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 薛许涛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薛许涛
[导读]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其自身所具备的诸多优点被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天津市浩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身份证号码:13013319860210XXXX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其自身所具备的诸多优点被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确保路面的平整度达标,应对面层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同时要求施工人员了解并掌握面层施工技术。借此本文就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常见问题和技术改进措施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改进措施
        1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的技术特征和常见问题
        1.1技术特征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温度稳定性主要表现为:当外部温度存在较大变动时,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强度、刚度不会随温度变化产生明显的变化;水稳定性指的是外界水对路面的侵蚀影响比较小,在早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抗裂性具体表现为沥青混凝土面层中裂缝较少出现或者裂缝出现的早期可以预防控制,因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时,存在着材料膨胀力、外部荷载作用和材料的抗拉强度相互作用,这些作用力与面层的开裂息息相关,通过材料质量的有效控制,可以大大减少裂缝的发生[1]。
        1.2常见问题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难度非常大,沥青混凝土面层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施工不当可能会引起很多问题。当前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中,裂缝、坑槽和松散问题是最为常见的。从沥青混凝土面层裂缝问题分析,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标准执行不到位都可能会加剧裂缝的形成。比如,施工过程中的回填压实不到位、养护工作没有做好都会增大裂缝的发生概率。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坑槽现象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将路面上的泥灰等清理干净,导致施工作业面的平整度不足,含有其他杂物,此外,如果施工时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会引起路面坑槽,比如,在雨天施工作业。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松散问题一般是由材料质量不合格、温度控制不当所引起的。
        2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改进措施
        2.1拌和
        2.1.1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由于沥青混凝土材料是不同种类、不公规格的集料混合在一起获得的,因此为了保证集料质量和用量,必须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并配置专业的管理人员,保证每一种集料分类堆放,且采取必要的防潮、防晒措施。在集料在堆放管理工作中,专业管理人员必须配合上级质检部门做好质量抽检。
        2.1.2严格控制配合比
        为了提高沥青混合料配比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确定必须经过以下流程:精心设计→实验论证→试验段施工确定。施工团队必须严格按照该流程确定沥青混合料配比,严格控制好每一种集料的用量,以保证公路面层混合料性质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2.1.3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温度
        道路建设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加热一般是通过导热油完成。沥青混合料出料时的温度需要控制在160℃~170℃,而矿料出料温度较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要更高一些。所以,要严格控制混合料料温,避免出现花白料或超稳料。如果混合料的温度超过180℃,则需做废料处理。沥青混凝土完成拌置后会运输到施工现场,要求其温度也不能低于140℃。摊铺作业施工中,集料温度控制在130℃~140℃为最佳;路面碾压施工中,要控制集料温度超过120℃;碾压施工完成后,混凝土初凝前的温度不能低于90℃[2]。对于已经完成拌和的沥青混合料来说,如果不能立即投入到施工使用中,则需要进行仓储保温,且需注意控制保温时间不能超过6h。


        2.2运输
        在沥青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善就会出现离析、花白、结块等问题,从而导致影响其性能,严重时甚至会不能将其应用到路面施工中。为此,必须加强沥青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管控:一,封闭运输,避免沥青混凝土受到暴晒和雨淋,同时还要阻止其他杂质掺入沥青混凝土材料中,防止沥青混凝土材料出现变质问题。二,为了保证沥青混凝土材料性质的均匀性,运输车辆必须匀速行驶。三,强化卸料管控,沥青混凝土运输车辆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必须有专门的交通指挥人员,避免运输车辆和其他车辆之间发生撞击。四,摊铺机要缓慢推动卸料车移动前进,保证集料摊铺的均匀性。
        2.3摊铺
        (1)在摊铺施工作业前,需要检查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并重点检查其是否被污染、是否存在杂质、是否出现花白或者离析等问题。(2)严格控制摊铺作业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一般来说,沥青混合料摊铺作业中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40℃左右,最高不能超过160℃。如果环境温度不足10℃,则需要控制沥青混合料摊铺作业施工中的温度不能超过175℃[3]。另外,沥青混合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后,必须检查所有资料,对于质量存在问题的混合料要给予废弃处理,严禁其投入施工使用。(3)保证摊铺连续性。由于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摊铺作业必须连续进行,因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施工现场必须配备专业的车辆指挥人员,以保证施工现场车辆来往的有序性,从而控制沥青混凝土材料运输车辆连贯衔接,为摊铺作业连续进行打好基础。(4)保证摊铺厚度。公路面层的摊铺厚度直接决定了公路整体的承载能力,继而影响公路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另外,集料摊铺是否均匀决定了公路面层的平整度,所以在摊铺作业施工中,要配备专业的机械指挥人员,而机械操作人员要格外注意机械操作过程的启动过程和制动过程,严禁突然刹车,偶避免公路面层出现摊铺不均匀的现象。(5)留意天气因素。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如阴雨天气者温度骤降条件,均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为此,当在公路面层施工时遇到降雨或者降温天气,应停止施工。
        2.4碾压
        市政道路面层碾压施工分三个阶段进行:(1)初压。沥青混合料完成摊铺作业后,就需要进行初次碾压,初压是以高温静态碾压的方法进行;初压施工中,需要控制混合料的温度不能超过140℃,且需应用到的施工设备为13t双钢轮压路机来静压1遍。(2)复压。初压操作完成后,就需检查公路面层的平整度;针对不符合要求的位置,需在适当的修整后进行复压,而复压工作需要应用到的设备为13t双钢轮压路机,碾压次数应该控制在2遍为最佳。(3)终压。复压完成后,测试压实度,如果压实度符合既定标准,就可以进行终压;终压操作中需要应用到的设备为26t轮胎压路机,碾压次数一般为3~4遍为最佳,直到路面上的碾压痕迹完全消除。
        2.5接缝处理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两种施工缝隙:横缝和竖缝。另外,还会出现数量较多的拼接缝。施工中因故终端或者混合料温度不达标,就会出现横缝,横缝的设置一般和路面方向处于垂直的状态。在处理并横、纵接缝的时候,上、下层之间需要设置至少15cm的错位。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避免出现斜缝,不同层次的施工缝也不应该处于同一位置,错开距离需要控制在1m左右。
        总而言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序繁多,施工单位在施工作业时,必须要结合市政道路的施工要求,来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的技术控制和质量管理,优化和改进施工技术,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保证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蔺东升,王金良.沥青混凝土柔性基层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9(29):98-99.
        [2]徐启利.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处置及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9,15(05):82-84.
        [3]赵越.沥青路面车辙病害检测与处治方法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8):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