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如何助推企业管理效能提升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刘忠阳
[导读] 摘要:国有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在企业高效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与一线工作人员之间的纽带,他们直接参与企业组织生产,掌管基层的人事、财务、生产、安全、技术等多项工作,工作繁杂,不少具体问题和疑难问题都需要在基层解决,同时还要进行上下沟通、上传下达,上级的政策,职工的心声,都需要通过这个“纽带”来完成。
        河北建研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国有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在企业高效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与一线工作人员之间的纽带,他们直接参与企业组织生产,掌管基层的人事、财务、生产、安全、技术等多项工作,工作繁杂,不少具体问题和疑难问题都需要在基层解决,同时还要进行上下沟通、上传下达,上级的政策,职工的心声,都需要通过这个“纽带”来完成。因此,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对企业管理效能来说至关重要。
        关键词:国有企业;基层管理;效能
        一、目前国有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的现状
        (一)整体素质不高。目前国有企业基层骨干人员年龄大都在40岁左右,基层领导大多就是在此时提拔重用起来的。这些人员由于原来参加工作时企业体制的原因,大多未经过专业的管理知识学习教育和培训,大多依靠自己的摸索逐步成长。不少人员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熬年限”的固有观念较重,且认为做好技术工作就可以,不重视专业技术以外的素质培养与进步,导致专业技术强,而管理能力弱的现状。
        (二)学历水平普遍偏低。由于分配体制和薪酬计算方面的原因,基层管理人员从事着较为繁杂的工作,待遇收入却远低于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与收入的不匹配,尤其是高学历与低收入形成鲜明的差距,导致高学历人员纷纷脱离企业,另谋职业,造成国有企业基层管理人员较为匮乏,现有人员学历水平偏低的现状。
        (三)学习提高的自觉性不强。基层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固定或程式化的工作,各项工作基本都有一种标准化的流程,只要掌握了工作流程,就能胜任。正是这种工作上的一成不变和单调重复,容易造成基层管理人员精神上的松懈和懒惰,缺乏再学习的动力和激情,失去了进一步提升的兴趣,或是单单有想法而已,却没有付之行动的毅力和恒心。
        (四)用人机制不良,现有人员管理水平较低。目前一些国有企业缺乏良好的用人机制,职工选拔大多依赖于工作年限或人情,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的观念,有效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存在问题,高水平、高学历的职工看不到发展的未来,这也导致了现有基层管理人员岗位能力的偏低,整体管理水平不高。
        二、国有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几种能力
        (一)专业技术能力。基层管理人员必须是本专业的行家里手,只有这样才能开展基层最基本的日常生产活动。专业不对路,技术不精,是不能服众的,自己的威信也是没法建立,即使勉强建立也不能持久。因此,在基层管理的岗位上,精通专业是一项很关键的能力。
        (二)有效沟通能力。基层管理人员就象纽带,发挥着上传下达的作用,必须具备有效沟通能力,既能把基层职工的愿望和心声恰当的转告领导,又能把上级的精神能准确传达给职工,做到不走样、不歪曲,更不能凭空臆造,无中生有。
        (三)协调全局能力。凡事要统筹安排,分清轻重缓急。如果抓不住重点,找不出关键,眉毛胡须一把抓,该重点办的事草草了事,敷衍塞责。该急办的事,拖拖拉拉,结果会造成工作的延误。
        三、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管理效能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发表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对国有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提高工作能力,助推企业管理效能提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基层管理人员怎样提高管理效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新时代,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的工作任务和挑战,国有企业基层管理人员要适应企业管理和发展需要,提高自身管理效能,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开展各方面事业作出的制度安排,是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体现,是顺利推进党的各项事业的重要保证。新时代,做好企业基层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各项工作政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方向正确。

另一方面,要以党和国家对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为导向,把握好工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坚持新发展理念,认真按照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协助企业领导层做好管理工作,为企业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二)管理制度要成体系,提高各项工作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习总书记强调“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在协助企业领导层做好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善于领会领导层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思考,准确把握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的内在联系,在开展制度建设等工作时,将企业现代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和企业文化进行有机整合,提高制度、管理与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度和适用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企业实际。需要不断学习、借鉴和吸收一些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做法。需要结合企业制度评判体系,与时俱进,勇于打破藩篱,在改进、优化已有制度上勇于建言献策,助推企业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完备。
        (三)干事创业敢担当,要严格遵守和执行管理制度。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没有执行的制度等于一纸空文。国有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既是贯彻执行企业领导层决策部署的执行者,又是协助领导层开展管理制度建设的工作者,基层管理人员对管理制度执行的程度、理解和把控的程度将对制度执行产生较大影响。要维护企业管理制度的权威性,保持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和生命力,需要切实增强基层管理团队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每位管理人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加强和模范遵守企业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能同企业建设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需要不断强化基层管理人员的制度意识,带头维护管理制度的权威,做管理制度执行的表率,杜绝和抵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需要把工作部署与工作落实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工作重要程度,安排各类工作,责任到人,传导压力,并做好督导、推动。需要对重点工作加强学习和调研,不断优化工作方案。需要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敢于较真碰硬,攻坚克难、严格要求,不断增强应对挑战、抵御风险的本领。
        (四)要加强自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把加强学习培训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加强自我学习是坚持与时俱进、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学习是依法办事、履行管理职能的需要。加强学习是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的需要。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形势,紧密结合本人工作实际,探索管理工作规律,真正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本领、提高水平的能力。要深入学习理论和各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把读书学习与加强世界观改造紧密结合起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不断充实、提高、完善自己。要清醒认识形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求真务实,积极进取,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五)要努力增强企业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在当今市场竞争中,人才是第一位的竞争。作为基层管理人员,也需要接受良好的培训,而良好的培训机制离不开科学的培训规划以及合理的控制制度。也就是说,培训必须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种培训班等形式来开展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既要注重培训的内容,又要注重培训的层次。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主要在第一线,从事具体的管理工作,执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指示和决策。因此,为他们设计培训内容应着重于管理工作的技能、技巧,如怎样组织他人工作的组织管理知识,如何为班组成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等。在观念技能方面,首先应该培养他们在思考问题时,如何改变思维方法,由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即由被动地执行具体指示转为主动地发布指示。其次,要重视培训他们掌握组织他人工作的技巧。他必须尽力使班组内每个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都能融洽,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每一个被管理者都能心情舒畅地工作。
        总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国有企业基层管理者,就要时刻清楚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仅只是代表着你个人的行为,而是代表着整个企业的形象,只有当你把自身的管理潜能挖掘和发挥出来,才能为企业的发展真真正正地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新时代中,国有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根据企业改革要求,强化责任担当,勇于作出表率,争先创优,扎实工作,为助推企业管理效能提升和企业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参考文献:
        [1](美)克里斯蒂娜·考弗曼著,范海斌译.团队核能:行动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9
        [2]李太林著.绩效核能:行动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5
        [3]新华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全文).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9CaKrnKnC4J.2019.1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