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三关”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周航红
[导读] 摘要: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我党的成立、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是密不可分的。
        河北建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我党的成立、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是密不可分的。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正是在这一伟大的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理论思想,指导着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关键词:学习实践;树立思想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理论,我们必须始终将其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并不断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用之来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和改造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理论力量。
        一、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树好思想认识关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上,思想掌握一切,思想决定一切。”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我们首先要端正思想态度,树好思想认识关。一是解决好“为什么学”的问题。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才使得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才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习总书记也曾说过: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在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我们更要学习好马克思主义,并学以致用。二是解决好“学什么”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守人民立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民民主、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人与自然关系、世界历史和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等方面的思想,并且要全面系统地学习,防止片面化、表层化地学习。三是解决好“怎么学”的问题。作为基层党政干部,日常事务性工作较多,我们常常会拿“没有时间学习”来当借口而忽视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学习,加之我们学习往往停留在表面,因此在“怎么学”的问题上,一方面要挤时间学,利用好点滴时间,结合今年党史学习教育的时机去学习;另一方面是要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真正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二、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做好精学深研关
        思想问题解决了,那就要看行动了。学习马克思主义,仅仅做到“学习了”是不够的,要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做好精学深研关。一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其精髓要义。《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所阐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基本原理,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雨历程和曲折而充满生命力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考验,已经充分证明和显现出其所蕴含的思想力量。习总书记说过,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二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把握其实践性。历史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起到理论旗帜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将其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理论思想。正是在这些思想旗帜的指引下,我们才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些都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要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思想,并不断丰富发展。三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理论,把握其开放性时代性。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的开放性和时代性。我们要坚持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并加以概括提炼直至学习消化,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焕发出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
        三、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落好学以致用关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深刻的本质属性,也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学说的根本标志。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学到的理论,仅停留在书本上和装在脑袋里是不行的,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落好学以致用关。一是践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梦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定“四个自信”,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像马克思、李大钊等人那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二是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践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切实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三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践马克思主义要坚持问题导向,让理论同具体实际紧密联系,促进理论的创新发展。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全局性战略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既是挑战更是机遇,马克思主义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办法,这些新思路、新办法又将进一步升华为新理念,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的创新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