保证项目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必须重视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提高质量管理责任意识,实施科学的管理措施,确保建筑施工实现质量安全责任目标。要想帮助我国建筑行业稳定发展,就要提高市场经济的稳定性,逐渐完善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加强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辉.探讨建筑土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1).
[2] 白仲千.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特点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J].现代物业,2020(07):88-89
[3] 毕菡清.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8):39~40.
[4] 季莹.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5(2):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